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龍 雷 成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引導文教學法,又稱引導課文教學法,是“借助于預先準備的引導性文字,引導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引導文的任務是建立項目工作和它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清楚完成任務應該通曉什么知識、具備哪些技能等。
引導文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法中的項目教學法。它借助提出核心問題,制定工作計劃和自我檢驗等步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正如古人所云“授人以魚,可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這“魚”與“漁”字,正是引導文教學法的本質內涵。這種方法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作用,所以被職業教育界普遍推崇和應用。
教學設計案例,學生以獨立學習的形式利用課堂和課外資源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個人獨立制定學習訓練計劃、實施和檢驗等過程,自己去分析、理解、掌握所學的東西,通過手、腦并用,實現學中作和作中學,可以更好地促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學生信息處理能力。 具體設計包括兩個方面:引導文設計和教學活動設計。
2.1 本項目的引導文設計
2.1.1 學習領域:電力機車運用與規章
2.1.2 學習任務:探究列車運行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處理方法
2.1.3 學習時間:10 課時
2.1.4 任務描述
在仿真模擬駕駛裝置上實際操縱機車運行。模擬列車在區間遇到特殊情況時,要求乘務員會進行正確的處理,并能對列車進行正確的防護。 要求:
1)學習列車在區間被迫停車的處理與防護;
2)列車在區間運行的行車憑證;
3)總結上述作業過程,寫出列車在區間被迫停車的處理與防護方法;
4)與班級同學開展學習交流活動。
2.1.5 學習目標
1)專業能力目標
(1)會正確辨認列車信號
(2)會對在區間被迫停車的列車進行處置
(3)會對在區間被迫停車的列車進行防護
2)方法能力目標:
(1)能根據學習任務制定學習計劃
(2)能利用網絡和專業書籍、專業期刊等參考資料收集信息;能按照一定方法匯總整理收集的原始資料,訓練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
(3)能利用整理的資料撰寫學習報告,在學習中獲得過程性(隱性)知識
3)社會能力目標
有效訓練學生按照操作指導、借助有關參考資料獨立完成實際工作任務能力,注重實際生產與工作中先進技術的應用,能認真、自覺遵循技術規范和操作程序。
2.1.6 提供資料
教材、網絡課件、電力機車及設備布置仿真軟件、部分電力機車組圖片資料。
2.1.7 引導問題
1)簡述機車運用工作的基本任務?
2)簡述機車乘務員的工作職責?
3)鐵路列車行車閉塞法?
4)列車在區間運行的行車憑證?
5)簡述列車行車指揮的基本原則?
6)簡述列車運行中對司機的要求?
7)如何確保本列車的行車安全?
8)如何保證不影響其他列車的運行?
2.1.8 學習過程
1)教師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提出任務要求;
2)學生仔細閱讀引導文,明確學習任務要求;
3)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做出處理程序文件;
4)學生分組討論并按小組再次優化程序文件;
5)教師在教室巡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提綱和計劃制訂情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并記錄學生學習時的表現;
6)教師根據學生提綱和實施計劃的制訂情況決定講解和指導的程度;
7)整理展示、分組提交訓練結果(學習報告)。
2.1.9 展示學習成果
1)展示個人本訓練項目實施的成果;
2)比較班級成員完成整個訓練項目的時間、收集資料的完整程度、分析的全面到位等,自我評價學習報告質量;
3)交流學習的體會、收獲、所獲得的經驗性成果與解決學習過程中問題的方法。
2.1.10 評價
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其中重點是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要求學生通過本次課程設計能認識到列車行車的安全性。
2.2 本項目的教學活動設計
2.2.1 獲取信息(180 分鐘)
1)教師采用談話法介紹本項目的意義和要求;
2)教師采用多媒體演示方法介紹本項目實施的方法步驟;
3)學生學習并研究教師提供的引導文,從教師處得到有關機車操作規程。確定下面幾方面的信息資料:
(1)本次項目的任務、目標、要求與時間
(2)檢查教師提供的資料,確定是否需要補充其它學習資料
(3)確定完成本項目的任務流程
(4)確定本次學習需匯報展示和提交的學習成果
(5)閱讀評價量規,明確評價標準和方式
2.2.2 制訂計劃(45 分鐘)
學生借助引導文制定書面工作計劃,其內容包括:
1)閱讀本項目背景知識,制訂報告提綱和實施計劃;
2)確定基本思路、方法,學習步驟,與時間安排表;
3)所需的設備、工具、量具和材料。
2.2.3 制訂計劃(15 分鐘)
以學生制定的工作計劃為依據,采用教師與學生談話的方式交換意見,討論。
1)制定的工作計劃是否合理;
2)所選擇的工具、量具和材料是否合適;3)學生作出實施本項目的決定。
2.2.4 實施計劃(120 分鐘)
學生自主實施學習計劃,遇有難題時,師生協商解決
1)學生活動
(1)學生在實訓室進行訓練
(2)完成訓練提綱和計劃的編制
(3)根據提綱,實施訓練計劃
(4)整理訓練記錄,提煉報告素材
(5)完成學習報告初稿,經過修改補充完善,最終完成提交稿
(6)提交并交流學習報告
2)教師活動
(1)用多媒體演示本項目背景知識和訓練要求,指出重點步驟
(2)檢查督促,指出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通過集中講解、巡視、個別交流,逐個記錄學生的訓練情況,作為評價的依據
2.2.5 檢驗(45 分鐘)
1)學生通過相互提問檢查自主學習情況,作為學習成果記錄;
2)教師隨機提問協助檢查。
2.2.6 評價(45 分鐘)
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行為、工作態度、責任心和學習成果等的評價。教師總結學習活動。
3.1 引導文教學法的關鍵是開發優質的引導課文。因此,需要教師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悉心揣摩、研究分析,精心設計出引導課文。優質的引導文應該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清楚地了解應該完成什么工作,學會什么知識,掌握和使用什么技能,以及怎樣去完成。
3.2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揮咨詢引導的作用,施教之功,貴在引導。 引導文教學法不僅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某一知識、解決某一問題,而且要求在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等方面給予積極的指導,從而使引導真正地成為教與學的紐帶。
3.3 強調自我評價是引導文教學法優于其 它教學法的特征之一,教師要及時幫助、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3.4 運用引導文教學法,在課程實施中的精心組織十分重要,需要隨時注意收集反饋信息,進行調整,通過實踐使之不斷完善。
3.5 引導文教學法,特別在解決那些探索性較強的問題上,尤為突出,而且實驗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需要教師不斷的探索。
[1]姜大源,吳全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辛連寶.引導文教學法初探[M].現代企業文化,2008(35).
[3]姜雪,嚴中華.引導文教學法在高職創業教育課程中的運用[J].職教論壇,2010(2).
[4]吳興成,張梅.引導課文教學法在《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