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軍區司令部 王廣浩 左 嵐 唐遂心
在經濟建設改革中,各類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先導區、旅游風景區等新型經濟區域(以下統稱開發區)人口逐步增多、社會功能逐漸增強、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各種政府機構一應俱全,一些開發區管轄人口已經超過了市轄區的規模。但是,受特殊體制的限制,開發區軍事領導工作一直難以理順關系,嚴重制約著武裝工作的開展,有的甚至是武裝工作的“空白區”。鑒此,有必要加強開發區軍事領導體制建設。
(一)開發區軍事領導體制的現狀。目前,一些單位根據武裝工作需要,對開發區軍事領導體制如何建立作了探索,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部隊派出機構。成立開發區人武部臨時單位,由軍分區指定1名團職干部擔任部長,行政級別為團職或副團職,并抽調2~3名營以下干部配合其開展工作。二是異地委托管理。按照未成立開發區之前的行政區劃,委托原區劃人武部負責開發區武裝工作。三是地方履行職責。開發區管委會下設開發區人武部,部長由開發區領導兼任,工作人員包括2~3名地方公務員或職工,有兼職也有專職。
(二)開發區軍事領導體制存在的問題。以上三種軍事領導形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工作矛盾,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是機構設置權威性不夠。部隊抽組派出的開發區人武部是臨時機構,屬于沒有政策文件規定的非編單位,不符合軍隊編制要求,也就是不合法,在開展國防教育、民兵訓練、兵員征集等工作中,依法領導軍事工作的權威性不強。二是指揮保障體制不順。異地委托管理,政令軍令不一,造成建、管、用的脫節,無法形成軍地抓落實的合力;地方履行職責,軍分區無法實施工作指導。另外,開發區軍事工作保障體制還不完善,尤其是經費保障沒有政策法規明確難以落實,嚴重影響軍事工作開展。三是工作落實標準不高。比如異地委托開展軍事工作,基層武裝部與縣區人武部無隸屬關系,對基層專武干部無考察權任免權,形不成有效的管理監督,具體工作落實中易打折扣。再比如,一些開發區軍事工作完全由地方負責,由于工作人員缺乏軍事素養和專業素質,征兵、國防教育和民兵訓練等一般性工作還能夠完成,但在遂行國防工程管理、組織演習演練、抗洪搶險等大項任務時力不從心。四是影響軍分區工作開展。軍分區人武部當前的編制員額和日常的工作任務本身就存在著人少事多的矛盾,有時一個人要負責好幾項工作,再抽調干部到開發區人武部工作,勢必會影響軍分區人武部日常工作的開展。
(三)加強開發區軍事領導體制建設的意見。盡快建立正規有序的開發區軍事領導體制,既是推動后備力量建設有效落實的客觀需要,更是落實黨管武裝制度的根本要求。必須按照經濟建設與武裝工作協調發展的方針,把加強開發區軍事體制建設擺上議事日程。一是在國家批準成立的開發區設立現役人民武裝部。依據管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等標準,在獨立行使縣級以上職權的國家級開發區編設正團級人武部,納入軍隊編制,按縣市(區)人武部級別配備干部,受軍分區黨委和開發區黨委雙重領導,主官列席軍分區黨委會,參加開發區黨委工作。機構設置在開發區管委會,按照現行縣級人武部職能開展工作。二是在省市級批準成立的開發區和省級以上批準成立的風景區實行掛靠式管理。由于省市級批準的開發區和國家批準的風景區規模與類型不盡相同,各項指標區別較大,行政區劃內大多沒有鄉鎮、街道等基層黨委,因此在省市級批準的開發區及省級以上批準的風景區可以成立基層武裝部,根據行政歸屬原則實行屬地掛靠管理,由所在區劃范圍內的縣級人武部代管,其中1名人武部主官兼任開發區黨工委委員。三是在地市級政府派出機構組成管委會的開發區由軍分區派駐人員成立臨時人武機構。一些開發區管委會由地市級政府派出人員組成臨時機構代行政府功能,且派出機構領導普遍高配為副市級,但開發區沒有獨立行政職能。鑒于這些開發區地域面積相對較大,適齡人口、國防設施和企業數量相對較多,建議由軍分區派駐人員成立臨時人武機構,人武部長可由軍分區1名副團職干部兼任,并抽調2~3名營以下干部配合其開展工作。四是配套完善開發區軍事工作相關政策。鑒于當前一些開發區作為一級政府的“合法”身份短期內難以落實,且這些開發區在經濟發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不可能在短期內被取消,但成立由現役干部組成的人武部無“法”可依,軍隊編制也不允許,而不設立武裝部又必然會造成其武裝工作的“空白”,因此,建議軍地共同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在成立開發區的同時就建立相應的軍事領導機構,確保其軍事工作不“斷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