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慧 張繼清
(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工會組織是國有企聯系黨政與群眾的橋梁,是經濟建設中的階級代表和主力軍。 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力度的加大,其內部格局也出現了大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隊伍結構的大幅度調整,給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 在新形勢下,如何有效開展和運作工會工作,履行工會職責,是各個國有企業單位工會干部都必須深刻探討的議題。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使企業的文化、組織、技術等工作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 當前社會已經處于知識經濟的信息化時代,在文化觀念上也呈現多元式的思想基礎。然而許多國有企業工會對當前社會形勢了解不夠,不能適應群體多樣化的人文環境,缺乏對宏觀經濟大局的操控手段,工會的工作模式及方法還停留在傳統階段,理論思維滯后,活動形式陳舊,無法傾訴職工內心真正的需求。
在企業機構改革中,一些企業黨政領導對工會工作人存有“可有可無”的偏見,工會干部多由行政干部代理或交叉任職,他們往往不能以純粹的身份代表職工利益,或者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會工作中。 隊伍的混亂造成了職能的缺失,在權益維護、待遇爭取、勞資糾紛等與工人利益密切相關的活動中, 工會實際很少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喪失了群眾威信,使組織機構形同虛設。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職工的成份相對簡單,職工的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經濟收入差距很小,工會工作對象能夠涵蓋整個職工隊伍。 現代企業結構導致了員工隊伍的分流,新型所有制形式帶來了分配制度改革,過去國有企業中單一化的職工階級逐漸分層,出現了不同的經濟群體,員工與企業所訂立的勞動關系不再一成不變,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有了明顯的差距。這些不同的職工群體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自身需求不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盡相同。
企業分配制度的改革的大環境下,過去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已被徹底打破,職工就業狀態與勞資關系日趨復雜。 現在企業實行的是年薪制、股權制以及職工的崗薪制,同時資本、技術等要素進入收入分配體系,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和工資檔次呈現出多樣化。管理干部、科研人員、 基層工人等各階層之間都存在著較大的地位與收入差距,大多數從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職工群體處于低收入狀態。在這種狀況下極易出現勞動爭議或沖突等情況,給工會的維權工作帶來挑戰,容易陷入多方利益難以權衡的尷尬局面。
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工會工作所遇到的大多數問題,并不是改革本身的消極效應,而是由于企業領導不夠重視、工會職責發揮不到位、對新時期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不足,對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和理論問題研究的不夠,以及工作人員能力欠缺等原因,導致矛盾和問題越積越多,工作越來越難展開。 針對這些問題,工會自身要積極思考,認真研究對策,提出建議性的應對措施。
工會機構的建立與完善關系到工人階級是否真正掌權、黨的執政地位能否有效領導企業的改革與穩定等,要高度重視,及早進行。根據新型國有企業結構,應分級分層建立工會組織,并將其納入到生產、管理、經營的各個環節中,職能要由政治監督轉變為經濟管理,進而擴展到干預企業經營運行、監督用工合同的簽訂、協助合理完善分配制度、維護職工利益、組織對企業發展方向的討論、制定重要的規定章程等。首先,要重點對重組改制單位工會組織進行重建或改建,實現工會組織橫到邊、豎到底的網絡構架。 其次,在健全組織的同時,要發揮工會協管干部的職責,積極與各級黨組織協商,大力選拔那些年輕有為、熱心工會工作、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或復合人才。再次,要完善企業工會接受地方工會和同級黨委領導的有效機制,注重體現企業工會的優勢和特色,發揮好企業工會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的自主權。
企業工會的工作內容應當抓住“一個中心,兩個把握”的原則,即以生產目標為中心,把握員工切身利益,把握員工思想動態,以此出發點來明確工作對象及重點。 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要履行好這一基本職責必須明確工會的工作對象。 首先,要認真調查了解企業不同職工群體的實際情況,了解他們不同的思想動態、收入來源、生活情況以及迫切需求,既要從宏觀上把握職工群體的變化趨勢,又要從微觀上關注職工個體的具體狀況;既要關心他們不同的經濟利益,又要關心他們共同的政治權利。 其次,是要與人事、管理等部門緊密合作,積極參與協調企業不同職工群體間的利益關系。 由于政治待遇、經濟分配的差異,不同職工群體間時常產生矛盾,工會要以在經濟上兼顧公平、在政治上相互平等的原則,來協調不同職工群體間的利益關系,幫助企業化解內部矛盾、理順職工情緒,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的發展。 最后,工會要想真正有效地履行維護職能,必須深入職工群體,詳細了解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尤其要把一線工人的權益保障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這部分職工人數多,涉及面廣,是企業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擔者,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與犧牲。 只有把這部分職工的利益維護好,工會的基本職責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工會組織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在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中, 企業的轉型要求工會隨之更新理念,跟隨社會趨勢,適應新型規則,要以時代的創新理念為指導,提出符合當前社會規律的觀點和方法。 針對人員少、任務重、難度大的客觀實際,必須以建立完善各種工作機制來確保工會重點工作落到實處。 根據當前國有企業正處于重組改制、轉軌變形的實際,我們應當建立民主管理機制、職工經濟權益保障機制、宏觀參與機制、調查研究機制、工會工作評判機制等。 企業工會只有徹底擺脫舊的工作模式,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展工作,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首先,工會工作要“求變”。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了不斷發展,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工會要在多樣化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必須根據不同的企業類型,確立工會的工作內容、活動方式、工作重點,體現出針對性、特色性、靈活性和實效性。 其次,工會工作要“做?!?。 當前,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獨立性顯著提高,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和延伸。工作涉及的領域廣,專業知識強,工會要想完成這些艱巨的任務,必須加快工會干部隊伍專業化進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再次,工會工作要“依法”。工會要承擔起維護客觀上處于弱勢地位的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運用法律武器,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維權。最后,工會工作要“實干”?!皩嵏伞惫ぷ鞅仨毻怀鲋攸c與講求實效,突出重點就是常說的“提綱挈領”,重點工作需要集中人力、財力和時間,全力以赴突破之,以達到用重點帶動一般的良好效果,干黨政所需、職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實事。
[1]呂學軍.關于加強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探討[J].中國職工教育,2007(10).
[2]魏至東.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08(12).
[3]張其林.對新時期工會工作創新與發展的思考[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7(4).
[4]王俊香.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品牌:下半月,2012(3).
[5]孫學軍.淺談當前企業工會維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職工教育,2006(2).
[6]洪曉玲.如何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工作[J].科技信息,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