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文
(中國石化山東煙臺石油分公司 中國 煙臺 264000)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那就是人。管理就是充分開發人力資源以做好工作”。隨著人才市場的逐步完善和健全,現代的企業在吸引和利用人才方面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時在如何留住人才的問題上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從用工荒到招工難,企業員工流失是近幾年勞動力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歸其根本,是企業自身存在一定的問題,造成員工流失。由于企業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企業用工進入了怪圈,一面招收新員工補充缺員,一面員工不斷流失,最終難以招收到員工,以致勞動力市場上出現了所謂的用工荒。眾所周知,我國勞動力市場上一直存在一定的失業率,勞動力市場資源充足。要解決招工難和員工流失的問題,首先需要解決企業內部問題,如何留住員工,避免員工流失,保證企業員工隊伍穩定,并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從理論上來講,一定的人員流動有利于企業改善員工隊伍結構,激發員工的活力和工作熱情。但如果流失率過高,就會給企業帶來不少的負面影響,制約企業的經營發展。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是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管理。企業一旦出現較大缺員,就必須招聘新員工,由于新員工培訓和工作時間較短,技術不熟練,因而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生產經營和服務質量就會打折扣,必然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二是對在崗員工的工作士氣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看到身邊的同事陸續辭職,容易使在崗員工產生相同的念頭。尤其是當聽說那些辭職后的員工在別處工作很好時,這種想辭職的念頭更加強烈,非常不利于鼓舞在崗員工的工作士氣。
三是易成為競爭對手的 “培訓基地”。員工在考慮辭職前,一般會優先想到再次從事自己熟悉的本職工作。假設,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在此時向其拋出諸如“豐厚的薪酬及福利待遇”這樣的“繡球”,必然會造成人才流失。長此以往,企業不但成為了競爭對手培訓優秀員工的基地,而且還浪費了不少的招聘、培訓成本。
四是有損企業品牌形象。員工辭職一般都滿懷抱怨,一旦這些抱怨經如今發達的媒體傳播,易造成輿論危機,給企業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人才問題是企業的核心問題。經調查,導致員工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企業工作職責設計不合理、負擔過重,使員工難以承受;有的企業前景不明或內部管理混亂,使員工感到本企業沒有發展前途,沒有安全感;有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難以實現等等,簡要可以概括為薪酬待遇、企業福利、企業文化、員工晉升渠道、獎懲機制、工作環境和勞動強度等原因。
上述流失原因在企業層面是可控的,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措施來降低員工流失率。
科學管理必須樹立以人為中心的思想,重視挖掘人的潛能和發揮人力資源的有效作用,才能使引進的人才有用武之地。一個企業要想得到長久的發展,必須確立“人高于一切”的價值觀。積極探索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現代人事管理模式,為各級各類人才的引進創造良好環境,真正做到管理識人,用好人才。
調節薪酬待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經調查,在實際中因薪酬問題造成的員工流失占較大比重,而在招聘市場上,企業往往也是將薪酬待遇放在首位,用來吸引人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薪酬分配手段來降低員工流失率,是一個企業需要優先考慮的因素。關于薪酬的合理調節,筆者認為方法有三:一是薪酬待遇在勞動力市場上要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薪酬水平要保持或略高于同行業水平;二是企業要建立良好的薪酬獎勵機制,企業內部分配讓員工感到公平合理,充分體現按業績分配的原則;三是對薪酬分配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對薪酬進行滿意度調查,及時改善分配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員工對薪酬分配的滿意度。
員工選擇一個企業之初,都存有一定的理想和抱負,希望在企業里干出一番事業來,因此,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引導和幫助員工設計好職業發展規劃,根據每位員工的抱負和能力,給員工規劃出一定的發展空間,在行政職務和技術資格方面建立起晉升渠道,有效地為員工提供多個發展空間和學習深造的機會,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使員工切實感到自己在企業有實現理想和抱負的希望,這樣員工才能長期、穩定的為企業服務。
企業的管理者要把企業視為一個大家庭,把所有員工都視為這個大家庭的成員,不論職位高低、崗位好差,都要一視同仁,切實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使員工真正融入這個大家庭,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企業在員工關懷方面應建立制度,應該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方面,然而大部分企業可能還沒有上升到這個高度,如:員工及員工父母生日要祝賀、員工子女考上大學給與獎勵、生病要探望、有困難或發生災難要救助,有不良情緒要及時疏導等。把員工關懷形成一種制度。 企業關懷員工,把員工當親人,員工同樣能真誠的回報企業,努力為企業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員工自然與企業產生深厚的感情,把企業當作家,當有一個良好的企業大家庭做靠山,不會有人愿意離開這個溫暖的家。
優秀的企業文化會使人才不再“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為了工作而生存”,“為了快樂而工作”。企業文化的定義是十分廣泛的,也是比較籠統的,也許一個普通員工很難能說清楚,然而企業做好了員工卻能感受到,所以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清楚如何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在這方面,有的企業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很少能深入、全面地做好。其實,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在諸多措施中,幾乎是零投入,卻能起到重要的效果。筆者認為企業文化主要是一個精神層面的東西,一般企業對外要做到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承擔社會責任、誠實守信、保護消費者利益等方面。對員工主要營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持。特別是領導對員工的關心,員工會感到受人尊重,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團體意識,使企業與員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形成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讓員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這時,“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成為員工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愛廠如家”就會變成員工的實際行動。
員工離職要有一次誠懇地對話,了解一下員工離職的真正原因,并真誠的請員工給公司提一些意見和建議。這樣做的好處既可以有效地削弱員工對公司的不滿情緒,還可以從離職的員工那里得到一些平時得不到的信息,發現企業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對于一個即將離的職員工來說,他可以比較大膽的說出平時不愿意說的事情,而這些東西往往直擊企業管理的弊端,對于完善管理不無裨益。至于由誰來進行這次對話,筆者建議由企業的管理者直接進行最好。
總之,降低員工流失還有很多方法,企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可同時采取多個方法進行,就像開中藥方子一樣,用多味中藥共同發揮作用,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企業由于長期的弊端所形成的員工流失問題。
[1]殷娜.論企業員工流失原因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5年第9期.
[2]鄭惠珍.企業員工流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