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化平 劉毓鐘
(湖北工程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 孝感 432100)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舞龍運動作為弘揚、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途徑,是必須加強和傳承的。文章從舞龍運動的社會發展,現狀,作用,以及高校所具有的資源優勢等,對普通高校開設舞龍選項課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為舞龍運動在大學體育課中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2002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全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就高校體育課程今后的發展和改革趨勢提出了新的思路,確定了方向和目標。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以西方競技體育教學為主要內容,以運動技術、戰術為核心的體育教學模式,忽略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資源的挖掘和引入大學體育健康課程,而這種狀況一直到現在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教學內容已不能滿足新世紀大學生對身心全面發展的需求,而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引入到高校大學生體育健康課程,可以改革和創新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大綱教材陳舊、教學形式單調、缺乏民族文化內涵的現狀,這一運動將與武術運動一道成為大學生體育健康課程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引領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隨著舞龍運動的國際化發展,舞龍運動的社會文化價值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在現代都市,它是一道亮麗且充滿濃郁民俗文化色彩的獨特風景;在農村,它是慶祝豐收、節日等各種喜慶活動不可多得的保留活動。舞龍運動已經融入了社會,被市民所接受。因此,舞龍運動的社會性主要表現為∶悠久的歷史性,起到活躍節日氣氛,傳承傳統文化的作用;鮮明的民族性,具有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形式、種類、風格、流派繁多且異彩紛呈;廣泛的群眾基礎性,體現出健身娛樂、教育和表演等社會功能,同時挖掘了其在全民健身、社會文化以及經濟領域中的獨特價值。其價值表現為舞龍運動引入大學生體育健康課程,除讓學生掌握舞龍技巧外,還可以了解“龍”文化的歷史和精神,使其不僅以便使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發揚和光大。
大學體育健康課程目標的制定是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基本要求而確定的,對于很大一部分有體育特長和有精力的同學來說,可以針對性的學習舞龍運動,明確他們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我國大學生體育健康課程目標都是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宜等五個領域規定的。而舞龍套路內容十分豐富,動作簡單易學,運動量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體質進行調整,并編排結構緊湊,演練節奏歡快,龍體運動軌跡流暢,造型優美,適合當代大學生的需要,使大學生們能夠在集體的合作中體現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調節情緒、體驗運動樂趣和成功感。
大學體育健康課程結構要求“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舞龍運動可以很好地促進大學體育課程結構的完善。舞龍不僅可以在校內課堂上進行教學,可以在學校的大型活動中進行表演,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要,而且可以參與社會活動,和社會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在學校開設龍獅運動課程,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了解的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做到了健身與文化的結合,民族性與世界性結合,舞龍運動的開設豐富了大學生體育健康課程。
龍獅運動動作自然、協調,能全面影響身體各個部位、器官,經過多次的反復練習,可以促進肌肉、骨骼、身體機能等多方面的正常發育和發展,對提高身體的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也有顯著作用,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使學生保持良好的體質。高校大學生畢業后一般進入公司、工廠、企業、事業單位工作,在學校開設龍獅運動課程,能使學生成為學校、家庭、社區、社會之間開展龍獅運動的橋梁,促進學校龍獅運動與社會龍獅運動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校龍獅運動的水平,更能促進社會龍獅運動的發展,提高人們的體育運動參與率,加快推進全民健身運動進程。
學校體育的地位越來越高。學校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越來越受到國家、學校和社會的重視。素質教育的觀念和“健身第一”的思想一直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健身第一”、“以人為本”、“終身體育”、“我健康我快樂”等理念深入人心,“健身第一”和“終身體育”成為全國首次高校工作座談會的中心議題。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一切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當前的政策導向。
對于任何一項運動的熱愛,都源于對這一運動項目的了解,隨著近年部分高校舞龍運動在體育專業開課堂的展及學校舞龍社團的成立,全國性舞龍運動競賽的不斷開展,普通大學生對于舞龍運動的認識整體水平較好,說明舞龍運動在高校中開展能夠使更多的同學了解,認識舞龍運動,有助于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也有助于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播,另外,高校學生具有接受能力強、可塑性大、有較好的團隊精神等優點,因此,大學生作為舞龍運動的主要對象,在大學生體育健康課程的廣泛開展是有可行性的。
普通高校具有良好的體育教學師資隊伍,他們學歷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還有一部分經歷過專門的龍獅運動訓練和裁判培訓,即使有些教師沒有接觸過舞龍運動,因為曾經接受過專門的身體素質訓練和教育,對于學習、接受新的運動不會產生很困難的因素,這是舞龍運動在普通高校開展的潛在因素。另外,近幾年,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在全國設立了多個訓練基地,定期舉辦舞龍運動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班,對高校體育教師在舞龍運動理論、技術等方面進行指導、培訓,學習結束時進行理論考核和技術考核,一般都能勝任舞龍運動教學工作
我國大多數的體育活動場地分布在學校校園內,其中高校所占體育活動場地的比例較大,而隨著高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體育場館的建設及體育經費的投入也在逐漸增加,使得高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優勢十分明顯。
高校不但擁有一大批科研能手,而且從科研環境、科研經費、科研資料等方面也極具優勢。每所高校都擁有專門的科研機構,并有專人進行管理;擁有大量的科研經費,經費來源于政府的撥款和學校自籌;有自己的圖書館,能為科研提供充足的資料支撐;還擁有一大批年富力強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他們有極強的進取心和較高的科研能力。
信息系統與國際接軌,能第一時間捕捉到本學科在國際上的發展動態。而且高校的科學研究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許多的學術研討會、座談會都由高校舉辦,最新的信息從這里傳播出去。高校還是某些專業和學科的科研基地,有的甚至是國家級基地,許多最新的科研成果在高校誕生,舞龍運動更是如此。
隨著學校體育地位的提高和國家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為舞龍運動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圍環境,若舞龍運動能充分利用高校這個平臺,發展成為高校體育健康課程,而舞龍運動在高校的開展促進豐富了高校民族體育的發展,優化體育健康課程,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對于舞龍運動的持續發展以及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舞龍運動進入大學生體育健康課堂是十分必要的;大學生體育健康課程開展舞龍運動所具有的優勢表明,高校開設舞龍運動課程切實可行。
[1]王奇,顏小燕.普通高校開設舞龍選項課的可行性研究[J].內江科技,2008,11:149,171.
[2]高鵬春,楊文杰.舞龍運動的社會文化價值研究[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1,7(21):42-43.
[3]羅敏,曾偉,龍專.高校開設龍獅運動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3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