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康華
(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工藝美術系 江蘇 揚州 225127)
職業學校的學生極大多數是中考失敗者,是與高中學校擦肩而過的一群特殊學生群體。他們其有一大部分是讀初中時,英語科目就學得很不好,最終拖了中考總分的后退。還有一部分學生是不愿意再學英語了,而放棄了高中,選擇了職業學校,以為將再也不用學英語了,其實不然,職業學校同樣要上英語課,同樣會布置相應的英語作業。
對于英語作業,很多從初中過來的學生多很畏懼,抄單詞,抄短語,甚至抄很長的課文。少則一遍,多則數十遍。學生不作思考的機械的抄,沒有什么效果。引發了一些學生不做作業,抄襲作業,甚至請人代做等一系列問題。這種傳統布置作業的形式枯燥且毫無新意,只會抹殺學生做英語作業的積極性。在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作為職校的教師要直面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思考,不僅要注重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藝術性,同時也要提高學生完成英語作業的實效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下是我在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對英語作業布置的一些思考和在實踐過程中遵循的一些原則。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學生會因為基礎不同、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方面的差異而出現兩極分化,學生之間的水平會有較大差異。因此,布置同樣的作業,不利于學生發揮積極性:如果作業太簡單,學有余力的學生會因作業簡單重復而“吃不飽”且厭煩做作業;如果作業太難,學習困難的學生則會因作業難而“吃不了”。為盡量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教師在安排作業時,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以背誦作業為例:對于優等生,除要求他們背誦和靈活的運用每一單元最基本的四會單詞和重要的短語,還要求他們背誦每一單元Reading部分的課文或者能夠復述課文,概括課文的大意;對于中等生,要求他們能夠拼讀每一單元的單詞,知道重要短語的意思和靈活運用這些短語,如能夠用重要的單詞和短語造句。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要求他們能夠讀上這些單詞,盡量會寫部分經常用的單詞。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敢于、樂于嘗試并能充分展示自我,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最好的催化劑,有趣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完成作業。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英語課可能很精彩,但作業的布置缺乏創意,機械性重復化現象非常普遍。這種求量不求質的作業布置方式既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又浪費了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和有限精力。 為改變這種現狀,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這樣去嘗試的。如在講PETS(第一級)Unit 2《The Real Spiderman》之前,我提前布置大家課前手機一些有關蜘蛛人的圖片,閱讀一些有關蜘蛛人的書籍,上網搜尋一些有關蜘蛛人的信息,甚至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蜘蛛俠》這部小孩子喜歡看的電影。在上這節課新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講講《蜘蛛俠》這部電影。這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積極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也鍛練了學生到講臺前演講的勇氣和膽量,培養學生的聽說的能力。
作業的設計要體現當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要求,作業的內容及形式要有新意、有創意、注意與時代合拍、與時尚社會話題相聯系。在作業設計過程中,讓學生多張嘴,多思考,多動手。如講授完《A birthday party》這一單元時,我的作業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設計一個生日賀卡或者和同桌共同設計一個生日party的海報并在班內進行評比。這樣的作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競爭意識。使學生學習英語從“要我做”提升到“我要做”幫助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一步步得到提高,達到促進學生發展創新思維的目的。
學生在缺乏語言環境的基礎下學習英語,本身就存在一種交流缺陷。課后作業作為課堂的延伸,學生又只能在封閉的環境下進行,勢必造成交流的障礙。也就是說,對英語知識的運用和表達,僅限于教師課堂上擠出的有限時間,課下得不到適時有效的強化訓練。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經常忽略交流與合作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沒有充分利用。如在講授完《Good Luck or Bad Luck》這一部分之后,我讓大家認真地朗讀文章,并加以記憶。然后鼓勵大家根據課文,四個同學為一組來仿照課文編排情景劇,一個男生扮演Wang Wei,另一個男生扮演 Harry,其余兩個同學扮Wang Wei的同事,在表演前同時還準備了一個小蛋糕,作為表演的道具。對于情景劇表演,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PK,讓未參與的同學打分,得分高的,獎勵蛋糕。這樣學生會積極地參加類似的情景劇的排演,既鍛煉了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作業的批改也是英語作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師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在以往的作業批改中大部分教師采取的都是“一刀切”的做法:逢對必勾,有錯必叉;或打分數,或劃等級。實踐證明,這些方法不僅不能起到鼓勵或鞭策的作用,相反還會抑制甚至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作業本發還給學生的時候,他們甚至會懶得去看一眼結果。
所以我認為作業評價應立足于學生的情感體驗,以評語的形式“因材而評”,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學習習慣和英語水平等,給予不同的評價尺度和評價策略:對中等學生和學困生,應以鼓勵為主,要求寬些;對易驕傲自滿和學習態度不端正者,應嚴格要求;對于那些缺乏良好學習習慣或學習成績有下降趨勢的學生,則要經常在作業評語中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和缺點,并表達對他們的希望,這樣,學生才會理解老師對他們的信任,關心和愛護,從而轉化為學習動力。只有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對不同的學生進行評價,真正做到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了解每個學生的弱點,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得到激勵,體驗成功與進步,建立自信,獲得繼續進步的動力。當然,英語學科的作業評語自然以英語為佳,讓學生與英語零距離接觸,拓寬學生感受英語的渠道,如: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Wonderful!/Very nice!/Well-done!/Just so-so!/Far from correct!/Try to do it better next time!/What good work you’ve done!/Now you can do better than before./Your work is quite good except for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you've done better than last time。 /You can do best of all if you try harder.等等。
總之,教師的努力是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師的細心培養。讓學生少走彎路、少流汗水,就要我們多長智慧。對英語作業的處理,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方法,無論哪種,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學生心甘情愿接受的才是最好的。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學生更愉快的完成英語作業吧!
[1]潘文娣.談談如何布置英語作業[J].學英語:初中教師版,2011,4.
[2]斐榴.考試周刊[J].2009年第 40期:上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