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軍
(惠州市工程技術學校 廣東 惠州 516000)
對汽修專業的學生而言實踐極為重要,但是任何一個高校也不可能配備所有車型及其所有部件。這就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如何才能讓學生在校期間精通各種車型各種部件的維修技能呢?不能不說校企合作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高新技術廣泛用于汽車業,尤其是電子技術,在汽車的零部件中,電子產品越來越多。這些電子產品的應用提高了汽車的整體性、舒適性、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等性能。機電一體化已經成了汽車業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汽車產品的高科技化已經蔚然成風了。
計算機、電子、激光、數字顯示等先進的維修設備相繼引入汽車業,已經成為維修汽車必備的工具,高校的學生們一定要在畢業前熟練掌握這些基本維修技能。
汽車業的繁榮發展導致各種車型紛紛閃亮登場,任何一家汽車維修企業也不可能同時為所有的車型服務,因此,汽車維修企業逐漸形成了服務專業化:即專門針對某一車型或某一汽車廠家。這樣的專業化發展的好處是降低存貨量、減少雇傭人數、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維修質量。
專業化發展的汽修業反過來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高校培養出優質人才也提出了更難的課題。汽修業要求的人才是熟練掌握各種先進設備,熟悉各種先進電子設備的維修,熟悉計算機的專業維修方法等。
校企合作已逐漸成為高校的一種培養優質人才的重要方法。校企合作的好處是雙方受益。一方面,高校滿足了對學生們的專業技能的實踐的需要。另一方面,企業也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人手短缺的不便。同時高校的先進的理論又可以或多或少的指導企業的維修實踐。這是一種雙盈的模式,也是培養實踐型人才的必經之路,在現實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國各高校中開展的較晚,因此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校企合作不夠緊密,校企合作不夠深入,校企合作不夠默契等等。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發展,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3.1.1 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需不斷改革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還剛剛建立,相關的課程體系及課程群也是剛剛建立,企業與高校的接觸也剛剛開始,因此在嘗試階段雙方的思想與機制尚需進一步改革。
3.1.2 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急需加強
校企合作、項目教學都剛剛開展,高校的教師隊伍也和學生、企業一樣還需要假以時日適應這種模式,教師的自身水平也有待進一步的加強提高。尤其是教育、教學理念,專業技術能力、實踐能力等。
3.1.3 實訓基地建設需進一步提升
針對高校學生眾多,高校應與更多的企業對接,進一步拓展實驗基地的范圍,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投身到廣泛的社會實踐及項目教學法中來。高校也應該在校內大力建設產學研基地,加速產學研的融合,以人才的優勢促進高校的發展。
3.1.4 專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能力需不斷提高
任何專業的學生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回歸社會、服務社會。因此高校的培養應該把人才建設的重心放在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上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專業技能、適應社會生產力的能力。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也是職業教育中存在問題的縮影。因此,需要站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全局高度,從分析具體問題入手,尋找深層原因。
3.2.1 對校企合作的認識不足
校企雙方對合作中各自的利益,著眼點更多集中在眼前的短期利益,缺乏長遠眼光。不少企業也存在短期行為,把校企合作作為解決用工困難的手段,缺乏長期參與的動力。
3.2.2 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不高
在實際執行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如參與企業沒有得到必要的成本補償,也沒有提高社會聲譽的表彰。同時,企業對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和社會第三方的協調服務也有較高的期望,而現實情況存在明顯差距。
3.2.3 中職學校服務企業的能力不強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校企合作,是一種互利共贏的平等合作。任何一方的實力太弱,就使雙方的平等地位失衡,合作也就難以為繼。就企業來講,推行訂單培養的要素。
組建汽運與維修專委主要職責是:探索以企業崗位對接的課程體系,根據合作企業需要,研究訂單培養方案及實施辦法;以推進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構建“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雙方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創新“校企一體、共生共榮”的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
4.2.1 構建校企通力合作的利益機制
首先,學校要把企業作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體,竭力維護企業的利益和形象;其次,實行彈性學制,根據企業用人需要適時調整實踐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去企業頂崗實習,解決企業人力資源緊張的燃眉之急。
4.2.2 構建校企深層次合作的激勵機制
首先,校企雙方相互兼職。行業專家可兼任學校專業建設指導專家,以發放聘書的方式明確行業專家在校的身份并享受相應待遇;專業教師可在企業的相關部門兼任職務,接受企業管理,享受企業同崗位人員的同等待遇。其次,校企共建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校企雙方共出人力資源進行共同管理,按投資入股的比例合理分配經營成果,確保雙方既得利益。
4.2.3 構建校企健康合作的約束機制
校企雙方要健康合作就必須構建約束機制,明確規定雙方的責、權、利。
4.2.4 構建校企長期合作的情感機制
首先,構建校企信息的交流平臺,隨時發布校方動態、關注企業的需求;其次,通過走訪、慰問、聯歡的方式讓企業員工感受到校方的溫暖。
職業技術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之一,職業教育因其教育和職業雙重屬性需要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
[1]陳波涌.半工半讀職業教育思朝:上、下[J].職教論壇,2004(31).
[2]石偉平.比較職業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李敏秀.高職汽修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的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8).
[4]王成波.中職汽修專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3).
[5]王蘭群.汽車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J].黃石高等??茖W校學報,2004(1).
[6]陳劍熙.論實訓課教學目標的實現[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