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鸞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柳州 545004)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我國綜合國力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普通話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廣范,世界上許多國家出現了“漢語熱”。 國家非常重視語言文字工作,將語言文字工作推上了新的舞臺。各行各業對各層次人才的普通話口語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市場人才運作機制下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適應社會發展,滿足旅游市場高級人才的需求,筆者認為旅游管理專業普通話口語技能課程無論是在教學理念、還是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不能停留在公共課程基礎上,必需進行教學改革,充分體現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特色,提高學生在社會上競爭優勢。
普通話口語是一門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溝通能力為目的的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訓練課程[1]。“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第十條、第十一條中明確規定:公共服務行業的解說員、導游員等特定崗位人員持普通話二級乙等證書上崗[2]。”因此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將普通話口語作為旅游管理專業技能之一,對學生進行普通話口語強化訓練。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而言,普通話口語表達是各項技能中的基礎技能,是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視,在行動上要做到踏踏實實地投入學習。
2.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普通話口語技能的教學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加上足夠的實踐訓練,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普通話口語技能。學習普通話首先要掌握聲母、韻母、聲調的語音知識:掌握聲母的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掌握韻母的發音、開口度以及音位滑動的過程,并注意唇的圓展,舌的伸縮;掌握普通話四個聲調的調值,特別是上聲的調值。認真發好普通話每一個音節。其次要掌握上聲的變調、“一”和“不”的變調、“啊”的變化以及輕聲、兒化的音變知識。南方人說普通話沒有音變規律,特別是輕聲、兒化的音變知識在南方口音中基本不存在,對于南方學生來說不容易掌握,因此需要做較精心的講授。有了一定的語音基礎之后再進行實踐訓練,重點練“讀”和 “說”。根據聲母、韻母、聲調的語音知識讀好單音節詞語;根據音變規律多讀多音節詞語;準確讀好每個音節之后,進入到多讀繞口令、經典詩文、優秀導游詞等的朗讀訓練中,促使學生形成普通話語感;最后進入到說話訓練,讓學生完全脫離文字憑借,用標準的普通話邊思維邊流利地表達。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普通話口語技能。
2.2 注重學習方法
2.2.1 提倡多讀多練
提高普通話口語技能的最佳方法是多讀多練,首先教師講解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并做示范正音;然后讓學生反復練讀并相互聽音、正音,相互點評;最后教師給予糾正,學生再讀。直至字音規范。課后布置學生反復練讀所學內容,加深印象,養成多讀多練的好習慣。
2.2.2 加強平翹舌、前后鼻音訓練
廣西大部分地區的普通話發音都不規范,就聲母而言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翹舌音,或平翹舌音不分,或分不清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翹舌音;就韻母而言,廣西人由于受方言區影響,大部分人說普通話或沒有后鼻韻母,或沒有前鼻韻母,或前后鼻韻母不分。針對這種現象,將平翹舌聲母及前后鼻韻母的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做為重點講清楚,指導學生對翹舌聲母 zh 、ch、sh、r, 前后鼻韻母 en-eng、in-ing逐一反復訓練,然后帶出相關字、詞進行練習。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朗讀短文、說繞口令等方式進行強化訓練。
2.2.3 增添趣味朗讀與會話訓練
朗讀是從普通話訓練到一般口語交際訓練過渡的橋梁,對于逐步掌握普通話語音系統,形成熟練講普通話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3]。在做好單音節和多音節詞訓練的基礎上,進入朗讀和會話訓練。朗讀作為一種創造性的讀書方式,要做到以下幾點:1)正確理解文章內容.準確把握文章基調.讀出真情實感;2)發音清晰、準確;3)語調樸實、自然;4)語速適中(3分鐘左右讀完400個音節);5)注意讀好具有區別詞義、詞性作用的輕聲、兒化及其它音變現象,輕重格式的把握;6)注意停頓、斷句無誤,情感自然、真切,并能恰當處理語言節奏,力求以聲傳情,聲情并茂;7)多讀多練達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不回讀的熟練程度。教師可指導學生練讀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議論性、抒情性、敘事性的散文,也可以朗讀報紙新聞。
會話訓練作為常規訓練的最終環節,是最能體現說話者的口語水平,要求說話者脫離文字憑借,用標準普通話準確流利表達所思所想。為體現專業特點,筆者認為必須增添旅游管理專業術語及有關當地著名景點導游詞的訓練,達到熟能生巧,學生能用標準普通話準確流利自主導游的目的。
為了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覺地修正錯誤的發音,教師可改變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形勢,利用繞口令、朗誦會、角色朗讀、短劇、導游等多種形勢對學生進行聽音、辨音、正音的訓練,讓學生在具體語言情境中自覺學習,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也可改變教學環境,拓寬教學場所,將這門課程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語言訓練要與語言環境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利用語音室以及電化教學設備來組織教學,也可以走出課堂到具體的社會環境中去進行訓練[4]”。如導游專業的學生利用節假日到周邊景點或農莊做臨時導游員,利用“黃金周”或寒暑假期間做兼職導游,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充分感悟語言運用的習慣,培養良好的發音方法,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據調查,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對學習普通話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是學生認為普通話人人都會說,沒什么學問,只要別人聽得懂就行;另一方面,學校及專業老師重視程度不夠,學校沒有為旅游專業學生開設普通話必修課,學生只能在課程不相沖突的情況下選修,學習時間不充足,沒有獲得專業性口語技能指導。因此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普通話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
4.1 用老師的語言魅力感染學生。老師在上課前可用3-5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語言熏淘,可通過標準語音、抑揚頓挫的聲調、輕重緩急的語速,加上適當的眼神和體態語作聲情并茂的配樂詩朗誦,也可作配樂導游詞解說,或說一段繞口令,充分展示語言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2 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使學生有新鮮感。在口語訓練的教學方法上,可以改變傳統單一的朗讀模式,嘗試讓學生采用短劇、角色朗讀、繞口令、朗誦會、講笑話、排練小品、表演相聲、開展演講比賽和辯論賽、導游詞比賽等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自覺地修正錯誤的發音,提高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4.3 教給記憶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普通話口語教學中,學生很難丟棄原有的方言習慣,不能在短時間內牢記普通話的標準音。必需交給學生一套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
4.3.1 記少不記多。廣西人學習普通話最大的難點是發不出平翹舌音、前后鼻音,或分不清哪些字發平舌音、哪些字發翹舌音、哪些字發前鼻音、哪些字發后鼻音。可采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識記。即記住少部分的平舌音或前鼻音,當看到不在我們記憶當中的字就判斷為翹舌音或后鼻音。
4.3.2 記聲韻配合規律。根據漢語拼音方案,聲韻配合是有規律可循的, 如 ua、uai、uang 只拼翹舌聲母 zh、ch、sh, 韻母ong拼 s不拼sh。
4.3.3 聲旁類推。一個聲旁是翹舌音,其帶出的其它形旁的字大多是翹舌音,如主(zh)——拄柱注駐住蛀炷砫疰。
4.3.4 對比練習。將讀音相近或字形相近,平翹聲母或前后鼻韻母不同的詞作對比練習,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
4.4 營造活潑、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選擇嘗試播放一些著名電影錄音剪輯、經典電視節目解說詞、優秀導游員現場導游音像、散文詩歌朗誦、名人演講、辯論比賽、幽默小品等等,營造一種活潑、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切地領略到普通話的美感。
4.5 與相關的考試、比賽活動接軌。鼓勵旅游專業的學生參加相關的考試,除了跟普通話等級考試接軌外,還可以跟全國導游員考試、森林講解員考試以及演講、朗誦、辯論等活動接軌。在今后的全國導游員現場考試中,還可以嘗試適當提高現場語言表達的分數比例,在客觀上使學習普通話、進行口語訓練成為一種“必需”,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5.1 教材的改革
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普通話口語技能課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話培訓與測試》或《普通話口語技能訓練》等,僅可滿足公共課程的教學、滿足測試使用。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特點的,真正能讓旅游專業學生在今后生活中能經常運用上的教材還沒有。因此應盡快組織人力編寫生動有趣、實用的教材,教材編寫時可增加:“乘客、風光、導游、餐飲、服務質量、旅游費、線路、行程、住宿、游覽、購物”等旅游專業詞匯,可選用《導游西安華清池》、《中國旅游勝地40佳》等旅游景點優秀講解詞及地方景點導游詞,也可選取歷史趣事、幽默笑話、中華經典詩文等作為學生口語技能訓練的配套學習材料,以適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
5.2 增加教學時數
據調查旅游管理專業的普通話口語技能課時數與公共課程時數相同,遠遠滿足不了專業口語的訓練。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應增加教學時數,從30課時增加為46課時,并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授課時數。筆者認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普通話口語技能課程的全部學時中,理論知識的講授學時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課時應留給訓練,加大學生訓練時間,確保訓練效果。
5.3 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承擔旅游專業普通話教學任務的教師不僅要掌握良好的普通話能力,而且要具有旅游專業的相關知識;不僅要有一定的語言正音能力,而且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要有語言訓練的理論知識,更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訓練的指導能力,能夠具體地指導學生進行訓練,直至使學生形成完美的表達能力[4]。但是,目前各院校普通話教學的教師大多是畢業于中文專業,有較扎實的漢語知識和語音學方面的知識,旅游專業的相關知識尚有待充實[5]。而旅游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導游實務與技巧》、《導游講解與促銷》等的教師的普通話口語水平不高,沒有達到一級乙等,甚至帶有濃重的方言口音,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知識時沒有得到標準普通話語言的感染,在指導學生進行導游實踐時沒能結合普通話全面指導,導致學生導游水平不高。因此需要現有教師通過學習或進修來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全方位滿足旅游專業的教學需要。
總之,要提高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普通話口語技能,必須對普通話口語技能教學進行全面改革,與時俱進,滿足社會對旅游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1]張嚴明,陳興焱.新編普通話口語表達技能教程[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
[2]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文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公告(十屆第82號),2006-05-26發布,2006-07-01執行.
[3]王桂玲,于宏,王宏.普通話教學與訓練方法初探[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第 23 卷第 4 期,2002(7):54.
[4]鄒凱.旅游專業普通話口語表達課程教學改革淺析[J].遼寧高職學報,第 8 卷第 3 期,2006(6):103.
[5]謝新瑛.旅游專業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9):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