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中輝
(湖北省巴東縣國有巴山林場,湖北 巴東444329)
打破傳統的林業發展模式,轉變林業的經濟增長方式,實行可持續的發展戰略,既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的需要,又是恩施自治州林業發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趨勢。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興林富民,推進現代化林業又好又快發展這一中心問題。當前,恩施自治州的林業與其他地區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傳統思想的束縛、本土豐富的資源沒有被充分挖掘利用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林業的健康發展。自治州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民族文化的鮮明特色,均是恩施林業發展的突出特征和優勢。因此發展林業的生態化與產業化極為關鍵。
林業生態化,就是把保護生態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為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保障;必須把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作為根本任務,通過植樹造林,努力營造山川秀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良好生活環境,不斷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程度;必須把提供豐富的林產品作為重要任務,通過建立技術領先和永續利用的綠色產業體系,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態建設中,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可持續發展、建設綠色經濟強州和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中,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新恩施做出貢獻。
林業產業化,就是要發展林業產業經濟,做大做強,努力做好科教興林和林業對外開放工作,優化林業投資環境,充分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強林業法制建設,加大林業執法力度,正確處理好、搞活放開三者的關系,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開人工林,以促進形成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努力實現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林業生態化和產業化作為林業科學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1)加快林業產業生態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產業生態化是指產業的組織和運行遵循自然的生態規律,產業運行的成果和對外部環境的影響達到自然的生態標準。產業發展生態化,就是要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產業生態化符合世界潮流,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從粗放向集約轉變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恩施作為欠發達地區,唯有轉變觀念,避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彎路,善于利用后發優勢,變不利為有利,走好產業生態化道路,實現產業生態化。
(2)加快林業生態化和產業化,是恩施自治州建設綠色經濟強市的可靠保障、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工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林業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林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改善生態狀況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3)水土流失現象嚴重。人為地濫墾荒地,由于恩施州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人們思想觀念相對落后,有些農民仍然希望擴大耕地的面積來增加收入,于是大范圍地開墾土地森林資源,造成林地面積減少,加劇了水土流失;由于地形地貌的影響和降水量的不均衡,導致水土流失乃至滑坡、泥石流等災害。2005年桃符口滑坡就是一個教訓,雖沒有致使人員傷亡,但也對當地的交通等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4)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加大,森林生態系統遭到嚴重威脅。由于經濟條件等方面限制,未能完全禁止亂砍濫伐、重采輕育,造成森林資源的嚴重衰退,進而帶來山荒水枯,并產生一系列的具有威脅性的、災難性的環境變化,加上大量的墾荒種田,破壞植被,使本來就脆弱的生態環境日益受到沖擊和破壞,因此林業生態化建設迫在眉睫。
(5)林業資源優勢并沒有轉化成經濟優勢。根據恩施自治州林業發展局的相關統計調查,恩施州2003年林業產值約為2.93億元,僅占湖北省林業總產值的1.5%。從林業發展的現狀來看,林業在全州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所做的貢獻與林業資源擁有的份額極不相稱。林業資源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其規模巨大的生態循環系統,在節能減排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林業資源也是生態文化的源泉,體現的是人與環境、資源與生態、經濟與自然協調和統一的發展。隨著林業生態環境破壞的日益嚴重、物質生產力的衰退與效益功能的下降,恢復和發展林業資源,使林業產業化勢在必行。要想恢復和發展林業資源建設,除了不斷的完善林業資源建設的功能性外,還應在此基礎上發展特色產業,增加林業經濟來源,使林業經濟建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3.1.1 充分利用資源優勢
恩施自治州地區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如銀杏、中藥材、森林資源、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種苗花卉、干鮮果、森林綠色飲品、木材經營加工和林化及現代化林業科技信息產業。當地政府可以帶動幫助使之形成規模,發展形成特色產業。同時要以市場為主體,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宏觀調控,找尋并發展適合生產適銷對路的林產品。
3.1.2 林業發展要注重形成產業鏈
(1)研究各地林果優勢,形成規模,抓好基地建設和產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例如,恩施市宣恩縣盛產柑橘,可以對其進行指導,使之形成規模,并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將柑橘運送出去。同時還可以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變柑橘的品種,使之富有特色。
(2)藥材的栽培與利用,將藥業產業與林業產業緊密的連接起來,加強與各地藥材商的聯系,并簽訂合約,直接對藥品進行銷售。在藥材生長的各個縣市實行包產到戶,并進行“技術-銷售-加工-再次銷售”的一條龍的生產銷售體系。開發藥材生產基地。這樣既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還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3)充分的利用當地的優勢,開辦木材加工工業,搞好木材培植與深加工,還可以借鑒東北林區木材開發與加工的有關模式,發展相關產業,如造紙業和家具業等。
(4)興辦工廠,扶植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推進林業產業化的進程,形成特色林業產業基地。
3.1.3 發展循環經濟和旅游經濟
恩施州天然的旅游資源豐富,具有濃厚的少數民族風情,風俗獨特,可以帶動以林業為主體的相關產業的發展。根據人們的需要,借助林地資源優勢,開展生態旅游行業;開發特色農副產品,促進農民收入。
3.1.4 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個系統、科學、可持續工程,要想充分的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就要將林業與自然、社會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為社會、生態建設、生態發展服務,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強調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使生態環境保護產業更加民主、科學、制度化,使林業保護產業社會化和社會的廣泛參與到林業保護產業中。要充分的發揮我國社會主義體制的優越性,集中力量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產業與廣大人民的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3.2.1 提升林業產業化整體水平
(1)提高認識,強化宣傳。多宣傳報道、多展示推介,讓更多的企業、農民了解林產品加工業市場需求、科技成果、發展潛力,鼓勵支持他們發展林業產業。
(2)搞好規劃,細化措施。以打造林業產業強省為目標,高起點、高水平編制規劃,并研究有利于林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把好環保關,防止產生污染。
(3)創新科技,轉化成果。密切產學研聯系,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和成果轉化速度。鼓勵企業建立技術研發機構,開發核心技術。培育資源,優化配置。
3.2.2 實施林業產業化戰略,改善生態環境
(1)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全面加強林業基地建設。積極實施林業產業化戰略,大力提高林業經濟發展水平;強化政策措施,為林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保證。加強對鄉鎮林業產業化建設服務站的指導,深入調查研究,為政府解決產業化建設進程中遇到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提供決策依據。同時應為重點支持和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多出謀劃策,幫助其解決困難和問題,促其盡快做強做大。州林業部門要圍繞重點企業提供服務和原材料支持,進一步加強林政管理,為企業服好務;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和林業公安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應重點查處和打擊非法經營和偷漏規費的行為,保護合法經營者利益不受侵害。全州有關職能部門和單位都應協同配合,大力支持,為企業搞好服務。
3.2.3 消除竹木加工亂象
提高準入門檻。對不符合條件的新辦企業一律不予審批。同時重點扶持、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培育企業集團。爭取在一年內支持1~2家加工企業組建企業集團,形成骨干龍頭企業,并給予重點扶持。現有企業凡愿意增加投資,擴大規模,開發新產品,市場前景看好的,政府給予全力支持。支持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凡符合條件,進入工業園區的,在土地價格上給予特殊優惠,一律免收價格調節基金,并享受比園區外企業更優惠的稅費政策。凡上述重點扶持和支持的企業,政策上擬采取一廠一策,專題研究,規范管理,對其原材料供應、稅費征收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
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加強市場整頓與管理,加大執法力度,恩施自治州的相關部門要想方設法地做好林業的法制生態建設。提高林業執政化水平。必須建立一支高水平、高效能、廉潔勤政的林業隊伍;切實與時俱進地抓好林業隊伍的思想、組織、作風、業務、制度5大建設。
正確處理好林業發展與國家建設間的關系。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要協調發展,同時加快森林培植與強化資源保育。
林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做好恩施自治州林區的生態化和產業化意義重大。推動整個恩施的林業建設,要以豐富的生態資源為基礎、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靈魂、以發達的旅游產業為引擎,加快當地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森林旅游和循環經濟發展方面樹立先鋒模范作用,為恩施人們帶來發展的機遇。只有保證林業生態化和產業化的協調發展,恩施林業才會有一個更加廣闊的前景。
[1]鄧 勇,金小麒,孫建昌,等.貴州省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開發協調發展的技術措施與經濟政策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05(7):17~18.
[2]唐苗生.科學利用森林資源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J].三湘經濟,2005(10):72~73.
[3]孔垂柱.生態建設產業化 產業發展生態化——做大做強云南林業經濟的調查與思考[J].求是,2004(22):124~125.
[4]趙仁章,韓成蘭.對循化林業生態建設的思考[J].青海農林科技,2001(2):58~59.
[5]李永誠.淺析生態資源型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綠色營銷戰略——以湖北省恩施州為例[J].前沿,2009(12):122~125
[6]王仕冰.欠發達民族地區生態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的構建——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0,28(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