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安斌
(新疆伊犁犁能煤炭有限公司 新疆 伊寧 835000)
我國能源資源稀缺,且存在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 目前煤炭仍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在我國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中分別占77%和70%。 然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剩余人均可采儲量僅為134 噸;煤炭開采浪費嚴重,平均回采率低至30%左右。 煤炭消費的高速增長帶來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高居世界首位;同時煤炭又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為積極響應“十二五”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必須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高效循環利用煤炭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循環經濟的核心是“循環”, 以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為目標,從對自然資源適度合理開發, 到再生產加工過程中利用先進生產技術將其加工成為環境友好產品, 進而在流通和消費領域中引領理性消費需求,最后再實現資源回用的反復循環過程。 因此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公益性,它需要政府、企業和普通民眾的共同努力。 對此,政府必須要建立一種新的制度,利用各種政策來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而目前我國的煤炭稅收政策在資源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還存在不足,故從循環經濟視角對煤炭行業稅收政策進行研究是必要的。
以國內某大型煤炭企業為例, 從2001 年該煤炭企業的稅費總額1.5 億元,到2010 年達到15 億元,稅費絕對值10 年翻了10 倍,剔除產能提升、煤價上升因素,企業的整體稅費負擔也上升了30%左右。2010 年,全國煤炭行業平均稅負為14.15%。而據《投資者報》計算并公布,2010 年中國上市公司的綜合稅負為6.36%,10 年來的平均稅負僅為5.31%, 煤炭企業的稅負竟是這些一流企業綜合稅負的2 倍以上。與此同時,煤炭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實施資本運作,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職工生活質量等的轉型發展,都離不開企業的利潤支持。利稅比例不適當將嚴重束縛煤炭企業的發展。
2009 年1 月1 日我國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 煤炭產品增值稅稅率由原來的13%恢復到17%。 雖然增值稅由生產型改為消費型,但對正常生產的礦井來說,其購進的設備進項稅遠遠抵消不了4 個百分點的稅率增幅,煤炭增值稅抵扣范圍太窄(井下建筑物巷道等投入大都不能抵扣)、轉型不到位,致使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的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企業承受較高的增值稅負擔,增加發展循環經濟的成本,影響企業購進和使用環保設備的積極性。 當前增值稅半收半減、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只集中于新型墻體材料、 生產電力和水泥等幾個方面,僅涉及油母頁巖、煤矸石、爐渣、粉煤灰等幾項,很多符合發展循環經濟要求的產品和活動沒有涉及其中。
目前,國家的資源稅改革已全面展開,新疆原油天然氣資源稅費改革于2010 年6 月1 日起已實施, 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由此可見,煤炭企業的資源稅改革也是箭在弦上。 根據財政部資源稅改革擴大征收范圍、改革計征方式、提高稅負水平和統籌稅費關系四個方面的內容,煤炭資源稅改革必將進一步加大煤炭企業的稅收負擔。
此外,按價計征資源稅并未考慮煤炭企業的行業特殊性。 我國各地區煤炭資源的開采條件和開采成本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西北地區,基本是地表開采,還有一些是露天開采,而中原地區則多是深井開采,深部開采地質結構極其復雜,水、火、瓦斯、頂板、地壓等威脅重重。 而市場是不看這些的, 企業生產出來的煤炭, 無論經過怎樣的程序,投入多少成本,它只會按質論價。 這樣,對煤炭賦存深、地質構造復雜的煤炭企業來說,只按價計征資源稅就是不公平的,同時還可能造成采富棄貧、采肥丟瘦等資源浪費現象。
我國的稅收優惠多為企業所得稅的抵扣減免,且主要集中在煤氣層抽采。 但由于改造的先進技術有助于煤炭循環利用和降低環境污染,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抵扣和減免優惠。 例如對技術改造中使用的國內外設備,均應抵扣企業所得稅。 除我國西部地區煤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外,對其他地區煤炭回采率高、環保措施較好的煤炭企業也應減按15%稅率征稅。另外由于發展煤炭行業循環經濟對設備和技術的要求高、投入成本大,從投資到盈利需要的時間長,為了讓企業更好地發展,應適當延長減免稅時間。
為了更好地實行環保投資支出稅前扣除的優惠,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對其投資實行稅后抵免政策, 對改進煤炭利用效率的設施及污染防治設備,提高其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的比例,加大對發展循環經濟企業無形資產攤銷、固定資產折舊的扶持力度,增加稅收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從而鼓勵企業不斷增加對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投入。
擴大煤炭企業增值稅抵扣范圍,將煤炭企業相關資源價款、建井成本、土地的征遷費用等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比例納入煤炭企業進項稅抵扣,完善煤炭產品增值稅抵扣鏈條。同時,根據煤炭行業實際的增值稅稅負水平,適當降低煤炭產品增值稅稅率。 因為增值稅占煤炭企業整體稅費的比重較大,所以將煤炭增值稅稅負降下來,也就遏制住了煤炭企業不斷攀升的整體稅負,也使煤炭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向綠色環保設備和開發新技術。另外,除了以舍棄物油母頁巖、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等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 減半征收政策外,對環境有害的材料加以綜合利用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同樣適用該政策。采用科學采礦技術達到綠色高效開采目標的煤炭企業也可實行增值稅優惠退稅或抵減。
我國的資源稅是一種級差資源稅,通過調節資源級差收入,促進公平競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環境。 但從煤炭的不可再生性、有限性及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來看,目前的煤炭資源稅政策對環保的貢獻不大。 地方稅務應根據煤炭資源的自然賦存、地質條件和開采條件及對環境的影響程度確定不同的稅額。對開采薄煤層、開采深度大、資源枯竭挖潛、開采整裝煤田邊角資源等類型的礦井,應采取免稅、減稅等措施,以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而對回采率低、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嚴重的煤炭企業,應該按高稅額征收。另外,要加快推進“費改稅”的進程,取消與資源稅性質相同或相近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礦井生態恢復治理保證金、價格調節基金等。
煤炭資源開采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不容忽視,煤炭的開采、洗選、加工、儲藏、運輸、使用等行為對環境均有負面影響。 國外已有征環保稅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借鑒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環境稅。 環境稅可設大氣污染稅、水污染稅和排污稅等子稅目。 我們目前雖實行征收排污費,但不具有強制性,地方可能會出于維護地區利益而放棄征收,隨意性較大,因此可將其改為排污稅,進行強制征稅。 若征收環境稅,可采用從量計征的方法,按煤炭儲量計征。 面對我國各地的環境污染狀況和治理水平千差萬別的實際情況,制定環境稅時應賦予地方政府適當的立法權。環境稅應專款專用,專門用于支持環保事業的發展,并由專門的監督機構進行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