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四川財經職業學院藝體部 四川 成都 610101)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綜合性發展態勢。面對市場的需求,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除了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技能外,還應具有優雅的職業形體氣質、禮儀形象、得體的舉止、健康的體魄,以此來展示良好的職業形象。形體訓練課應運而生。它順應了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質量、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順應了現代企業和用人單位對從業者形象高要求的需要;提升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和自信心。
形體是指人體結構的外在表現。[1]包括體態和體型。體態主要是指身體各部位所表現出的外形姿態,良好的形態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體型主要是指整個身體的形狀,即整個身體從頭到腳各部位之間的比例以及各肌肉群曲線的大小。形體訓練是結合人體生理結構和美學原理,在音樂的伴奏下,以芭蕾、舞蹈、藝術體操等基本功訓練為基本內容,主要針對人體體態、體型進行專門性練習的一種身體練習方式。通過持續的鍛煉,培養鍛煉者正確的身體姿態,塑造優美的體型,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可塑性,增強鍛煉者形體表現力和體質狀況。高職院校通過開設形體訓練必修或選修課程,對完善學生體型,糾正不良身體姿態,培養學生良好職業氣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為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就業和終身體育鍛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形體訓練是一門運動科學,在生理學分類中,它的肌肉特點偏重于等長收縮。根據大學生生理發展特點,經常進行這種靜力性活動和控制能力的練習,有益于肌肉、骨骼、關節的勻稱和諧發展。重復性、周期性的練習方式,可增強運動系統的功能,促進內臟器官、心血管系統機能的提高,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靈活性、耐力素質等指標。同時,改善練習者體脂情況,使體型纖細苗條,肌肉有彈性,線條更加清晰流暢,從而塑造健康、美麗的體魄。
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化高等教育模式,指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結合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就業趨勢,傳授與其專業所需的特殊體育技能知識尤為重要。形體訓練課程對準職業人的開設,滿足了學生職業化道路發展的需要。形體訓練課程對男、女生形體課教學內容的選擇都考慮到男、女生的氣質特點和要求。教學內容的確定都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形態和舉止為基準。比如身體控制的練習,強調站、立、坐和行的基本姿態,優雅的舉止風范,展現高尚的氣質風度。塑造市場所需的良好個人形象和內在涵養,提高職業素質。
形體訓練過程是一種美的教育過程,藝術性的表現,一方面在于它是在音樂的配合下,運用肢體語言抒發內心情感,給人以健康美的展示;另一方面在于形體訓練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
形體訓練不論是單個動作還是組合練習,都要求肢體協調、動作舒展,身體姿態控制,造型美觀大方。每個動作組合都和不同風格的音樂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和音樂的表現力以及形體表達能力。通過優美的動作給人以藝術享受,同時增強練習者的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使人們產生蓬勃向上、追求美好未來的健康情趣。
形體訓練是進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以美的音樂、美的儀表、美的動作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引導學生注重自我美的塑造。培養學生美的意識,提高審美能力,使其養成注重形體美的習慣。教會學生怎樣去欣賞美、表現美。提高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高尚的審美觀。使她們能夠辨別和抵御各種錯誤的審美趣味和不健康的形體美觀的影響和干擾。[2]
形體訓練功能形式具有多樣性,能極大滿足學生不同的練習目的。根據人體解剖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等學科理論指導,形體訓練能用來強身健體,塑造健美的體型;能培養學生高雅氣質,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和品味;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能矯正不良身體體形、體態,改善不良身體結構,如O型腿、溜肩、駝背等,進行專門性的練習;能滿足體弱多病或有先天性疾病的學生小負荷運動量的需求;能適合肥胖的學生進行減脂塑形的練習;能適合較瘦弱的學生發達肌肉,豐膄健美。
形體訓練大多為徒手,輔以把桿、墊上練習。在課堂上,教師多以講授練習方法和練習要求,課余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安排鍛煉時間,練習不受場地、器材、時間的限制,可多人進行,也可單人。學生可以自己制定鍛煉計劃,合理的安排練習時間,不間斷的進行科學訓練,滿足個人訓練需要。
高職院校教學主管部門應注視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發展。形成以專業發展為核心,以“外塑形象,內塑涵養”為指導思想,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意識。以形體訓練、職業禮儀的訓練為載體,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形體表演、職業禮儀實踐活動,形成職業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模式,實現講禮儀、重形體、展現美的共同目標,烘托職業素養教育氛圍,展現高職學院藝術文化氣息。
形體訓練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知識,滿足不足學生需求。探索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加強同事之間的交流,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另外,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遵循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自覺鍛煉,終身體育的意識。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利用,組織學生觀看錄像或親臨觀摩比賽演出,使他們更直觀、更深入的體會形體訓練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真切的鍛煉效果,以便以良好的職業形象走向社會。
[1]楊斌.形體訓練綱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2]尹子燕,關毅.高校女生開展形體訓練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