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友梅,高 娟,駱成久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 宿遷223800)
隨著全市楊樹產業年的活動不斷深入開展,楊樹資源得到快速的增長。目前全市擁有楊樹成片林17.3萬hm2,所有農田全部建成微型化,林網化率達100%,林木蓄積量達1 500萬m3,每年可采伐利用120萬m3,年林業增值達24億元,人均林業增收超過600元。全市林木總株數已達1.25億株;由于楊樹資源量的擴漲,導致楊樹病蟲害發生的種類、發生的面積、爆發的次數、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楊樹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對此,近年來筆者根據本地楊樹病蟲害發生原因進行分析,并就治理工作提出相應的對策。
楊樹主要病害為潰瘍病、黑斑病、紅心病、冠癭病;主要蟲害包括食葉性害蟲,即楊扇舟蛾、楊小舟蛾、楊白潛葉蛾、楊黃卷葉螟、楊尺蠖、黃刺蛾、柳藍葉甲等;枝梢害蟲,即草履蚧、白楊透翅蛾;鉆蛀害蟲,即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地下害蟲,即螻蛄、地老虎、金龜子。
楊樹資源已成為區域經濟支柱產業,具有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等特點。楊樹病蟲害的發生主要表現在林相參差不齊,因楊樹基地林為人工造林,由于管理不善,其次樹種單一,加之經營管理措施不當,給森林病蟲害創造了有利繁育和繁生的環境條件,導致重大病蟲害相繼發生,給林業生產帶來一定的損失。
楊樹生產周期較長,經濟效益來得慢,致使楊樹病蟲害防治工作處于被輕視的地位。再者由于森防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病蟲害發生前期一般比較隱蔽,不明顯,危害輕,不能及時發現,也不引起人們足夠重視。一定程度導致病蟲害發生的蔓延,造成局部地區大爆發,才能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此時已錯過防治最佳時期,防治起來相當困難,甚至難以控制密度。
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不健全,人員少,測報、防治、檢疫基礎十分薄弱。絕大部分沒有專門辦公室、實驗室以及開展病情蟲情預測預報必須的儀器設備、交通工具;缺乏森防檢疫專職技術人員,預測預報預見性差,無法準確掌握病蟲發生的情況及規律;檢疫技術措施不當,從事木材運輸檢疫工作上,實際是重收費輕檢疫,致使病蟲從一個地區攜帶到另一個地區,引發病蟲害大爆發的原因;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采取綜合防治辦法,才能達到強化效果。在實際工作中多數采取化學防治,存在與森防所面臨的防治工作極不相適應,嚴重影響楊樹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宿遷市每年需要防治的楊樹病蟲害發生面積約5.3萬hm2,因資金缺乏,無法購置足量防治機械和農藥,導致病蟲害發生逐年上升趨勢。各縣區均沒有成立病蟲害防治專業隊伍,無法實施統防統治,防治難度較大,營造林經營管理不統一,無病蟲害防治專業隊伍,各縣區大部采取分散防治,防治時間不統一,治一片留一片效果甚微;楊樹屬高大喬木用低程噴霧機,射程無法達到樹高,防治效果差,用藥量多,對環境污染大;對蛀干類害蟲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防治病蟲害,采用打孔注藥法防治,因功效低,勞動量大,藥液腐蝕木質部,傷口不易愈合,影響材質,且藥效短而低,防治效果不明顯。目前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遠遠不適應林業資源的發展。
營造林要結合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把病蟲害防治工作貫穿林業生產全過程。從種苗抓起,加快推進無檢疫對象苗圃建設,科學合理選擇地點建設隔離苗圃,統一引種管理,降低引種風險,以有效降低國內外有害生物的人為傳播,防止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蔓延。同時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必須因地制宜地實行多樹種、多林種、多種形式的混交林,要結合低產林改造,有計劃地將病蟲害發生嚴重的純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加強防治體系建設既是當前病蟲害防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防治工作的長久之計,在現有薄弱的基礎上,增加資金投入,加大標準站和中心測報點建設力度,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分期實施、建立一個布局合理、設施完備的高效病蟲害防治體系,搞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網絡建設,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發布情報,為領導和林農提供病蟲發生趨勢信息,適時防治,做好服務。
宣傳病蟲害對林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危害,提高全民對病蟲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艱巨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宣傳病蟲要治早治小,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明確各級領導和林場經營者在病蟲害防治擔當的責任,及時傳授科學防治的技術方法要點。
病蟲害防治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只有不斷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做好病蟲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信息。對病蟲害防治技術開展研究,選一塊實驗林作為病蟲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級林業人員和林農培訓力度,讓他們掌握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防治技術。及時發布病蟲害簡報,作為防治指導信息。實施綜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化學防治,以保護人畜安全和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掃除蟲卵、深翻凍死越冬蟲卵、捕殺成蟲、膠帶阻隔、燈光誘殺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蟲害。再者加強鳥類和天敵保護,釋放赤眼蜂、黑卵蜂、腫腿蜂、寄生蠅等昆蟲進行生物防治。
堅持和完善病蟲害防治目標管理責任制,把病蟲害發生的情況、危害的程度、成災率的面積作為相關人員的一項考核指標,把病蟲害防治作為造林綠化目標責任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層層簽訂責任狀,真正把病蟲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1]吳瑞云,鄭紅波.不同楊樹品種系的生長特征[J].中國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3):33~37.
[2]徐曉鷗,陳亞文,吳中虹.楊樹病蟲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綠色科技,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