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峰 田希源 王曉華
(兗礦國宏化工有限公司 山東 鄒城 273512)
兗礦國宏電廠的機組為C25-8.83/2.45, 其中一抽為2.45MPa, 可供2# 高加使用; 還有一路為非調整抽氣, 壓力0.8158MPa,供1#高加使用。 從除氧器出來的主給水為132℃,過1#高加水溫到172℃,過2#高加水溫可以到215℃。 高加疏水雖有四路,但正常運行時主要回收除氧器。另外,有一路低壓蒸汽(1.1MPa)可在發電汽輪機停機后供應1#高加的用氣。
這兩臺高加的結構特點:順置立式布置,傳熱管為U 形管、雙流程,水室為大口并具有自密封結構。 高壓加熱器采用水平方向進、出給水。 水室為圓筒體結構,內部裝有二流程的分隔板,采用自密封結構,給水壓力越高,密封性能越好。 管束即進行熱交換的U 形管,分為過熱蒸汽冷卻段和蒸汽凝結段兩個傳熱區,過熱蒸汽冷卻段設有包殼,在蒸汽入口裝有不銹鋼擋汽板,以防止蒸汽直接沖刷管束。
每臺高加都有過熱蒸汽冷凝段和蒸汽凝結段二個傳熱區段,蒸汽先經過過熱蒸汽冷卻段冷卻,再進入蒸汽凝結段凝結成疏水,疏水由疏水閥控制,由壓力較高的2# 高加排入壓力較低的1# 高加,而壓力較低高加疏水,經過疏水手動閥控制排至除氧器,另外還有一路緊急放水閥緊急情況下疏水外排。 本身雖有汽液兩相流疏水器(YWK_3 型)自動調節水位,但是生產過程中經常低水位運行,需要靠疏水手動閥輔助控制疏水水位。
通過統計,兗礦國宏運行的近三年內,高加投入率相當低:1# 高加總共運行573 天,使用率52.33%,2# 高加運行30天,使用率2.74%。畢竟是化工廠,發電不是主業,發電汽輪機運行時間有限,我們暫且不考慮這個因素。 就拿全廠正常運行來說,1# 高加使用外界蒸汽,利用率也不超過60%。
在統計中, 因為系統波動需要退高加用氣有十七次,因為高加疏水管線出現漏點需退高加有六次,高加意外滿水懷疑水側有漏點而退高加兩次。
外因:化工生產不確定因素多,高加所用蒸汽量隨時變化,蒸汽量不足是使用率低的外界原因。
內因:高加疏水問題。 從以下三點分析:
1)長期低水位運行,汽液兩相流的自動功能并沒有發揮作用。
通過調查, 該廠運行高加期間大部分時間為低水位運行,水位在200mm 左右。
維持高加運行的正常水位,是保證高加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 水位過低或無水位運行,對高加的經濟安全運行造成很大危害。 當無水位運行時,蒸汽通過高加的汽側進入疏水管道,從而使部分高參數的蒸汽成了較低參數的蒸汽,降低了回熱效果,而蒸汽夾帶水珠流經管束尾部,特別對疏水冷段管束沖蝕危害甚大。 因此,應禁止長期無水位運行,盡量避免低水位運行。
2)疏水管道彎頭所受沖蝕力大。
兩相流體會嚴重沖刷疏水管道及其附件, 并產生振動,尤其對疏水管彎頭及疏水調節閥損害較大。 實踐證明,幾次疏水漏點都在彎頭處。
3)不注意啟停,溫升和溫降速率過快。
由于機組采用壓力法額定參數啟停,蒸汽系統和給水系統采用的是母管制,高加進汽源由原來的機組抽汽改為從低壓蒸氣管道接一路汽源,故高加可以不隨同機組同時啟停。 高加可以隨時啟動,負荷逐漸增加,壓力、流量及加熱器水溫是逐漸上升的,金屬的溫升可控制在較小范圍內,減少了管系與管板的溫差,可避免管系脹口松弛和管系膨脹不均而引起的漏泄。
高加啟停中水位不易控制, 一旦管系泄漏操作比較緊張。 其中重要的是溫升、溫降率的的熱應力。 根據經驗,通常以出口水溫的變化為判斷依據。 高壓加熱器建議溫升不大于3~5℃/min,溫降不大于2℃/min,把溫降限制值小于溫升值,是由于停用時,總是先停汽源,而給水仍通過加熱器,此時管壁溫度高于給水溫度,較冷的給水流經管子,使管子首先冷卻收縮,容易在管子和管板的結合面上造成破壞。 因此在運行中不僅要重視溫升速度,也不能忽視對溫降率的控制。
外因導致的蒸汽不足我們無法改變,下面是內因的一些可實施解決辦法:
1)查找汽液兩相流不能高水位運行原因,更換不靈敏配件。
汽液兩相流自調節水位控制器是基于流體力學理論和控制原理,利用汽液兩相流的流動特性設計的一種全新概念的液位控制器,屬自力式智能調節,需消耗少量的汽(約為排水量的1-2%)作為執行機構的驅動源。 信號管的作用是發送水位信號和變送調節用汽; 調節器的作用是控制出口水量,相當于自動調節系統中的執行機構。 當加熱器的水位升高時,信號管內的水位隨之上升,導致發送的調節汽量減少,因而流過調節器中兩相流的汽量減少、水量增加,加熱器的水位隨之下降。反之亦然。由此實現了加熱器水位的自動控制。
通過上面的介紹,應該首先對信號管進行檢查看是否需要更換,其次檢查調節器是否靈敏。 還有需要注意正常運行要關閉旁路閥,且旁路閥必須嚴密無內漏。 最后還要注意排大氣閥不能內漏(例如緊急放水閥)。
2)必要時在手動調節閥后加一個調節閥,該閥可以在DCS上控制,做雙重保障。 運行人員也要加強監督,一旦疏水自動調節裝置不能自動維持水位時,應切換該套系統控制正常水位。
3)加強培訓,避免啟停溫升溫降操作失誤。
4)減緩對疏水管道彎頭的沖蝕。 對現存的疏水管道特別是彎頭的沖蝕損害,可將調節閥后的管道和全部疏水管的彎頭壁加厚,做到定期檢查及時更換。
通過改進,高加使用率的上升使蒸汽熱能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同時降低蒸汽的熱能損失。 汽液兩相流疏水器和DCS調節閥雙重保護保證高加不因自身內因退出,不僅對高加意義重大,而且可以預防高加爆管事故。
[1]王仲奇,秦仁.透平機械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1.
[2]汪玉林.試論我國小功率汽輪機的發展[J].動力工程,1989(2):6.
[3]趙永民.汽輪機設備及運行[M].中國電力出版社,1983.
[4]史美堂.金屬材料及熱處理[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