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磊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02)
十二屆全運會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布局調整及其發展戰略研究
魏曉磊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02)
遼寧作為體育大省與強省為中國體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隨著2013年的不斷臨近,遼寧將首次以東道主的身份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面對機遇與挑戰,遼寧如何應對對手的挑戰,鞏固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正是以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布局及其發展戰略為切入點,運用文獻資料法、質的研究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進行研究,旨在為遼寧競技體育的發展提共參考和借鑒。
十二屆全運會;遼寧女子;競技體育;布局調整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項目布局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參閱了大量奧運會、全運會、競技體育、女子體育和體育發展戰略等相關的文獻資料。
1.2.2 質的研究法:通過對相關專家、官員、教練員的深度訪談,了解影響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發展的深層原因和布局調整路徑。
1.2.3 數理統計法:對獲取的運動員比賽資料和專家訪談等材料進行數據統計。
1.2.4 邏輯分析法:對所取得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
2.1 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布局演變
遼寧省作為體育大省與強省,為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自1959年,新中國舉辦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以來的半個多世紀里,遼寧省參加了全部的十一屆全運會,成績不斷提高,最終躋身一流強隊行列。當然遼寧省的女運動員也充分起到“半邊天”的作用,體現了自身的價值。我們就以參加的歷屆全運會為主線,對遼寧女子競技體育取得的成績進行簡要的回顧。
第一屆全運會遼寧代表團只取得4金9銀15銅的成績,位列第15名,居全國中游。在隨后的全運會中,遼寧隊的金牌、獎牌數量不斷增加,名次也不斷攀升,進入金牌榜第一集團,成為國內體壇的一支勁旅。遼寧女子體育實力也隨之增強,項目布局不斷擴大,由最初的少數項目開展,并具有爭冠實力,逐步發展到全面系統開展全運、奧運項目,多數項目具備奪金能力。布局實現了有點到面的跨越式發展。
遼寧女子運動員奪金數在遼寧代表團金牌榜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已經明顯超過男子運動員,成為無可爭議的奪金主力。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場上,遼寧運動健兒再創輝煌,以8.5枚金牌的驕人戰績位列全國第1名,金牌總數、獎牌總數和參賽人數均列全國第1名,其中除馬琳獲得乒乓球男團和男單冠軍外,其余金牌都為女子運動員獲得,再次證明了遼寧女子運動員在競技體育上的雄厚實力。
2.2 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布局狀況
由于我國競技體育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多元性特征,所以競技體育項目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地區整體的競技實力。目前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主要開展了足球、排球、籃球、乒乓球、舉重、摔跤、田徑、柔道、自行車、賽艇、皮劃艇、游泳、自由式滑雪等運動項目。田徑、游泳這兩個奧運會和全運會的金牌大戶依然是重中之重,全省有90%以上的運動學校已經開設,其運動員、等級運動員以及專職教練員的人數也基本處于各項目之首;舉重、柔道、摔跤、賽艇等奧運會和全運會上金牌數量較多,又是遼寧省在全國具有傳統優勢的項目,受到了省市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目前省內有的運動學校基本已經開設;足球和籃球這兩個職業化改革起步較早的集體項目,由于前些年推行的“金牌戰略”使得項目的分布已經有所改觀,現在全省有大部分運動學校開設。在遼寧省二線和三線隊伍同時具備的女子運動項目有20多個,是典型的“大而全”模式。
同時將這些開展的項目分為四類,分別是優勢項目: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具備全運會奪取多枚金牌的實力;重點項目:處于國內前列地位,具備全運會奪金實力;一般項目:在國內無競爭優勢,具備全運會爭牌實力;較劣勢項目:在國內處于相對落后水平,只具備全運會爭分實力。
2.3 備戰2013年全運會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布局調整
2.3.1 訓練結構從“垂直”向“扁平”調整
遼寧體育局在借鑒國家體育總局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省競技體育訓練結構進行了調整,將原來的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省陸校、省體育運動訓練中心、省海校、游泳中心、體育學院競技體校、田跆中心等七個訓練單位,調整為十三個訓練中心。分別是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自行車體操擊劍管理中心、射擊射箭中心、水上訓練中心、游泳管理中心、田管中心、省體育學校、大連體育學校、足管中心、籃管中心、排管中心、乒羽管理中心和網球管理中心。實現了由“垂直”到“扁平”的轉變。
遼寧競技體育訓練結構重新調整布局后,十二運準備工作更加具體,各個中心已經全部進入工作狀態,更有利于對各訓練隊的管理,更有利于備戰。
2.3.2 針對競賽新規則變化的調整
國家體育總局下發的 《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有關規定》中,有多處對全運會相關規則進行了調整,使得遼寧欲奪金牌第一,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針對新規則的出臺,遼寧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從自身發掘潛力,力爭減小、彌補先期決賽取消、冬季項目失東道主優勢、人才交流時間倉促、西部運動員計分被取消等不利因素產生的影響。充分發揮三大球計分增加的利好條件,發揮遼寧女子集體球類項目上的整體優勢,擴大奪金數理,為金牌榜添磚加瓦,力爭實現金牌、獎牌雙榜首。
2.3.3 根據不同分類項目奪金計劃的調整
縱觀近三屆全運會遼寧女子運動員在16個大項上奪得金牌,在23個大項上獎牌有所斬獲。這表明遼寧女子體育項目分布十分廣泛,可以稱為“大而全”的布局模式。同時也有將這些項目對號入座,歸入已經劃分的四類項目中去。“三大球”、曲棍球、壘球、乒乓球、柔道等項目可以歸為優勢項目;自行車、羽毛球、舉重、田徑等可以劃為重點項目。以此類推,劃分出一般項目與較弱勢項目。我們要保持優勢項目的領先地位,大力扶持重點項目,使之快速進入到優勢項目行列,對于一般項目、較弱勢項目要尋求突破點,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長,使之健康有序發展,變弱勢為強勢、變劣勢為優勢。總之,一句話,實現優勢項目保持優勢,重點項目增加奪金面,一般項目有所突破,劣勢項目有所起色,在新增項目上也要有亮點。
2.4 遼寧女子競技體育發展戰略
2.4.1 堅持“奧運戰略”下的“全運戰略”
奧運會和全運會是中國競技體育綜合展示的舞臺,也是我國奧運戰略和全運戰略的具體途徑。如果說奧運戰略是國家競技體育目標的話,那么全運戰略就是國家實現這個目標的基礎。從遼寧競技體育發展戰略目標看,打好全運會,服務于奧運會恰好體現了立足遼寧,服務全國的目標。因而,遼寧競技體育要立足全運,放眼奧運。
2.4.2 完善三級訓練網,保持優勢項目可持續發展
遼寧競技體育取得輝煌成績,曾有過“金牌工廠、冠軍搖籃”的美譽,雄厚的體育人才資源正是維持“美譽”的制勝法寶。為保持人才不斷涌現,使得優勢項目可持續發展,就要求遼寧省著力建立以省隊為龍頭的市、縣層次銜接的訓練網絡,形成多元化經濟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堅持體制創新,實現遼寧競技體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2.4.3 走出國門,走科技訓練、創新發展戰略之路
向“世界”學習,聘請國外優秀教練任教,把科技引入訓練,是當今世界競技體育競爭制勝的法寶。這種做法必定成為遼寧競技體育發展必由之路。可以說誰掌握現代科技,誰綜合運用科技能力強,誰就占據取勝的主動權,也就會成為競技體育的強者。
3.1 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布局分為優勢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較弱勢項目四類。
3.2 遼寧省女子競技體育項目具體劃分為,“三大球”、曲棍球、壘球、乒乓球、柔道等項目可以歸為優勢項目;自行車、羽毛球、舉重、田徑等可以劃為重點項目;而跳水、體操、武術、射擊、射箭等等項目較弱。
3.3 為力爭實現金牌、獎牌雙榜首,必須做到優勢項目保持優勢,重點項目增加奪金面,一般項目有所突破,劣勢項目有所起色,在新增項目上也要有亮點。
3.4 遼寧女子體育要堅持“奧運戰略”,完善三級訓練網,走科技訓練、創新發展之路,實現優勢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