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海波 張榮靜
(隆化縣林管局 河北 隆化 068150)
松材線蟲病是由線蟲引起,以松褐天牛為主要傳播媒介的松樹病害。因其具有寄主植物多、適生范圍廣、致病力強、寄主死亡速度快、治理難度大的特點,被稱為松樹的“癌癥”,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松樹病害。
松材線蟲屬墊刃目(Tylenehida),滑刃科(Aphglenchoididae),傘滑刃屬(Bursaphelenchus)。松材線蟲病在國外主要分布于日本、美國、加拿大、韓國、葡萄牙等國。松材線蟲病自1982年在我國被發現以來,到2011年已擴散蔓延至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86個縣級行政區。
松材線蟲病的自然傳播擴散途徑是松褐天牛成蟲在病樹體內羽化后攜帶大量松材線蟲,當天牛飛到健康松樹上取食補充營養或產卵時,松材線蟲通過松褐天牛造成的傷口侵入木質部,寄生在松樹樹脂道中迅速繁殖,導致薄壁細胞和上皮細胞的破壞和死亡,使植株水分輸導受阻,呼吸作用加強,樹脂分泌減少,蒸騰作用減弱直致松樹迅速枯死。松材線蟲病的自然傳播擴散因受松褐天牛飛翔能力和自然屏障限制,傳播擴散距離、范圍有限。而最危險的傳播途徑是人為活動造成的,即帶有松材線蟲和松褐天牛的松材及其加工制品(含包裝材料)通過運輸工具的調運而擴散,這種途徑不受自然屏障限制,傳播速度快,距離遠,我國松材線蟲病呈現多點、跳躍式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松材線蟲病發生區的病木及制品人為調運而引起。
松材線蟲的寄主種類均為針葉樹,其中以松屬樹種為主,非松屬樹種很少。據國內外資料記載,自然條件下感病的松屬樹種有36種,其中我國有9種:日本赤松、日本黑松、馬尾松、白皮松、海岸松、火炬松、黃松、濕地松、硫球松;非松屬樹種有8種:香脂冷杉、歐洲云杉、加拿大云杉、北美云杉、歐洲落葉松、美加落葉松、雪松、大西洋雪松。
受松材線蟲侵染后,植株迅速枯死是松材線蟲病的重要特點。被松材線蟲侵染后,整個植株失水,蒸騰作用降低,同時樹脂分泌急劇減少、停止。表現出針葉失去光澤,經過短時間灰綠、黃綠的過程迅速變為黃褐色,乃至紅褐色,同時陸續從局部波及整個植株,最后整個植株枯萎、死亡。針葉當年不脫落。被松材線蟲侵染后的植株木質部往往由于蘭變菌的存在而呈現蘭灰色。
一般從出現外部癥狀至死亡約1-1.5個月。病株在顯示外部癥狀之前9-14天,流脂量就顯著下降到微量或根本無流脂。病害多在7、8、9月份流行。大多數病株當年死亡,少數翌年死亡。
病害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1.外觀正常,樹脂分泌減少,蒸騰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見媒介昆蟲啃食樹皮的痕跡;2.針葉開始變色,樹脂分泌停止,除可見媒介昆蟲補充營養的痕跡外,往往可在樹干或粗枝上發現產卵刻槽,以及其它甲蟲侵害的痕跡;3.大部分針葉變為黃褐色,植株開始萎蔫。通常可以觀察到媒介昆蟲及其它甲蟲的蛀屑;4.針葉全部變為黃褐至紅褐色,整株干枯死亡。此時植株一般有許多次期害蟲棲居。
病害的流行有賴于大量的感病寄主、高密度的媒介昆蟲,以及松材線蟲生長繁殖所需要的環境條件,而其中最基本的因素還是溫度條件。一般在年平均溫度高于14℃的地區,松材線蟲病可普遍發生并嚴重危害。在年平均溫度為10-14℃的地區,松材線蟲病也能發生。除此,氣候干燥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干燥能加快病樹死亡速度和病樹死亡率。
松材線蟲發病率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病害發生較多的是在海拔400M左右的地方。但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方也發現了松材線蟲,說明松材線蟲病有漸漸向寒冷地區發展的趨勢。
3.1.1 普查范圍
本行政區轄內的所有松林。重點是與疫區毗鄰地帶、交通沿線、港口、風景區、松木制品生產和使用單位、建筑工地、倉庫、駐軍營房、城鎮、木材集散地、移動通訊站、電視發射臺、高壓線塔、電纜線路、光纜線路及高壓線路等地區附近的松林。
3.1.2 普查內容
非疫情發生區查清發現枯死松樹分布地點、樹種、面積、枯死株數、松褐天牛危害情況,繪制松樹枯死情況分布圖表(縣級到小班)。
3.1.3 普查時間
一般地區每年8-10月份普查1次。重點區域除在秋季開展普查外,在春季3-4月份還應開展1次疫情普查工作。
3.1.4 普查方法
(1)踏查。根據當地松林分布的特點,設計出便于觀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線;沿踏查路線用目測方法或借用望遠鏡查找有無當年枯死樹,或出現針葉變色的松樹,選擇取樣對象。
(2)詳查。根據踏查結果,對可疑發病林分進一步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進行分離鑒定,確定是否發生疫情。
3.2.1 定期巡查監測
尚未發生松材線蟲病地區,以縣(市、區)為單位,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每月對重點地區的附近松林進行巡查,凡發現松樹有感病癥狀,立即取樣分離鑒定,確定是否有松材線蟲。
3.2.2 定點監測
誘捕器監測,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林間設置誘捕器誘捕松褐天牛活體進行監測。每個誘捕器之間距離為100米,誘捕器下端距地面1.5米左右。將誘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蟲活體送交上級鑒定是否攜帶松材線蟲。一旦發現松褐天牛攜帶松材線蟲,則在誘捕點周圍100米范圍內對枯死松樹和瀕死松樹進行取樣分離鑒定,確定疫情發生地點。
3.3.1 疫情確認
新發現疫情的省(區、市),疫情鑒定以國家及權威機構鑒定結論為準,由國家林業局最后確認。新發現疫情的縣級行政區,疫情鑒定以省級以上森防部門或國家林業局認可的專家鑒定結論為準,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最后確認。
3.3.2 疫情報告
在疫情監測中,一旦經技術鑒定證實新發現松材線蟲病,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應在一周內逐級將發生地點、發現日期、林分狀況、發病面積、病死樹數量等報告國家林業局和當地人民政府。
3.3.3 疫情公布
國家林業局每年正式以公告或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公布松材線蟲病疫情信息。
3.4.1 嚴格按照國家林業局有關規定,做好對轄區內生產、使用、經營松木及其制品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全面登記工作,建立《生產使用經營松木單位和個人檔案》,并建立廠家報告制度。
3.4.2 要經常性地對轄區內松苗繁育基地、加工、使用、經營松木的單位進行檢疫檢查,嚴厲查處非法加工、利用、經營疫情發生區松材及其制品的行為。
3.4.3 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需要調入松木包裝材料的,調入單位或個人應向當地有關植物檢疫機構申報,同時向調出方森防檢疫機構提出《檢疫要求書》。
3.4.4 植物檢疫檢查站要加大對運輸松科植物及產品、包裝物的檢查力度,如發現途經貨物的松木包裝材料未達到標準要求的,應當依法予以扣留,并通知所在有關植物檢疫機構處理。可采用的處理措施有:除害處理、改變用途、退運處理、銷毀等。處理費用及其損失由責任人承擔。
[1]苗振旺,周維民,李遠鵬.油松常見病害防治[J].山東林業科技,2002(5).
[2]曹維新,杜志明,等.用材林病蟲害防治[M].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
[3]劉德清,李玉書.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J].河北林業科技,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