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部隊司令部訓練部部長 郭樹軍
新形勢下,隨著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戰斗力生成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生成和提高基于信息系統的執勤處突體系能力成為武警部隊建設發展的時代課題。武警部隊軍事訓練必須積極適應時代發展和職能任務拓展的需要,按照建設現代化武警的客觀要求,深化改革創新,下大力解決訓練內容體系、方法手段、管理機制、保障水平等與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不相適應的問題,努力開創軍事訓練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充實信息化訓練內容。緊貼武器裝備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實際,增大信息化新知識新裝備的訓練內容比重。單兵重點加強計算機基本操作、網絡技術、本職崗位信息系統和手中信息化裝備器材操作使用及維護保養等訓練。分隊警官重點加強執勤管理平臺、勤務動態管理系統、模擬對抗系統、軍事訓練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化裝備器材操作使用訓練。首長機關重點突出指揮信息系統操作基本技能、參謀業務“六會”新技能以及基于信息系統的指揮技能訓練。部(分)隊增設要素集成訓練、單元合成訓練、體系融合訓練內容,滿足信息化條件下遂行任務需求。
二是完善與職能任務相適應的訓練內容。適應職能任務拓展和新型力量建設的需要,充分吸納近年來的實戰經驗,執勤部(分)隊突出“三員一兵一組”和中隊機動力量聯動訓練、兵力抽組訓練、大型活動安保訓練內容。機動部(分)隊強化維穩必備技能、“三實”訓練和復雜惡劣環境下的適應性訓練,調整處突訓練課題,突出應急響應、換班演練、主要行動樣式訓練內容。特勤部(分)隊增大基礎訓練的難度和強度,突出應用射擊訓練、野外極限綜合演練、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和處置復合式恐怖襲擊課題訓練。應急救援分隊充實和突出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救援訓練內容。
三是建立滾動式發展的大綱管理模式。緊貼部隊體制編制、武器裝備和職能任務的發展變化,堅持統一換代與動態微調、指令性與指導性相結合,形成“統放結合、動態更新、滾動發展”的大綱管理模式。武警總部規范各級各部門管理職責,完善信息反饋、集中會審等制度,實時更新訓練內容,及時下發大綱增補本;本著“寬設精選”的原則,給予部隊更多的訓練內容自主選擇權。部隊根據任務需求,合理組合訓練內容,科學調配訓練時間,具體細化質量指標,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要大力加強基地訓練。全面走開以訓練基地為平臺的網絡化模擬化實戰化訓練路子,建強教學組訓、管理保障力量,完善組訓、導調、評估等手段,充分發揮基地體系功效,實現由組織保障基礎訓練為主向組織保障首長機關訓練、部隊跨區演習和駐訓、應急救援訓練、兵種區域協作訓練拓展,由單一組織保障訓練為主向組織保障評估考核、維穩屯兵等多種功能拓展。
二要積極開展模擬訓練。按照“模擬苦練、實裝精練”的要求,統籌使用模擬場地、器材和系統,加大模擬訓練力度,由單一保障反恐分隊訓練向復合運用拓展,減少實裝損耗,節約訓練資源,提高訓練實戰化水平。抓好模擬裝備器材訓練,借助先進靶機、系統及大型裝備模擬器等,模擬武器裝備性能和遂行任務環境,提高運用武器裝備的綜合本領。抓好模擬場景訓練,以實彈射擊方艙為載體,運用虛擬仿真、數字化影像模擬各種任務環境條件,提高射擊技術戰術水平。抓好模擬場地訓練,依托執勤、處突、反恐等模擬場地,運用聲光電等技術,營造處置現場(戰場)仿真環境氛圍,提高實戰化演練效果。抓好模擬對抗系統訓練,將分隊戰術對抗等系統與現有武器裝備結合,仿真武器殺傷效果,提高對抗訓練的真實性。
三要普及推開網絡訓練。堅持把運用現代網絡技術作為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積極開展網上學習、網上訓練、網上教學、網上管理、網上考核,提高訓練效能。整合利用網上教育訓練信息資源,組織網上自主學習、網上函授作業和網上遠程教育;借助虛擬仿真軟件或電視會議系統,走開網上虛擬訓練、網上室內異地同步訓練、網上室外異地同步訓練的新路子;運用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和軍事訓練管理信息系統,組織網上查訓,搞好訓練管理;利用軍事訓練考評系統,開展基礎理論和業務技能課目網上考核,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對訓練的增效作用,推動網絡訓練常態運行。
四要利用外部資源融合訓練。加強與軍地院校及培訓機構的協作配合,通過職業培訓、廠家代訓、聯合辦班、聘請授課等方法,培養警地通用人才和部隊急需人才。采取租賃、借用、合建等形式,利用軍地場地、技術資源開展訓練,彌補部隊訓練資源不足。建立與軍隊(地方)部門的聯訓聯演機制,加大警地(軍警)聯演力度,提高聯合行動能力。努力搭建對外交流平臺,擴大與國外警察部隊的訓練交流,積極開展代培代訓、考察觀摩、研討交流、比武競賽、聯訓聯演等活動,不斷提高訓練層次和質量。
一是加強要素集成訓練。抓好單要素集成訓練,以戰術(勤務)課題為載體,按照計劃、部署、行動的基本流程,深入研究訓練編組、內容、方法和保障等具體問題,實現機關業務部門與所屬專業保障分隊之間的聯動、多級首長機關相關要素及多級專業保障分隊上下間的聯動。抓好多要素集成訓練,各級結合指揮所演習,以通信保障為基礎,以指揮控制為核心,抓好多要素或全要素集成訓練,促進各要素功能的緊密結合,實現各要素相互間的高效聯動。
二是突出單元合成訓練。執勤部隊以執勤支隊或大隊級任務編成為基本訓練對象,重點研究探索“一線處置、二線應急、三線支援”的模塊化編組;機動部隊以支隊(團)級任務編成為基本訓練對象,重點研究探索封控、破障、處置、支援、保障等模塊化編組;反恐部隊以特勤大隊或中隊級任務編成為基本訓練對象,重點研究探索偵察、突擊、救援、保障的模塊化編組。要注重創新組訓方法,按照基礎自訓、模塊分訓、單元合訓的訓練步驟,深入探索各要素、各模塊之間同步感知、自主協同的有效方法,實現單元內部互聯互通、指揮控制實時精準、處置行動高效協同。
三是搞好體系融合訓練。以“三網一系統”和處突指揮平臺為載體,總隊、機動師、警種部隊等力量之間加強聯合訓練,實現多種力量、多個編組之間全要素全過程整體融合,不斷生成和提高部隊整體戰斗力。
四是強化實戰化對抗訓練。單兵(班組)主要進行競技對抗和人機對抗訓練,提高實戰技能;分隊主要進行實兵實裝對抗和戰術模擬對抗訓練,提高技術戰術水平;首長機關主要進行網上指揮對抗和兵棋對抗,提高基于信息系統的謀略水平和指揮控制能力;部隊主要進行區域競賽對抗、結合任務檢驗對抗、實兵演習整體對抗訓練,提高實戰能力。
一要加大訓練監管力度。確立軍事訓練經常性工作地位,規范訓練分級管理制度,強化各級黨委、機關領導和保障訓練的職能,形成按級負責、齊抓共管的局面。建立訓練監察機制,堅持階段監察與隨機監察相結合,廣泛開展貫徹訓練大綱專項執法監察活動。積極發展數字化網絡化訓練管理手段,推廣訓練管理系統、訓練監控系統和訓練考評系統,實時精確掌握訓練情況,加強全過程全要素管控。
二要加大訓練考評力度。建立健全訓練考核制度,推行訓考相對分離和聯合考評運行機制,突出首長機關、關鍵崗位人員和部隊整體行動能力考評,把考核成績作為檢驗評估訓練質量的主要指標。改進考評組織形式,注重依托訓練基地和信息系統組織考核,堅持現地考與網上考、自主考與交叉考、單方考與對抗考相結合,逐步推開網上遠程考、分片聯合考、異地交叉考、集中對抗考等新型考核路子。改革訓練等級評定辦法,完善反映戰斗力水平的評定標準體系,拓展評定內容和對象范圍,加大全程淘汰差額評定的力度,提高訓練等級評定的嚴肅性和實效性。
三要加大訓練獎懲力度。推行警官、士官崗位軍事素質認證制度,制定崗位軍事素質標準,規范認證程序和方法,牽引警官、士官提升崗位任職能力。完善訓練激勵機制,硬化單位創先爭優的軍事訓練成績標準,健全完善訓練實績與表彰獎懲、干部選拔任用、士官晉升、士兵提干掛鉤等政策制度,廣泛開展軍事訓練先進典型評比宣傳活動,持續激發官兵練兵動力。建立軍事訓練問責制,按照訓練責、權、利對等的原則,對訓練失職問題進行責任追究,切實增強抓好軍事訓練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