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興倉
(濮陽市公路管理局 河南 濮陽 457000)
工程造價是一個廣義概念,從投資者(業(yè)主)的角度來說,工程造價是指進行某項工程建設花費的全部費用,即該工程項目有計劃地進行固定資產再生產、形成相應無形資產和鋪底流動資金的一次性費用總和。路橋工程造價是指路橋工程項目從評估立項,設計、監(jiān)理、施工招標,工程實施,直到竣工驗收等一系列投資管理活動中的全部費用。
進入“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期后,路橋工程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高潮,如何合理確定、有效控制和科學管理工程造價,建立健全適合當前經濟市場形勢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是工程造價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討的重大課題。
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fā)展與完善,投資主體向多元化發(fā)展,路橋工程造價管理正在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定額制,逐步向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清單制過渡。項目前期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中,仍然按照國家和省定額編制相應的估算、概算和預算來確定工程造價。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招標和嚴格控制工程變更費用等方式進行控制工程造價。這種造價管理模式的優(yōu)點很多,在這里不再贅述,下面就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應對措施,與大家探討一下。
工程造價的控制是一個投資決策、勘察設計、項目招投標、項目實施及竣工決算等建設程序各個階段全過程的控制,各階段的造價控制環(huán)環(huán)相扣。多年來,對建設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的意識不夠到位,一提到工程造價,首先想到的是項目實施階段的管理與控制,而忽略了最關鍵的前期控制,加上缺乏相應的、科學的、可靠的投資決策指標管理系統(tǒng),決策咨詢機構往往根據(jù)自身掌握的資料及經驗進行分析研究,隨意性很大,最終導致決策出現(xiàn)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在項目決策階段,重行政輕經濟,可行性研究不真實,造價管理缺乏科學論證,有些項目為了滿足相關財務評價數(shù)據(jù),甚至壓低工程造價,實際上把可行性研究變成了可批性研究;在勘察設計階段,重工程輕經濟,設計人員節(jié)約造價的設計成果得不到應有獎勵反而要承擔風險,大大挫傷了設計人員的積極性,在設計中形成了只求安全不問造價的現(xiàn)象。所以我們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方法。工程造價控制應貫穿于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但控制重點則應轉移到項目建設的前期,即轉移到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而一旦投資決策后,控制的重點應放在設計階段。
工程造價計價模式是指根據(jù)計價依據(jù)計算工程造價的程序和方法。目前,公路工程造價計算模式名義上是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為主的模式,但工程量清單計價最終還是以定額為標準進行計算,其特點可以歸納為一個“套”字,即套定額,未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定價。公路項目采用公開招標的形式確定工程量清單報價,但招標工程的控制價中的實物消耗量是套定額換算的,實物單價是套用政府公布的價格信息,且經招標取得工程量清單報價須參照定額編制的報價進行不平衡調價,歸根結底,計價模式還是采用了“量價合一”的定額計價。定額顧名思義就是將完成單位工程轉化成固定額度的實物消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不同的地域條件、勞動力組成以及企業(yè)的技術管理水平等元素均左右著企業(yè)的人力、物力實際消耗。因此以國家頒布定額和價格信息為依據(jù)形成的工程造價帶有明顯的統(tǒng)一性和計劃性,行政色彩過濃。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和滿足進一步開放市場的需要,工程造價計價模式應向“量價分離”模式轉變,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定價。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工程造價管理的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已成必然趨勢。結合項目建設的不同階段建立相關造價信息體系,如項目前期“投資估算指標”和“概算指標”等綜合造價指數(shù)體系,以及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價格信息”體系等等。圍繞著工程造價信息化系統(tǒng)的建設,應改變觀念,徹底打破政府確定的思路,將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的職能賦予專業(yè)造價咨詢機構,政府可對其進行行政監(jiān)督。專業(yè)造價咨詢機構應跳出只會套定額的“套”,發(fā)揮其龐大的信息資源對相關工程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積累、分析、研究并建立相關數(shù)據(jù)庫,價格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以及后續(xù)的定期公布,公布造價信息真正做到及時、準確、公正和規(guī)范。由此達到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目的,以造價信息為基礎進行項目全過程的工程造價控制。
通過完善工程造價信息化系統(tǒng)促使 “量價分離”中的“價”逐步走向市場價格。由于我國各地市場經濟發(fā)展存在差異性,還沒有具備市場定“量”的造價管理環(huán)境,定額計價完全向成熟的市場價格機制轉換還需一段時間,現(xiàn)在就放棄定額任由工程價格隨市場變化,則會存在很多問題,嚴重的可能會失控,因此現(xiàn)階段工程造價計算模式仍須以定額為主。但是頒布實施的定額應該在工程的實際運用中及時補充完善,以便再匯編、再運用,形成一個定額“更新一運用”循環(huán)系統(tǒng)。建立定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目的,就是通過不斷的更新、補充消除工程實施的實際消耗和定額消耗之間的差距,即消除“量”的差距,為真正做到市場定“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3.3.1 公路工程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是實施全過程造價管理的基礎,客觀影響到整體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是否科學、合理等,也關系到參與各方經濟利益的實現(xiàn)。要作到科學、合理的決策必須做好以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①委托專業(yè)咨詢單位進行決策咨詢以保證決策的科學化;②決策咨詢單位必須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人員,以確保相關資料的收集及調查分析的全面性,如工程沿線自然條件、征地、拆遷補償、地方規(guī)劃的銜接等等,改變目前項目決策階段的研究時間短、審批時間長的狀況;③避免為了通過決策批復而過多干預決策咨詢單位,但須加強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過程監(jiān)督與結果論證,使工程項目決策做到深入、科學、合理。
3.3.2 工程設計是建設項目進行全面規(guī)劃和具體描述實施意圖的過程,是工程建設的靈魂,也是實現(xiàn)經濟管理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更是確定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階段。目前我國正處在公路建設的高峰期,好的勘察設計單位不足且設計任務過多,以及對設計單位缺乏激勵和約束機制,導致設計過程中設計文件編制質量不高,缺項、漏項、多項等現(xiàn)象存在,從而導致工程造價的偏差。由此可見,設計質量對管理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至關重要。
①監(jiān)理機構全面介入。
在項目實施階段實行監(jiān)理制度后,不但在工程質量、進度方面都取得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也促使項目實施階段的造價控制進入有序的良性循環(huán)階段,因此在勘察設計階段也引進監(jiān)理制度是勢在必行的。實施設計監(jiān)理,既能保護工程項目安全可靠,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設計方案的適用性和經濟性,使設計趨于合理。反之,設計監(jiān)理制度也促使設計單位改善管理體制,優(yōu)化結構,提高水平,杜絕片面追求設計單位本身的工作量和經濟效益,真正做到為工程項目量體裁衣。
②重視多方案經濟比較。
目前,設計過程中的多方案比選多傾向于技術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設計階段提出方案經濟比較,就要求工程造價人員須與設計人員密切配合,及時對項目投資進行分析對比,反饋造價信息,從而完善設計,提高設計質量,做到技術與經濟統(tǒng)一,保證有效地控制投資。
③改變設計費用的計取方法。
我國現(xiàn)行的設計取費按標準投資額的百分比計算,使得工程造價越高,收費也越多,這種取費方法難以使設計單位主動地降低造價,節(jié)約投資,不利于工程造價的控制。因此應把造價控制與設計單位的經濟效益掛鉤,并設立獎懲制度,把設計的責、權、利結合起來,在原設計取費的基礎上,對節(jié)約投資的設計予以獎勵,對增加投資的設計扣除相關設計費,實行優(yōu)質優(yōu)價的計費方法。在經濟效益方面,應激勵設計人員精益求精,加強設計人員的經濟意識,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中。
路橋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質保量的完成工程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從而取得提高工程效益的效果。合理確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礎,有效控制是合理確定的保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二者達到了有效的搭配與補充,才能夠完成最終的造價控制目標,所以,我們要在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路橋工程造價兩個方面,敢于打破舊有的條條框框,積極探索適應當前形勢下的工程造價管理措施和方法,改善現(xiàn)有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從而為“十二五”期間路橋工程的建設,作出一個造價工作者應盡的義務和貢獻。S
[1]斯慶.工程造價控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路曉慶.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管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7.
[3]黎偉萍.淺談如何加強工程造價控制[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1(4):47-50.
[4]楊子敏.公路工程造價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