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伶俐
(北方民族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寧夏 銀川 750021)
IPTV(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通常稱為交互式網絡電視。從它的字面意義可知它與TV(Television)和IP(Internet Protocol)有關,也涉及IP網絡及相關業務。它是集Internet、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融合一體構成了IPTV技術,以寬帶網絡為基礎設施,利用家用電視機、手機、PC、個人數字助理(PDA)等作為顯示終端設備,利用IP協議向用戶提供多種交互型多媒體業務。
IPTV的核心在于構建一個基于IP技術的多業務承載的系統,每種業務對網絡的性能要求不同,而傳統的IP網絡是盡力而為服務的網絡,沒有對特定的業務保障特定的服務質量,因此現有IP城域網絡無法滿足IPTV各類業務的要求。
1.1 對于廣播業務,要求城域網提供組播支持,并具備組播管理、組播安全控制和組播QoS保障能力,并能實現快速頻道切換。
1.2 城域網具備QoS能力,提供IPTV業務的QoS保障,滿足業務對帶寬、時延、抖動等網絡性能參數的要求。
2.1 支持 ADSL/ADSL2+/VDSL (PPPoE/專線)、LAN(PPPoE/DHCP/專線)、WLAN等接入方式。
2.2 實現二層鏈路的接入和匯聚功能,包括將IP DSLAM、ATM DSLAM匯聚到BRAS或接入路由器,以及將以太網/ATM/FR/DDN專線匯聚到接入路由器。對于直播業務,要求接入層提供對組播的支持。接入層應具備QoS能力,以保障業務接入QoS。一定的安全能力,可以通過VLAN等方式進行業務和用戶的隔離。方便IPTV業務的運營資費管理,方便開通和運維。
城域網向路由型城域網邁進已經是業界共識,利用路由型城域網來承載IPTV,不僅可以更好的承載Internet上網業務,而且可以很好的承載IPTV業務和將來的NGN業務。因此設計方案以路由型城域網為基礎展開。
一般城域網網絡結構是:采用路由器為核心,采用交換機為匯聚層,下掛BRAS,或者路由器為核心直接下掛BRAS;當然也有城域網以交換機為核心,側掛BRAS,核心交換機直接下聯接入層。現網承載IPTV有如下缺點:
匯聚設備系列不支持組播業務,升級成本比較高;安全性較差,不支持安全MPLS WPN,業務隔離困難;處理能力不足,IPTV業務流量的流向比較集中,這樣對承載設備的處理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缺乏QOS保證,缺少端到端QOS保證,使畫面質量無法與現有有線電視質量相比。
3.1 針對上述現狀,建議將交換機改成路由器,或者中小型城域網核心路由器直接下掛BRAS。這樣改造網絡可以說是一步到位,直接形成目標網絡結構,對網絡改動比較大,也需要比較多的投入。如果由于資金或者IPTV初期開展用戶數量不多,也可以采用在需要掛接IPTV用戶的站點,設置路由器,利用原有大型BRAS或新增BRAS來進行改造。新增匯聚路由器可以將邊緣IPTV節點和中心IPTV節點連接起來,構成城域網內部的VDN,可以將中心IPTV節點的內容分發到邊緣IPTV節點,同時中心IPTV節點的直播流量也可以通過該路由器下發。新增匯聚路由器也可以落到業務接入控制點的位置,從而成為路由型城域網中的SR,不僅可以承載IPTV業務,而且將來可以開啟MPLS VPN,來開展大客戶專線業務和將來的NGN承載業務。這樣IPTV業務通過路由器傳送,普通上網業務通過交換機傳送,逐步將普通上網業務割接到路由器上,取消交換機。也可以將BRAS直掛核心路由器,而不增設匯聚路由器。這時候,邊緣IPTV節點需要掛在BRAS上,對BRAS的性能要求較高。
對于BRAS側掛的交換機為核心的城域網,建議改造成路由器為核心,采用大型BRAS直接下掛的方式承載IPTV業務。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城域網不需要組成一個環運行RPR。由于直播業務流量與用戶數量無關,而與頻道數相關,對于H.264媒體流,100個頻道也就200M流量,為了這些流量采用昂貴的RPR接口沒有必要,普通連接方式完全可以提供這樣的帶寬,而且現有的路由器組播轉發性能和復制能力基本達到線速。
3.2 對于IPTV業務,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保證QOS,在城域網內進行QOS保證。
對于直播業務,城域網應該實現組播。在城域網內,可以采用PIM-SM來實現組播路由,每個城域網設置至少兩個RP,并采用anycast方式。如果城域網內沒有設備可以擔當RP,則城域網組播路由器靜態配置骨干網的RP地址。城域網內優先使用公用組播地址。對于網絡規模不大的城域網,也可以不啟用PIM-SM協議,各路由器和BRAS設置靜態組播,同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對于沒有組播能力的城域網,將組播和單播結合使用,中心節點將直播媒體流通過單播形式發送給邊緣節點,邊緣節點以組播或單播的形式將直播媒體流發送給用戶。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實現了直播業務穿越不具備組播功能的核心網絡和匯聚網絡,同時把組播流所覆蓋的范圍縮小,將UDP封裝的組播報文由于丟包對用戶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改造城域網來滿足IPTV業務的要求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分階段建設和實施,在盡可能少的資金投入情況下,達成承載目標。在IPTV業務開展初期,可以充分利用現網進行有限改造,以滿足初期業務需要;在IPTV用戶量達到一定規模后,需要不斷擴容和新增設備、新增帶寬,同時對組網方案進行調整,以滿足大用戶量的承載。IPTV業務城域網的優化設計以一種網絡承載多種業務,一種終端承接多類服務的信息化新模式,充分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實現了 “三網(電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合一”。
[1]盧官明,宗昉.IPTV技術及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涂永勝,周振勇,宋連軍.IP城域網QoS的部署與實現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