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兵
(中國水電十五局第三工程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68)
老撾南俄5 水電站引水隧洞為Ⅲ級建筑物,設計水流速3.104m/s,引水隧洞全長8756.826m,隧洞開挖為馬蹄形斷面洞徑5.5m,襯砌型式為A、B、C、DA、E、F 六種斷面,其中:C 型斷面為鋼襯(板厚18mm、內徑3.8m、回填混凝土70cm),襯砌長度為1283 米;DA 型斷面為錨噴和混凝土鋪底,襯砌長度為4202 米;A、B、E、F 斷面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內徑4.2m, 澆筑混凝土50cm), 鋼筋保護層厚度5cm, 混凝土標號為C25W6,全斷面混凝土襯砌總長度達到3271m。
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罐車運輸方案,針梁鋼模臺車和鋼拱架、鋼模板施工工藝,混凝土泵入倉,附著式振搗器和軟軸插入式振搗器。
樁號T8+676.8~8+688.8m 為引水隧洞首倉混凝土澆筑段,混凝土澆筑量150m3左右,2010 年10 月28 日8:00 時開盤至10 月30 日10:00澆筑結束,歷時50 小時,期間發生了5 次不同程度的泵管堵塞現象,11月2 日晚上脫模以后,發現該襯砌段局部表面有露筋、麻面等缺陷。整個隧洞開始澆筑混凝土到2012 年9 月25 日襯砌結束,歷時23 個月,襯砌長度達2760 米(樁號T8+244.8~T8+676.8 和T5+132~T7+457),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質量缺陷,如麻面、露筋、蜂窩、錯臺及表面不平整等現象,經統計需要按照缺陷處理的部位總計達到38 處。
1.4.1 施工原因
混凝土入倉連續性差,倉面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塌落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是造成局部麻面和露筋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該部位混凝土振搗不及時、不到位。
1.4.2 設計因素
引水隧洞B 型襯砌斷面,鋼筋密度過小,設計環向鋼筋凈間距為92mm,兩層鋼筋層距384mm。 有限的空間,施工人員不能進入倉面進行平倉和振搗,鋼筋過密也容易使混凝土骨料架空,插入式振搗器被卡現象容易發生。 給施工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引水隧洞混凝土襯砌已經形成的質量缺陷情況統計如下:
2.1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漿粗糙或有小凹坑、氣泡現象
其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不光滑,有硬水泥漿垢未清除干凈;脫模劑涂抹不均;模板補縫不嚴密而漏漿;混凝土振搗不充分,氣泡未排出。
2.2 露筋是混凝土表面有鋼筋露出
其主要原因是:鋼筋的墊塊移位或漏放;振搗棒或泵管等設備損壞了鋼筋;骨料粒徑偏大,振搗不充分,混凝土于鋼筋處架空造成鋼筋與模板間無混凝土。
2.3 蜂窩是混凝土結構中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無砂漿,骨料間形成蜂窩狀的孔穴
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與砂漿分離;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邊骨料集中而砂漿少,未作好平倉;模板破損,漏漿嚴重;振搗不充分,未達到返漿的程度。
2.4 空洞是混凝土結構中空,局部沒有混凝土
其主要原因是:振搗不充分或未振搗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別是在倉面的邊角和拉模筋、架立筋較多的部位容易發生;膨脹螺栓孔、接安螺栓孔、模板定位錐孔和預埋灌漿孔等;混凝土中包有泥土。
2.5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表面缺陷包括:建筑物輪廓線誤差;凹凸度超過設計值;橫向接縫或模板接縫的錯臺。
表面不平整處理:根據平整度控制標準,對升坎高度超過驗收標準要求時,先以風鎬、手鐟鑿除,預留0.5~1.0cm 保護層,再用手持電動砂輪研磨平整;對于鑿除超過標準的凹坑,不得用錘擊、斧砍,只能用砂輪磨平。
露筋、蜂窩、麻面處理:露筋和數量集中超過驗收規定的蜂窩、麻面,先進行鑿除,再將填補面清洗干凈,保持表面濕潤而不積水,涂刷相應的水泥漿,然后將拌好的水泥砂漿抹上,填補后壓實抹平。補好的表面應與結構表面平齊光潔,不能出現突變;對于超標準的氣泡,先鑿成不小于2cm 的坑,再用水泥砂漿填補;對于蜂窩、麻面缺陷的處理原則是“多磨少補,寧磨不鑿”,盡量不損壞建筑物表面的完整性,以保工程質量。
空洞處理,先將缺陷部位鑿成規則形狀,立模用修補的混凝土進行回填。修復時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實的混凝土并保證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將表面清洗干凈并保持濕潤而不能積水,涂刷相應的水泥漿,再用修補混凝土回填, 回填部分必須與老混凝土結合好并保證密實,對突出于結構外表面的部分應鑿掉和磨平; 當修補面積大于1m2 或修補深度大于8~10cm 時,為確保修補材料與基材粘結牢靠,可考慮打插筋(錨固筋)或加焊層面鋼筋網。
4.1.1 干硬性預縮砂漿
即普通水泥砂漿拌好后,碼堆存放預縮0.5~1.5h,使其體積預先收縮一部分,以減少修補以后的體積收縮,避免與基材脫開;又因水灰比小,故強度較高。預縮砂漿的配合比按:水:水泥:砂=(0.28~0.32):1:(2.0~2.5)。
4.1.2 預縮混凝土
當修補厚度大于8cm 時,除表層4cm 外,內部填補預縮混凝土,即在砂漿中均勻加入適量的0.5~2.0cm 小石子。
4.1.3 材料配合比拌制預縮砂漿的水泥必須新鮮、無結塊。 砂子需要篩去1.6mm 以上的粗砂和0.15mm 以下的細砂,細度模數控制在1.8~2.0 之間。
填補前,先對基面鑿毛,清污、沖洗、濕潤,使其處于飽和面干狀態,接著,刷一道水灰比為0.4~0.45 的濃水泥漿做黏結劑,再分層填補預縮砂漿。每層厚4~5cm 用木棒或木錘搗實,直至泛漿。各修補層間,用竹刷或鋼刷刷毛,以利結合。 當修補大于厚度8cm 時,除表層4cm以外,內部應填補預縮混凝土,修補完以后,用草袋(或麻袋)覆蓋保溫、保濕。
縮砂漿砂的材料及配合比由試驗室根據現場情況試驗確定,現場施工人員按照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將砂與水泥混合, 反復攪拌3~4次,使之均勻混合,再加水翻拌3~4 次。 拌出的砂漿以手握成團、手上有濕痕而無水膜為宜。 拌好的砂漿歸堆存放0.5~1.0h 進行預縮,用塑料布遮蓋,防止水分蒸發。
預縮砂漿修補的原混凝土基面進行鑿毛處理,清除已鑿松裂的混凝土等殘留物、邊緣最小深度大于2.0 cm,并沖刷干凈。 修補面保持濕潤,但不能形成水膜或殘存積水。 修補時在修補基面涂一層厚約1 mm,水灰比為0.4~0.45 的水泥漿,分30~50 mm 層厚填入預縮砂漿。 用木錘拍打搗實至表面出現少量漿液為止,層間用鋼絲刷或竹刷刷毛,逐層連續作業直至修補工作完成。 修補外露面用鐵抹反復壓實抹光,并與原混凝土接頭平順密實。 拌制好的預縮砂漿控制2 h 內使用完畢。修補完成后4~8h 內有專人養護,保濕養護7d。養護期滿后對修補部位進行磨光處理。
提高安裝鋼筋放樣精度,保證架立鋼筋布設的準確性,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控制鋼筋安裝質量;僅靠預埋灌漿鋼管控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還不夠, 現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架立鋼筋和主筋上電焊鋼筋頭,鋼筋頭伸入保護層4cm 左右,用來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
針梁鋼模臺車進入鋼筋籠以前,必須將面板清理干凈,涂刷脫模機,并防止二次污染;充分利用針梁臺車的窗口和溢流管進行混凝土入倉,保證倉面混凝土均勻上升;必須合理的利用針梁臺車附著式振搗器,既要及時開啟附著式振搗器,把砂漿提至混凝土表面,排出面板上的氣泡。又要防止過振使已經凝固的混凝土表面流入新的漿液現象發生。
老撾南俄5 隧洞混凝土襯砌工程, 對出現的混凝土質量缺陷,按照上述修補施工技術,混凝土表面和內在質量均達到設計要求,得到了現場監理和業主的認可, 為同類工程的混凝土澆筑提供了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