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鈺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課程內容:Word圖文排版——電子報設計
所屬學科:計算機基礎
課程學時:4學時
教學對象:非計算機專業中職學生
《計算機基礎》是我校各專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是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入門課程。要求能夠熟練運用Word完成各種辦公任務,在學習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后掌握計算機的初步使用。
Word圖文排版是是Word的特色功能之一,也是排版部分的一個綜合內容。教材只是簡單介紹了插入圖片、文本框、藝術字和設置相應格式的方法,并沒有給出將知識具體應用到生活實踐中的例子。我認為這樣只會導致學生進行簡單的模仿,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沒有益處。因此,對于這個知識點,我采用任務驅動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將知識點融入到具體的應用實例中,以培養學生應用Word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主。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Word排版知識,已經能夠熟練利用Word進行圖文排版,對Word的學習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學生缺乏系統的練習,對如何將知識和實際應用聯系起來缺乏經驗。
1)初中階段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
2)部分學生課外知識貧乏。
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協作能力的培養;
2)人文素養的提高。
1)掌握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方法;
2)掌握藝術字、文本框、圖片格式的設置方法;
3)能綜合運用圖片、藝術字、文本框等解決實際問題。
1)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方法;
2)藝術字、文本框、圖片格式的設置方法。
能綜合運Word圖文排版知識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任務驅動、分層教學、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提高學生搜集、整合、分析、運用信息的能力;
4)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知識。
1)問題及問題情境的設計
問題描述:Word電子報設計
問題情境簡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使用Word軟件設計一份電子報。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學校的熱愛
難度:高
2)學習資源的準備
資源類型:課件、各類報紙、圖片、作業范本、網站資料、評價量化表
資源內容簡要描述:
(1)課件是專門為學生設計的,內容包含了學習方面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網站的資料主要是為了給學生一個示范,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找出更多相關的內容以作為學習上的參考及創作的素材;
(3)讓學生自評、互評,提高鑒賞能力。
3)學生分組
按照異質分組的原則,參與指導小組的劃分(6人一組):
(1)組長由成績好、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學生擔任;
(2)各小組均有一名Word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
(3)各小組均有成績優秀、中等和較差的學生;
(4)各小組成員包含男女生。
第一環節——引(約10分鐘)
教師活動:
1)展示普通報紙和電子小報。
2)問題設計:(1)同學們課余喜歡讀哪些報刊雜志?(2)到書報亭購買報紙時,什么樣的報紙最能吸引你的注意?(3)想不想自己設計Word電子報呢?(4)普通報紙和電子小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5)電子報的組成要素。
學生活動:
通過對比,認真思考回答,大膽總結出構成小報的五大要素。設計意圖:
1)呈現新知識;
2)學習新知識;
3)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一環節——學(約80分鐘)
教師活動:
1)創設職場模擬情境: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現代職業人的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人們精神上容易產生巨大壓力,有可能導致各種身心疾病的發生。
華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號召公司員工張弛有度,合理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堅持體育鍛煉。總經理要求企劃部門設計一張小報張貼在宣傳欄來普及職業健康知識。
2)問題設計:
你了解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容易產生哪些健康問題嗎?
學生活動:
1)進入職場模擬情境;
2)認真思考并回答問題;
3)對社會關注的熱點——職業健康問題加深了解。
設計意圖:
1)以問題引導法,吸引學生注意力;
2)初步形成職業健康的意識。
第三環節——拓(約70分鐘)
教師活動:
1)通過對比了解小報評價的標準,引出教學難點;
2)補充知識:版面設計原則和色彩搭配原則;
3)引入新案例——設計保護環境小報,提出要求;
4)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5)指導小組進行作品展示。
學生活動:
1)認真對比,思考并大膽總結得到評價小報的標準;
2)認真聽講,了解新知;提問、思考;
3)根據要求進行小組討論探究;
4)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職業崗位;
5)合作學習,討論探究,突破難點;
6)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
1)通過對比進行探究,引出難點;
2)讓學生在拓展練習中有據可依,大膽設計,學生審美素養;
3)給學生相對寬松的要求,讓他們遵循原則大膽設計;
4)體驗工作需要,獲得工作經驗,進行探究學習;
5)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展示自己。
第四環節——評(約20分鐘)
教師活動:
1)總結本節課要點;
2)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3)通過反饋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傾聽學生的聲音;
4)充分挖掘小組之間的競爭機制,鼓勵學生大膽評價。
學生活動:
1)填寫學習情況反饋表,一方面對自己的案例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另一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提出良好的建議;
2)小組互評。
設計意圖:
讓課堂在互動中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在互動中深化知識的學習。
思得:我通過認真分析學生和教材,合理增設案例、創設情境和設計問題,重組教學內容。學生能夠自主構建小報學習的知識模型,學習能力和審美素養得到顯著提升。
思失: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活動,不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同學;在學生作品展示環節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積極性,留給學生展示的時間稍顯不夠。
思改: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盡量給學生留白,促使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力爭達到全員參與完成教學任務。在課余時間,我準備專設一次或幾次學生作品展示活動,請學生互相點評,共同提高。
[1]范開元.網絡環境下高師《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D].吉林大學,2006.
[2]楊貴.基于項目學習的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設計[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3]陳敏.混合學習理論在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4]劉振華.高校《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