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文化與科技教研部 云南 昆明 650111)
廣西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園區建設經驗研究
潘文良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文化與科技教研部 云南 昆明 650111)
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園區管理規范,注重公共服務到位,注重孵化中小企業,積極創新招商模式,明確園區定位,走特色化、差別化路線;廣西各產業園區得到快速發展,并因其具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等優勢,而成為廣西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平臺和載體。
承接產業轉移;園區建設;公共服務;招商引資
廣西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非常重視促進各產業園區的發展,并因此也把產業園區打造為廣西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平臺和載體。從廣西的園區建設經驗來看,廣西各園區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以下5個方面:
(1)政策扶持力度大,基礎設施建設快。為了促進園區發展,廣西各地根據各類園區發展需要,大力推進以道路、水、電、氣、通信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基礎設施的先導效應,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園區對產業轉移項目的吸納和承載能力,為吸引產業大規模轉移到廣西創造條件。除自治區政府及時制定相應政策推動園區發展外,各地政府也出臺了審批事項、程序、期限,項目建設,稅費、用地、服務的優惠等必要的細化政策。[1]各地園區由各地政府設立派出機構“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并負責招商引資工作。憑借著國家戰略布局的需要和政府政策措施的扶持,各園區地位不斷上升,發展比較迅猛。如:廣西北海工業園區成立于2001年8月,2003年升級為自治區級開發區,2005年升級為國家第一批通過審核的開發區,2008年在中央批復的廣西北部灣經濟開發區中成為核心開發區之一;目前,園區入駐的企業大多是東部轉移出來的。[2]
(2)園區管理規范,服務到位。隨著優惠政策的效力飽和,吸引企業投資入駐園區,更多地要靠周全、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和扶持。園區的政府服務具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根據園區定位做好園區布局和用地規劃,保持規劃的連貫性和穩定性,做到集約用地、有效用地。二是加強園區的硬件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周邊物流條件建設、人居環境美化等。三是加強軟件建設,建立精干、高效、專業的政府管理隊伍,引進管理、經濟、法律類人才,提高管委會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素質,做好園區企業和各政府職能部門間的協調工作。四是加強監管,在企業環境保護、繳納稅款、雇員待遇方面進行嚴格管理、科學管理、依法管理,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做法堅決制止,不能以發展地方經濟為借口包庇企業的不法行為。廣西各園區管委會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因此十分重視政府的服務工作,強調要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從而以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出發,建立健全園區配套服務體系,加快構建精簡、統一、高效、便捷的園區管理體制和開發機制;[3]并提出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的口號,實行封閉式管理?!耙徽臼椒铡卑褕@區企業的審核、辦證以及后續的需要和與政府有關部門打交道的工作都交由管委會來做,所有的問題一條龍處理;“保姆式服務”把園區企業日常運營中所發生的問題,大到審核,小到供水管的設置等各種具體問題都交由管委會處理;而“封閉式管理”則要求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的相關工作都要通過管委會這一渠道。對園內的龍頭企業,管委會還提供“上門服務”。目前,管委會和各企業的關系良好,雙方的互動積極順暢。[3]此外,各地政府還重點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并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產品展覽、交易會、合作論壇等活動,拓展企業管理者的視野,學習成功的經驗,加深區內外企業之間的合作。
(3)積極創新園區招商模式。面對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資競爭,廣西各園區圍繞承接產業轉移,努力創新招商引資機制??紤]到中介機構擁有高水平的經濟、法律、談判等專業招商團隊、龐大的信息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投資領域的往來關系,能夠更加高效、準確地招到合適的項目,并實現項目利益最大化,廣西各園區管委會積極發揮中介機構在招商引資方面的作用;還充分利用龍頭企業“以商招商”,這種招商針對性、目的性強,帶來了較好的效益。[3]這樣,既依托中介組織、專業機構開展招商活動,推行專業化招商;又積極采用網上招商等方式,推行信息化招商;還實行目標責任制,推進招商制度化,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招商引資機制和渠道,形成政府推動和園區自主相結合共同招商的局面。[4]
(4)明確園區定位,走特色化、差別化路線。從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小島清的“比較優勢理論”來看,產業轉移問題就是比較優勢的問題,走“梯級化”、“差別化”路線才能更好地獲得成本優勢和發展優勢,才能在產業的轉移和承接浪潮中具備競爭力。為此,廣西各園區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走特色化、差別化路線,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轉”,不盲從、不攀比,而是根據自已的經濟基礎、市場腹地、勞動力數量和素質、資源的豐瘠程度、地理區位等實際情況,來明確各自的定位;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慮獨特性問題,在眾多園區中,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承接到好的企業項目。[3]
(5)注重孵化中小企業。預測到相當長的時間內,西部工業園區承接的轉移企業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廣西各園區承接產業轉移就特別重視著眼于中小企業。事實證明,這是十分現實也是十分合適的選擇。認識到技術創新、科技研發的投入程度不僅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生命,而且在相當程度上也決定著園區發展的深度、廣度和可持續性,廣西各園區就注重對中小企業的孵化,提高它們的市場存活率,扶持它們成長、成熟。尤其是在金融扶持方面,廣西各地政府抓住財政部2008年9月11日制定六大政策、安排35.1億元專項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的機會,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針對中小企業貸款“要得急、期限短”的特點,各銀行在保證審批質量的基礎上簡化繁瑣的中間環節,提高貸款審批的辦事效率;針對“風險大”的特點,銀行一方面做好審批前的資產評估工作,另一方面也廣開思路,創新金融產品,以打包小型資產等方式提供面向中小企業的小型貸款。另外,還鼓勵中小企業借助風險投資、“天使基金”,憑借企業自身的實力獲得啟動資金以及后續的資金支持。[3]
[1]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R].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2006-1-16:69.
[2]劉力達,陸云.產業轉移背景下廣西工業園區發展的對策思考:以北海工業園區為例[J].廣西社會科學,2009(4):22-25.
[3]賀勤志.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形成產業集聚的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11):18-20.
[4]周敏.把握機遇,加快廣西承接產業轉移的思考[J].市場論壇,2007(11):3-4.
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