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斌
(1.北京大學 光華管理學院,北京100084;2.中南民族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自我國提出自主創新戰略以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已經作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十二五”規劃指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其實質是轉變經濟發展的動力,要使內生增長動力成為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量。
硅谷對于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有一個特殊的稱呼——“瞪羚”,因為它們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個頭不大,跑得快、跳得高,這樣類型的企業年增長速度可以輕易超越50% ,100%,甚至達到十倍、百倍以上。瞪羚企業具有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發展模式新、市場領域細、生命很脆弱等特征,是內生增長的驅動器(王成剛等,2005)[1]。在每年發布的《硅谷指數》報告當中,瞪羚企業的數量是評價硅谷創業活力和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政府而言,支持瞪羚企業發展,就是在促進產業從形成期進入成長期,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就是在加速資源的優化配置,增進一個地區的繁榮(王德祿,2007)[2]。“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項目根據總部設于中國大陸或香港的高科技公司過去3年的平均收入增長率,為它們排列名次,其上榜企業可以視為中國高科技領域瞪羚企業的代表。2011年,入選企業52%來自北京,體現出北京在高科技方面的領先地位。其他入選企業所占比例較高的地區分別來自上海(14%)、香港(10%)和深圳(8%)。然而,科教實力強大的湖北省至今尚沒有一家企業上榜,即便在作為國家3個自主創新示范區之一的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也是如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關村和上海張江則有數家企業上榜。
美國孵化器協會的研究顯示,孵化畢業的企業如果不能獲得加速項目的支持,其在5年內繼續保持活躍狀態的概率只有20%。作為科技園區資源的集中、有效的整合工具,現代企業加速器主要幫助企業營造空間價值鏈、延伸產業價值鏈,盡可能地把資源整合到瞪羚企業周圍,建立通往政府、產業、高校及研究機構、中介機構等的廣泛渠道和接口,組織和搭建現代企業加速器創新網絡,為瞪羚企業跳躍式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成立了各種形式的企業加速器:丹麥科技與創新部2007年專門設立了“瞪羚成長計劃”,愛爾蘭創立了商業加速器項目,劍橋建立了加速伙伴網絡等(程郁,王勝光,2009)[3]。自2007年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批準中關村永豐科技產業基地作為國家首個建設科技企業加速器試點單位以來,我國深圳、廣州、無錫、寧波、吉林等地迅速跟進。中關村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在實踐基礎上對現代企業加速器做了理論性的探討和總結,針對不同類型的瞪羚企業,現代企業加速器提供四類具有差異性的產品,以降低入駐企業的技術創新風險。一是一期電子類廠房;二是新材料創業大廈;三是新技術成果轉移中心——標準廠房;四是新材料成果轉移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李志遠,2007)[4]。
目前,國內企業加速器數量約20余家,其中建成投入使用12家,在建7家,籌建3家。東湖示范區已建成兩個科技企業加速器,一個是設在華工科技園的光電子企業加速器,已建成7萬m2,入駐企業33家,在建3.5萬m2,規劃新增25萬m2;另一個是生物醫藥企業加速器,建在光谷生物城,已有49家企業入駐。同時,擬重金再打造3個企業加速器。但是,已建成的企業加速器是在原有孵化器基礎上改造而成,企業加速器的功能還亟待改建和完善,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委會已出臺了支持“加速器”建設的政策,歡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這些政策包括:社會建“加速器”按工業用地出讓標準執行,給予年度建設投資貸款最高10%的貼息兩年;“加速器”建設公共服務、公共技術和投融資平臺,給予不超過年度平臺投入經費20%的補貼,同一平臺最多補100萬元;“加速器”每培育一家上市企業獎50萬元等。
2.2.1 創業投資機構數量少
2010年底,湖北省實際運營的創業投資及相關創業投資管理咨詢公司超過70家,注冊資本總額約60億元,管理的創投資本近80億元。東湖示范區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創業投資機構在數量上存在著巨大差距。例如,北京市中關村海淀園區2009年底,就有創業投資機構170多家、投資與資產管理機構130家、擔保業機構90家。而整個北京市的創業投資機構在2009年底超過500家,2010年上半年又新增200多家;擔保機構400多家,投資與資產管理機構500多家,整個科技金融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在上海浦東,截至2009年底,有銀行、保險、基金、證券、貨幣基金公司、租賃公司以及資產管理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總部800多家,還有3萬多家各類機構在浦東開展金融業務。據深圳市基金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在創業投資方面,深圳市在2009年底有600家創業投資公司,在創業板市場開通以及深圳市豐富的金融資源的支撐下,深圳市的創投機構迅猛發展,在2010年上半年創業投資機構已超千家。杭州市在發達的民間投資的推動下,正在成為我國創業投資的重鎮、民間金融中心,杭州市金融實力已經躍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到2009年底,杭州市的創業投資機構數量在200家以上。在西安高新區,截至2010年上半年,擁有各類投資機構291家。即使是以代工出名的蘇州,其科技金融的發展也遠遠超出武漢,至2009年底,蘇州市在發改委備案的創投機構達52家,創業投資已成為蘇州市科技金融和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在創業投資的支持下,國內外的創新資源迅速向蘇州積聚,蘇州正在從全球的代工重鎮向創新型城市快速轉變。
2.2.2 創業投資機構實力弱
東湖示范區在創業投資機構數量較少的同時,實力也不夠。國內最大的創業投資公司深圳創投集團,管理的資金規模100多億元,已投資項目280多個,累計投資金額逾60多億元,其中已經上市的企業超過20家。海外一大批創投機構,包括IDG、軟銀、紅杉資本等紛紛云集北京、上海、深圳。在清科發布的中國創業投資機構50強中,80%以上的機構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蘇州等地,東湖示范區只有華工創投上榜,排名相對靠后,且華工創投管理的資金只有10億元,投資能力無法與國內大的創投公司相比。截止2011年底,中關村創業引導資金與創業投資機構合作設立了17支子基金,合作規模累計64億元[5]。此外,在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機構方面,東湖示范區同樣與先進地區存在巨大差距。
2.2.3 創業投資的投資項目差距及結構問題
與創業投資機構等數量上的差距相對應,是創業投資項目、投資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根據中國創業投資研究院等機構發布的《2009年中國創業投資報告》的資料的典型統計,2009年,全國的創業投資項目約為660件,其中北京有200多件,深圳、上海在150件左右,杭州、蘇州、無錫等地在60~100件之間,這幾個城市集中了中國創業投資項目的90%左右,而武漢不足10件。2010年國內外創投機構在湖北共投資了近90余個項目,投資金額約25億元,其中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70余項,投資額近12.5億元。2011全年,已披露的中關村創業投資案例300多個,投資金額約300億元,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占全國1/3[5]。同時,創業投資的供給與企業發展的需求存在錯位。東湖示范區很多創業投資沒有投向高技術企業最需要資金的創業期和高速成長期,而是投向了成熟期。其實,這不僅是東湖示范區成長的“煩惱”,而是近年來創投發展的新特點。根據北京市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和中關村園區管委會的一份調研報告,近年VC的投資紛紛后移,基本是第二輪、第三輪追加投資,而較少對早期項目進行第一輪投資。該報告數據顯示,在中關村18 000家企業當中,擁有創新商業模式面臨資金瓶頸的早期項目企業大約近萬家,但每年大約只有幾十個項目會真正拿到VC的投資。因此,面對創業投資呈現的一些新特點和趨勢,采取相應措施是東湖示范區需要關注的問題。
目前,東湖示范區還沒有納入到未上市公司股權轉讓代辦系統試點范圍。代辦試點既是眾多高技術中小企業的“融資跳板”,也為創業投資機構的退出建立了一條渠道,它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創業投資機構、戰略投資者。代辦系統已逐步成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順暢流轉的平臺、創投與股權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資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到2011年底,中關村憑借開展代辦股份轉讓試點的優勢,新增代辦股份轉讓試點掛牌企業24家,累計掛牌及通過備案企業104家,不僅增進了這些企業的股權流動,還可以儲備大量上市后備企業資源。目前,股份轉讓系統向其他上市板轉板制度只在積極研究,一旦開閘,中關村企業上市工作會有大的飛躍,而東湖示范區在股份轉讓系統試點和非上市公司股權轉讓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受國家政策等因素制約,至今難以突破[5]。2010年6月3日證監會市場監管部副主任霍達在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試點工作會上表示,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將中關村園區代辦股份轉讓試點擴大到其他具備條件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未上市高新技術企業,下一步將以擴大企業覆蓋面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探索建立符合國情的場外市場,逐步形成有序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但是,目前看來“新三板”的工作還沒有實質性進展。因此,東湖示范區需要積極活動,爭取早日進入到試點范圍。
東湖開發區政府要成為服務型政府,通過健全專門的“一站式”服務窗口等形式,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應該制定相關法規,利用財政、金融等政策,形成企業加速器培育成長的良好環境;制定與瞪羚企業發展特點相協調的關于知識產權、專利及技術標準等具有戰略性的政策;對企業加速器適當給予部分資金支持,優化投資環境,通過完善配套的經濟手段,引導現代科技企業加速器最終形成完整的商業化、市場化操作模式,將《關于鼓勵科技企業加速器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落實到位。
培育企業加速器的途徑有兩種:一是單獨創立,二是將孵化器進行提升。在東湖示范區,由于孵化器已經比較成熟,可以通過提升孵化器各方面的服務層次,來達到升級為加速器的目的,這樣既可以短期內建設好現代企業加速器,使它們發揮作用;又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重復建設。
現代企業加速器與創業投資的融合。由于現代企業加速器主要為高新技術、瞪羚企業的發展加速助推,與創業投資在項目源、管理、資金和政策上存在著很強的互補性,二者融合可以獲得創業投資、現代企業加速器和瞪羚企業“三贏”的結果。融合模式包括現代企業加速器直接作為創業投資方的融合模式;創業投資方直接作為現代企業加速器投資主體的融合模式;現代企業加速器與創業投資各自獨立運作的外部融合模式;現代企業加速器與創業投資一體化的公司制融合模式。因此,東湖示范區政府要在培育現代企業加速器的過程中,結合示范區創業投資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好合適的融合模式,達到“三贏”的結果。
信用援助計劃是由東湖示范區政府組織推動,由銀行、擔保公司、信用中介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的旨在促進園區瞪羚企業快速發展的計劃。該計劃將政府的政策導向和政策扶持資金與銀行的信貸資金、擔保公司的信用資源以及企業的信用自律意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實現便利企業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企業信用意識、改善園區信用環境等多重政策目標。東湖示范區要實施信用援助計劃,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實現“三個突破”,即:金融服務理念突破、金融服務模式突破、金融服務組織體系突破,構建金融服務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框架。
(2)落實“三個強化”,即強化科技信貸資金的窗口指導、強化科技信貸資金的風險補償機制、強化園區的信用環境基礎,完善金融服務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機制。
(3)推動“三個創新”,即推動信貸產品的創新、推動擔保方式的創新、推動銀行與證券、保險之間的交叉產品創新,拓展金融服務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渠道。推動組建光谷科技銀行,加快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策劃推進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加大政府背景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支持力度,為擔保公司提供貸款再擔保。還可以采取專利權質押貸款等方式,與企業簽訂授信協議。
(1)引導創業投資投入發展初期的中小企業。組建東湖創業投資產業聯盟,建立創業投資機構與發展初期中小企業的對接平臺;利用聯盟篩選有融資意向的優秀企業,有針對性的根據創業投資商的投資方向、規模、標準以及策略,安排優質企業與創業投資商定期進行“一對一”、“面對面”洽談和溝通;加強區域內創業投資機構與天使投資聯盟的對接,對進入成長期的企業和優質項目給予創業投資支持。
(2)發揮好政府引導基金的引擎作用。示范區政府引導基金可以按照契約式、法人制、非法人制等多種組織形式,設立專業化的投資基金或投資公司,向全社會募集資金,投向相關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內的創業企業。按照《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引導基金針對創業投資企業、創投管理企業、具有投資功能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四類支持對象,采取階段參股、跟進投資、風險補助和投資保障等四大引導方式。
(3)發動商業銀行、保險基金、養老基金為創投公司提供資金源。由于我國存在利率非市場化、《商業銀行法》規定金融機構不能持有企業的股權,但可以成為VC的出資人。通過創投機構對市場進行的深刻觀察,找到人們的潛在要求及市場的空白點,然后以股權投資的形式把錢注入這樣的企業。同時,政府要動員中國的保險資金和養老社保基金為創投公司提供資金來源。
(4)利用財政稅收政策激勵創業投資。武漢市人民政府已經出臺了《關于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業投資企業發展實施辦法》,從優惠政策、企業股權投資風險補貼等方面促進創業投資的發展,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相關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5)探索創業投資與商業銀行合作的新型融資模式。例如,光谷風險投資基金與華夏銀行簽訂協議,形成“貸款+擔保+投資”的“投融通”新型融資模式,已經為示范區中小企業提供超過1億元的融資支持。
(1)積極申報代辦股權轉讓系統試點。做好申報“非上市股份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園區工作,認真做好“新三板”前期準備工作。明確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高技術中小企業“融資跳板”的功能定位,利用其優質企業過濾器的作用選送優秀企業到二板和主板上市,并給予其一定的上市優先權;建立系統掛牌公司再融資制度,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完善過程中,制定明確的再融資標準,積極推動資產質量較好、盈利能力較強的掛牌公司通過配股、增發或者發行可轉債進行再融資。充分發揮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作用,為股權投資搭建新的交易平臺,爭取建設全國性排污權交易平臺。
(2)拓寬創業投資退出渠道。鼓勵企業兼并,為創業投資利用收購和兼并渠道退出創造條件;積極引入投資銀行,充分發揮其在風險資本退出中的中介作用;推動'兩非一高'企業,即非上市、非公眾和具有較高成長性企業在我省區域性場外交易市場——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交易,提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進入和退出通道;設立創業板上市引導資金,積極推動東湖示范區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并為其在海外上市提供便利,為創業投資通過IPO渠道退出提供條件。
東湖示范區政府要學習中關村的做法,扎實推進“瞪羚計劃”。東湖示范區已于2011年7月啟動了“瞪羚計劃”,對入選“瞪羚企業”給予相關政策及項目的扶持和指導,以提高入選企業的自主創新及發展能力,從創業投資和信貸融資、人才引進和激勵、拓展研發生產和辦公空間、上市并購、市場開拓、品牌塑造、專利標準推進等方面給予重點培育的瞪羚企業更大的支持力度。
[1]王成剛,楊冬明,姚會文.瞪羚企業:內生增長的驅動器[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1(5):35~41.
[2]王德祿.瞪羚企業:高新區發展的新動力[J].中國高新區,2007(4):32~36.
[3]程 郁,王勝光.從“孵化器”到“加速器”——培育成長型企業的創新服務體系[J].中國科技論壇,2009(3):76~81.
[4]李志遠.孵化器與現代企業加速器[J].中國高新區,2007(9):31~32.
[5]政協湖北省委員會辦公廳.武漢東湖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比較研究報告[R].武漢:政協湖北省委員會辦公廳,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