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智娟
(鄭州黃河河務局 河南 鄭州 450008)
部門預算是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及其行使職能的需要,由基層預算單位編制,逐級上報、審核、匯總,經財政部門審核后提交立法機關依法批準的涵蓋部門各項收支的綜合財政計劃。近年來,我國陸續開展了包括部門預算、國庫單一賬戶和政府采購為主要內容的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通過改革,旨在建立起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相分離的預算管理新機制。自2002年國家啟動部門預算改革以來已十多年,但是就基層預算單位而言,目前仍然存在預算編制粗放、預算執行不力等現象,需要進一步強化管理。
近年來,隨著水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預算管理的作用日益凸顯,在實際執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目前許多事業單位對預算的重視不夠,認為預算的編制只是財務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缺乏其他部門的配合,而在財務部門中,許多財務人員只重視財務核算,沒有認識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從而使得預算真實性大打折扣,難以調動各部門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久而久之預算管理也就形同虛設。
當前多數的事業單位沒有設置完善的部門預算編制程序,預算編制人員的主觀理解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難以保證預算編制的統一性標準。另外預算編制時間都在一個月左右,時間太短,造成預算項目指標不能得到充分的認證,缺乏預算編制的可信程度,使預算編制在初期就不能保證質量。
許多單位的部門預算編制還停留在傳統的基數法上即“基數+增長”的方法,沒有從實際出發,從本年度單位的工作重點出發安排預算,導致預算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難以將預算分解到各部門執行,導致執行過程中常出現調整、追加預算的現象,影響預算執行必要的剛性。
許多單位缺乏預算約束的意識,預算執行中缺乏考核機制和問責機制,一些單位的預算考核機制主觀性太強,缺乏量化指標,且預算執行的考核情況沒有落實到人。導致執行中隨意更改、調整,預算成為一紙空文,缺乏強有力的約束力。
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和執行的透明度相對較低。一方面,事業單位內部缺乏預算管理的監督管理機構,對預算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另一方面,社會公眾對事業單位預算了解途徑更加缺乏,缺乏外部監督評價機制。
隨著基本支出定員定額預算的實施,大量經費的爭取還得依靠項目預算來申請。由于現實是預算單位普遍缺乏既懂財務又懂工程的復合型人才,懂工程的基本不懂財務,懂財務的又不了解工程,造成編制項目預算財務部門普遍感到預算中項目的問題特別多,應接不暇。
部門預算是事業發展計劃的綜合反映,是加強單位宏觀調控能力、改善資金使用狀況的有效手段,是涉及單位管理的各個方面、集預測與決策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實施部門預算具有以下優點:一是一個部門一本預算,歸口管理,克服了過去一年預算、預算一年、臨時預算以及多頭管錢的問題;二是預算提前編制,有利于工作提前運籌,提前安排,掌握主動;三是增加了預算管理的透明度,利于對預算執行進行監督管理。
國家推行部門預算,通過建立起一套框架體系完整、內容有機結合、運轉高效有序的國家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機制,可以實現預算管理的公開、公正、公平、透明,增強預算的宏觀調控能力,優化政府財力資源配置,提高了預算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完整性和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對于進一步規范政府理財行為,轉變財政職能,提高政府總體管理水平,實現民主理財、依法理財,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因此作為單位領導要充分認識到國家推行部門預算的這些意義,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本單位預算管理工作。
一要對涉及預算的基礎性資料、數據要弄準、弄實。特別是基本支出中人員性質問題要嚴格把握;二要嚴格項目經費的申請,正確處理好申請經費和使用經費的關系,申請經費內容、數據必須實事求是,符合實際;三要對部門預算的編制要提前運籌,爭取主動,集體參與,使編制的預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一要從各級領導做起,安排、布置工作,先問問有沒有預算,如果沒有預算能不能用自己組織的收入解決,也就是干活先問有沒有錢;二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大部門預算執行的監控力度,監控關口前移,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督、事中制約、事后審計;三要加大違規違紀的查處力度,通過核減下一年度預算等強硬措施,提高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加強預算執行監督是深化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對資金使用過程進行監督,對資金使用效益進行考核評價,是預算執行的必要延伸。
一是要制定必要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讓單位財務、監察、審計、業務主辦部門等參與到資金使用監督活動中來,對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督,做到對資金使用過程監督有制度約束,有人力保障,確保資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二是要逐步探索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特別是對項目資金使用效益,積極推進績效評價工作,做到對項目資金的使用事前有計劃、事中有監督、事后有評價,實現對資金使用全過程的追蹤問效管理,并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編制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