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華 任瑞蓮
反應停是谷氨酸的衍生物,是酞咪哌啶酮,它對許多難治性疾病如,二型麻風反應,光敏性皮膚病,結節性癢疹,紅斑狼瘡,復發性口瘡,復發性壞死性黏膜腺周圍炎,白塞氏病,多形紅斑,脂膜炎,異位性皮炎,潰瘍性結腸炎等有效,下面是我院于2011年7月收治的一例反應停治療結節性脂膜炎的報告如下。
患者,女,41歲,于一年前,始出現左小腿屈側有一2×1 cm大小結節紅斑,并伴有低熱,幾天后,出現軀干,臀部,四肢及雙手,雙足,散在紅斑,有十個以上,同時伴有高熱,38~39℃,四肢關節酸痛,勞累及天氣變冷時病情加重,在當地醫院診治,具體診斷不明,給予靜脈滴注氟美松治療,病情緩解,停藥1~2 d,癥狀復發,皮損消退后遺留色素沉著及凹陷性萎縮性瘢痕,入院查體,T:39℃,P:90次/min,BP:120/80 mm Hg,滿月臉,軀干四肢及雙手背上可見多個黃豆至櫻桃大小結節紅斑,觸痛明顯,活動差,同時還可見多個大小不一的色素沉著斑及伴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性萎縮,皮損以臀部及雙下肢為劇,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及尿常規正常,大生化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補體正常,抗核抗體譜陰性,腹部B超無異常,病例檢查,皮下脂肪細胞間有大量組織細胞浸潤,雜有少量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可見泡沫細胞,診斷結節性脂膜炎,入院后給予強的松30 mg/qd,雷公藤20 mg/tid,治療,病情不穩定,結節紅斑仍反復發作,于是將雷公藤停用,改為沙利度胺50 mg/tid,一周后,紅斑消退,病情穩定,至今未復發,沙利度胺改為50 mg,1次/n。
結節性脂膜炎,臨床上已有多例報道,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及過敏反應有關,病理組織表現為以脂肪細胞變性壞死為特征的小葉性脂膜炎,目前治療無特效治療,沙利度胺其主要藥理作用包括中樞鎮靜,抗炎,抑制血管生成,干擾細胞粘附,以及免疫調節作用,治療結節性脂膜炎可能通過調節自身免疫反應,抗炎來發揮作用,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1]燕小梅.α-肉桂酰基-α-芳甲酰胺基二硫縮烯酮的合成及其在合成哌啶酮衍生物方面的應用.延邊大學,2004.
[2]劉業卿.(99 m)Tc-HL91乏氧顯像監測沙利度胺(反應停)治療的荷瘤小鼠療效的實驗研究.河北醫科大學,2005.
[3]遲曉艷.血管內皮抑制因子angiostatin和thalidomide對淋巴管內皮細胞生成的影響.青島大學,2005.
[4]王一.VEG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達、意義及甲異靛對白血病抗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3.
[5]林法迎,侯健,丁思奇,譚龍益,王皓.實時定量PCR監測MM患者反應停治療后微小殘留病.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2003.
[6]楊會志,潘理明.低劑量反應停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研究.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