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東,李忠誠,紀俊清,徐 輝
(1.吉林省通化縣大泉源林業工作站,吉林 通化134100;2.吉林省輝南縣林業局,吉林 輝南135100;3.吉林省輝南森林經營局,吉林 輝南135102;4.吉林省通化市林業局,吉林 通化134001)
暴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ume.)別名暴馬子(東北)、白丁香、荷花丁香(河南)、阿穆爾丁香。木犀科,丁香屬。暴馬丁香為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m,樹皮紫灰色或紫灰黑色,粗糙,具細裂紋,常不開裂;枝條帶紫色,有光澤,皮孔灰白色,常2~4個橫向連接。單葉對生,葉片多卵形或廣卵形,厚紙質至革質,長5~10cm,寬3.0~5.5cm,先端突尖或短漸尖,基部通常圓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全緣;葉柄長1.0~2.2cm,無毛。圓錐花序大而稀疏,長10~15cm,常側生;花冠白色,花冠筒短;花絲細長,雄蕊長為花冠裂片的兩倍。花萼、花冠4裂。蒴果長橢圓形,先端常鈍,長1.5~2.0cm,寬5~8mm,外具疣狀突起,2室,每室具2枚種子;種子周圍有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暴馬丁香分布比較廣,主要分布于中國黑龍江的大小興安嶺、吉林東部山區、遼寧、華北、西北、華中以及朝鮮,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日本也有分布;暴馬丁香中生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嚴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濕潤的沖積土。常生于海拔300~1 200m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內、林緣、路邊、河岸及河谷灌叢中。其樹姿美觀,花香濃郁,可做蜜源植物和提取芳香油,是公園、庭院及行道較好的綠化觀賞樹種。全株可入藥,其嫩葉、嫩枝、花可調制保健茶葉,具有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的作用。可治療支氣管癌、肉瘤、白血病、高血壓、心臟病、浮腫、動脈硬化等疾病。木材紋理通直,材質較輕,含揮發油,可做鋤把、碗櫥、茶筒、茶杯、煙盒等,有特異清香氣味且不變形。
培育暴馬丁香苗木,圃地應選擇地勢比較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質地比較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輕壤土的地塊作為苗圃。
苗圃地選擇后,為了改良土壤結構、蓄水保墑和預防病蟲害,育苗地應進行秋翻和春耙。秋季深翻20~25cm,施入腐熟農家肥,30t/hm2。翌春土壤解凍后,要耙細整平。床面寬1.1m,長20m,床高15cm,作業步道寬40cm。做到床面細碎、疏松、平整,肥分充足,打透底水,保持床面濕潤。
育苗前,要將暴馬丁香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即先將種子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4h,換清水再浸一晝夜,撈出稍晾,混以種子體積的3倍河沙或雪,裝入土坑、沙坑、木箱或缸等容器中冷凍越冬,河沙的含水率約在60%左右。整個冬季防鼠,防干燥,保持低溫。播種前10d左右,取出種子(雪藏種子混入2倍河沙)攤曬催芽,待1/3左右種子裂嘴露白時即可播種。如種子到手較晚或為干種子,可將種子水浸15d左右,每天換清水一次,混沙后置于20~30℃溫度下,50d左右可發芽。見有1/3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播種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平均氣溫在15℃以上。暴馬丁香種子屬于中粒種子,播種前用1 000倍液的多菌靈對土壤消毒,播種采用條播,播幅寬10cm,播種量25g/m2,播種后及時覆土,復土厚度約0.5cm,覆蓋葦簾,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0d后幼苗出齊。在種子發芽期,要始終保持土壤的濕度。出土后的幼苗比較弱,噴灑1 000倍液的多菌靈1次,預防立枯病,6~8月及時進行除草、松土、澆水等田間管理,保持床面無雜草、疏松、濕潤,以利于幼苗生長。當年S1-0苗木高度3~5cm,根系長度10.6~15.4cm,產苗量約300萬株/hm2。翌年4月中下旬對S1-0苗木進行換床,株距6cm,行距10cm,密度160株/m2,培育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