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忠
(定西市安定區團結初級中學 甘肅 定西 743016)
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好壞,對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影響深遠。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倡導者、教育者和指揮者,是學生個性成長的引路人,在班級建設中行使著多重職能,扮演著多種角色。下面我就近年來當班主任的一點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開好第一次班會,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班主任開第一次班會,目的在于樹立形象、指導未來、明確制度,在第一次班會上教師的態度要誠懇,期望要真誠,要求要具體。可以先進行自我介紹,然后,用真誠的態度對學生說:“我有幸任你們的班主任,我感到很高興,我希望同學們支持我的工作,共同把我們班建設好”。寥寥數語道出一片真誠,會融洽師生感情。以身作則,搞好第一次衛生大掃除。這是進一步融洽師生關系的機會。班主任在勞動中與學生接觸,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同時使學生認為班主任老師平易近人,言行一致,堪為師表,有利于樹立班主任工作威信。
開學初,班主任與全班學生一起研究制訂班級管理目標和學生個人目標。目標分遠期目標和各個階段要求實現的近期目標。制訂的目標忌“大而空”,宜“小而實”。要遵循讓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或基本達到的原則。其內容包括前途理想、思想品德、組織紀律、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特長、勞動衛生、身體素質、自理自立、為人處事等諸多方面,通過量化考核的辦法來檢查督促落實。有了目標,學生就明確了努力的方向;目標實現后,學生嘗到了成功的甜頭,就會信心倍增,勁頭更足。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催人奮進的激勵效應。創造條件、采取措施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使之在各種活動中不斷增強榮譽感,提高信心,奮發向上。班主任應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在學校、班級以及社會組織的各種活動中,多給學生提供參與和鍛煉的機會,并積極創造條件,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小組,如“雷鋒小組”、“書畫小組”、小記者”、“合唱隊”,各種球隊及各類競賽活動,使之在活動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成為全面發展、特長顯著的跨世紀新人。
通過近階段的摸索,我覺得比較好的管理方法,首先還應在培養一支得力的有威信的,能夠積極主動,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的班干部隊伍上下功夫,特別在被管理者素質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此種方法還應是首選。當然為避免一邊倒的傾向,或者更通俗的說,為了避免某些班干部的威信過大而有超過班主任的這種情況的發生,那么構建一個防止專權的管理組織體系就顯的尤為重要。輪流執政制的出臺實際上從目前來看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既有競爭,也有協作。班長與書記的并駕齊驅讓他們相互制衡,班主任則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一種比較超然的態度面對每一個學生。
班級活動為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提供了實踐的條件和生活經驗的基礎。班級活動,充實了學生的生活,密切了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多地體驗個人同他人、集體、社會的復雜關系,并在實踐活動中履行所掌握的品德規范,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把學生旺盛的精力、濃厚的興趣、廣泛的愛好引導到健康發展的軌道。班級活動使學生學習的領域擴大了,學習機會增多了,有效的激發求知的興趣,這對促進智能的發展有很大幫助。班級活動使學生不僅動腦動口,而且動手動腳,全身運動,身心處于緊張熱烈而又輕松愉快的幸奮狀態,從而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可使學生受到審美教育,培養勞動觀點和習慣。
班級活動促進學生特長和能力的發展。在活動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自愿地去選擇自己感興趣又適合自己的活動,這樣學生就可以按興趣、愛好、特長組織在一起,共同促進,使特長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這也有利于班主任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特長和能力的發展。班級活動有助于學生主創精神的培養。班級活動還可以滿足學生交往的需要,使他們在交往中培養起健康的、豐富的感情,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寓言故事說服法.我所教的班級中,有的學生除了鐘情于自己的愛好以外,對其它各門學科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上課經常打瞌睡。怎樣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呢?一次上課,我講了一則寓言故事:一天,一個人在海邊散步,忽然聽到一個聲音:撿一些貝殼和石頭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識地撿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頭和貝殼全都變成了光閃閃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興又后悔:高興的是他畢竟撿了些,后悔的是他沒有撿更多。學習何嘗不是如此呢?如果我們能利用在校時的優越條件多學些東西,何愁將來不能立足于社會呢?“藝多不壓身”哪!自此,學生上課情況大有好轉。
比喻明理說服法.中學生中的早戀現象時有發生。雖然班主任時時敲警鐘,但仍有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位學生甚至說:“毛主席說過,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但是,李子還小就摘下來吃,是什么滋味?”我問。“又酸又澀。”“長成熟了呢?”“甜的。”“同學們,我們為什么不等到李子成熟了再享受呢?”形象的比喻,深入淺出地闡明了一個道理,不死板,不生硬,很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由此,同學們改變了想法。班級管理學會變通。教師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可以隨機應變,根據事件發生的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巧妙的變化手段,因人而異、互動變化,找到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辦法。
作為班主任大包大攬不僅辛苦而且也剝奪了學生鍛煉的機會,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班主任學會要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建立責任意識,把班級事務細化后,分配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班級事務的管理者,真正體會主人翁的快樂。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做時,班級管理就有序了,班主任也就“輕松”了。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們時刻牢記“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育人宗旨,加強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一定會常做常新,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