曹登基
(江蘇省泰州園林綠化管理局,江蘇 泰州 225300)
城市綠地是改善城市氣候和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健全的重要方面,也是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使城市成為適宜并有益于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領域,因而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而綠地中的雜草既影響美觀、降低觀賞價值,又妨害觀賞植物的生長、傳播病蟲害,因而雜草防除成為綠地養護中一項重要工作。
雜草長期伴隨著人類的生產活動,經過與人工栽培植物的競爭,更加適應了氣候、土壤等栽培環境。為了全面、及時、經濟、有效地控制雜草危害,必須采取綜合治理的對策,即在掌握雜草的生物學、生態學等特性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應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生物、物理及化學等防治措施,有機地組合成治草的綜合體系,將雜草控制在其生態經濟危害水平以下,使觀賞植物正常生長并優質、美觀。
檢疫是防止危險性雜草傳播的主要手段,對于出口、進口或國內調運的苗木、草坪、種子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從源頭抓起,防止雜草傳播范圍的擴大。牧草和花卉種質資源的引進和輸出,應加強調研,確保其在新地區適宜的氣候條件下不會爆發性繁殖,成為該地區新的雜草,如加拿大一枝黃花就是作為花卉新品種于60年前引入國內,但近年在四川、江西、江蘇等地大肆繁殖,破壞了當地的植被群落的生態平衡。
在此方面濟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主持的《山東進境檢疫性雜草截獲發生危害規律及綜合控制技術研究》作了研究,項目實施3年來,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具有較強的借鑒和推廣價值。
該項目系統研究了檢疫性雜草種子口岸檢疫截獲規律、快速鑒定技術、有效監管措施,發生危害傳播規律和控制措施等。其主要創新點:一是首次編制了進口糧中截獲的雜草和檢疫性雜草名錄,建立了標本庫;二是研究了燕麥屬近似種的分子生物學快速鑒定技術,填補了同類研究空白;三是首次研究了不同國家、不同年度、不同進口糧種類攜帶檢疫性雜草的規律,劃定了可能發生檢疫性雜草的區域及雜草種類;四是研究了黃頂菊等檢疫性雜草的發生規律和控制技術,制定了疫情監測與控制的山東地方標準;五是對山東檢疫性危險性雜草進行了風險評估及管理措施的研究與應用,制定了山東地方標準“進口糧谷檢疫性雜草監督管理規范”,有效控制了檢疫性雜草種子的傳播擴散。
針對草坪草一般比雜草分枝點低的特點,草坪或寬廣地帶中雜草可以采取多次低剪,減少雜草分蘗,抑制雜草的光合作用,使其生長勢衰弱直至死亡,破壞生長周期,千方百計減少種籽形成和總量,使雜草種群有效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
土壤表層是一個巨大的雜草種子庫,綠化施工前采取深耕措施,將表層的雜草種子翻至土壤深層,減少表土層的雜草種子數量。同時深耕措施也可破壞雜草的地下根系,秋冬季深翻會將香附子、刺兒菜等多年生雜草的地下根莖翻到地表使其風干、凍死,結合人工拔除會更有效地降低雜草植株的數量。
施用有機肥時必須充分腐熟,使有機肥中含有的雜草種子經過高溫發酵后失去活性,避免施肥時帶入新的雜草種源。
廄肥是農家的主要有機肥料。這些肥料有牲畜過腹的圈糞肥,有雜草、秸稈漚制的堆肥,也有飼料殘渣、糧油加工的下腳料等,其中不同程度的帶有一些雜草種子。據調查平均10 000kg混合廄肥中含有雜草種子83 000~125 000粒,如牲畜吃了帶有野燕麥的飼草,排出的糞便中的野燕麥種子仍有發芽能力。如果這些肥料不經過腐熟而直接施用,所帶的雜草種子也會帶到綠地中萌發生長,繼續造成為害。因此,堆肥或廄肥必須經過50~70℃高溫堆漚處理,悶死或燒死混在肥料中的雜草種子,然后方可進行施肥。
利用苗木群體遮陰和競爭優勢來控制雜草,雜草以其旺盛的長勢與栽培植物爭水、爭肥、爭光。因此,科學地選擇爭光能力強、冠層形成早的植物品種以及合理密植,能加大苗木的遮陰程度,利用自身的群體優勢抑制雜草的生長,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較好的防除效果。同時加強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等養護措施,提高苗木的長勢,也有利于增強其競爭力。
利用他感物質治草,他感物質指植物釋放出的對其它生物具有抑制或促進生長的物質,這些物質已成為開發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潛在資源。其中對于其它植物具有抑制生長作用的又稱異株克生物質,如向日葵能抑制馬齒莧。
針對綠地中的雜草種類,采用不同的除草劑除草是目前城市綠地雜草防除的一條重要途徑,它具有省工、省時、成本低、效果顯著等優點。但除草劑的選擇很重要,它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明確雜草群落的主體,有針對性地選用除草劑;不影響綠地中的觀賞植物的正常生長;對綠地環境不造成污染,不會對綠地中活動的人產生毒害。
(1)根據雜草種類的選擇除草劑定期防治。如高羊茅草坪中防除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可每畝使用25%異丙隆300~400g,在播種后至出苗后2葉期噴霧土壤處理,而防除田旋花、薺菜等闊葉雜草可使用75%闊葉凈干懸浮劑葉面噴霧。
(2)禾本科草坪可選用防治雙子葉植物種類的除草劑如二甲四氯,對雙子葉植物草坪(如酢漿草、三葉草)可選用防治單子葉植物的除草劑如氟樂靈。
(3)根據施用方法的選擇。土壤處理劑可使用克草能3、4月間防除闊葉雜草、禾本科雜草,西瑪津防除宿根類雜草。接觸劑可使用N-甲基膦羧基甘氨酸或敵稗+西維因。土壤處理、接觸兼用劑可使用除草定或敵草隆、莠滅凈等。
(4)根據雜草的發生規律進行防治,治小治了。以南京地區為例,其主要草坪雜草的發生規律包括早春發生型,每年從3月上旬~3月中下旬出苗,3月中下旬達出苗高峰。代表性雜草有春蓼(Poiygonumpersicaria)、扁蓄(Polygonumaviculare)、黎(Henopchloaalbum)等;春夏發生型,每年從3月中下旬-6月初出苗,6月中下旬達出苗高峰期。代表雜草有旱稗(Echinochloahispidula)、狗尾草(Setariaviridis)、馬唐(Digitariasanguinnalis)、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飄拂(Fimbristylis dichotoma)、水 花 生 (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牛筋草(Eleusinaindica)、馬齒莧(Portulacaoleracea)、香附子(Cypeusrotundus)等;秋冬發生型,每年8月底-9月初開始發生,11月底達出苗高峰。代表性雜草有看麥娘(Alopecurusaequatica)、牛繁縷(Stellariaaquatica)、繁縷(Stellaria media)、婆婆納(Veronicaploita)、大巢菜(Vicia sativa)、豬秧秧(Galiumaparine)、早熟禾(Poaannua)等;周年發生型,這一類雜草基本上周年都可發生。主要有小黎(Chenopodiumserotinum)、刺兒菜(Cephalanoplossegetum)、苣荬菜(S.brachyotus)等。根據雜草發生規律,選用合適的萌前除草劑對雜草作萌前封閉處理,可以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除草是指利用雜草的天敵——昆蟲、病原菌、動植物等生物來抑制和消滅雜草。其優點是減少環境污染,維持了自然生態平衡,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以蟲治草,如利用鱗翅目卷蛾科的尖翅小卷蛾取食香附子、碎末莎草等莎草科雜草,從而達到防除雜草的目的。
(2)以菌治草,利用某些病菌對寄主植物的選擇性侵染研制出抗生素除草劑,如銹病和白粉病,對難以根除的苣荬菜、田旋花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力、微波等物理手段相繼應用于雜草防治領域,為雜草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徑。
[1]代玲玲,王 忠,馬金剛.山東進境檢疫性雜草控制技術國際領先[N].大眾日報,2010-12-04(16).
[2]楊文龍,盧偉虎,胡 毅.化學除草在城市綠地中的應用[J].中國城市林業,2009(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