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靜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二醫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教育管理人員主要工作是計劃、指導和協調高校的研究、教育、學生管理和服務以及其它教學相關的活動。隨著高校競爭的日趨激烈,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成為每個高校的當務之急。高校管理要創新,必須具備歷史的和世界的眼光,博采眾長,建立融會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成果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目前,我國高校越來越重視教師隊伍建設,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管理隊伍的建設。要建設現代化的高等教育,就要建立現代化的教育體制,改革不適應社會發展的管理體系,堅決貫徹執行《教育法》、《高教法》、《教師法》等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做到依法治校,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和高等教育全面持續發展需要的大學管理體制和運行體制。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管理人員隊伍,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高校管理人員自身發展的要求。
目前,我國高校管理人員隊伍中,中高層管理人員,大多是從各院系的業務型干部轉行而擔任管理人員的,少部分是從政府部門直接調任的行政干部;基層管理人員,大多是剛從大學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絕大多數管理人員都缺乏教育科學和管理科學的理論素養,其管理水平基本上處于經驗管理階段;管理人員隊伍人員結構不合理,缺乏長遠規劃。一些人錯誤的認為管理工作誰都能做,一些“關系戶”被照顧到管理隊伍中來,使得管理隊伍人員臃腫,素質低下。管理人員學歷層次較低,已不適應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需要。許多人認為改革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他們思想保守,墨守成規,創新意識不強。許多人根本不了解教育改革的情況和動態,甚至連一些基本的教育、教改信息也不掌握,或是不清楚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同時,由于受到編制的限制,一些有志于教育管理的年輕人進不來,管理隊伍不能及時得到補充、更替。由于長期存在的這些錯誤觀念或看法,人們往往把高校管理人員當做學校中的附屬者,認為是那些教不了書的人才去搞管理。長此以往,導致出現管理崗位人員年齡老化、學歷層次偏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創新意識不強等問題。這些癥結已日益制約著高校素質教育的實施,嚴重影響著學校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國高校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全國各個高校都在圍繞如何提高高校整體水平進行大規模的各項建設。校園建設、實驗室建設、配套設施建設等物質條件的工作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過程,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則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只有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各方面統一思想,才有可能將這項建設落到實處。
針對高校管理隊伍現狀,只有通過建立健全學習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管理隊伍水平。高校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統籌全局,作系統而長遠的計劃安排。可采取校內辦班與校外培訓結合,上崗前培訓與上崗后培訓結合,脫產進修與在職培訓結合,組織培訓與個人自學結合等形式,引導管理人員學習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管理、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知識,并結合管理工作實際進行研討,力求收到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充實理論的效果,使高校管理工作逐步由盲目向自覺型轉變,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從而不斷提高高校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益。在培訓中注意區別對待,因人施訓。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
目前,高校管理人員隊伍不穩定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基層管理人員,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普遍偏低。當前我國高校實行的薪酬制度,基本上還是基于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的高低上,而這些正是高校管理人員尤其是基層管理人員的弱項。培養一名合格的高校管理任務任重道遠,而如何保證一個穩定的管理人員隊伍就更加困難。要穩定人員隊伍,在收入分配方面,改革現行分配制度,平衡管理人員與其他人員的差別,通過實行工資總額包干制度,體現多勞多得,改善收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