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鋒
急性腦血管疾病指的是一組發病比較突然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現象,該類患者的主要病理學表現為腦組織長期處于缺血或出血狀態。其病情的主要特征為:中老年患者為該病的多發人群,起病非常突然,存在神經功能缺失現象。急性腦血管疾病是導致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因素,是導致成年人繼發癲癇主要原因[1]。為了對患有急性腦血疾病繼發出現癲癇癥狀的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具體方法以及相應體會進行研究分析,使臨床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繼發癲癇患者的癥狀表現有更加細致的了解,為臨床提供對該類繼發癲癇患者進行準確有效的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方案,使該類患者的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和治療的有效率進一步提高,我們組織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抽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來我院就診的70例急性腦血管疾病后繼發癲癇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對該類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具體措施和相關體會進行分析研究。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這三年時間內,采用臨床研究過程中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來我院就診的70例急性腦血管疾病后繼發癲癇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患者中包括39例男性患者和31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齡最大者86歲,年齡最小者44歲,平均年齡69.2歲;患者中心腦血管疾病最長者8年,病程最短者4個月,平均病程2.8年;抽樣患者所有自然資料,統計學差異并不明顯,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
1.2 方法 對抽樣中的70例臨床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具體措施和相關體會進行分析研究。
1.3 數據處理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當P<0.05時,我們認為數據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患者病例資料進行認真分析后我們發現,在該病患者的癲癇發病初期我們主要采用CT、MRI技術對其進行聯合診斷。確診后采用臨床常規抗癲癇類藥物對其進行治療,經過治療后70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治療,在治療期間沒有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現象,在預計時間內順利完成治療方案康復出院。其余6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死亡。
臨床對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診斷的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既往沒有癲癇發作病史;均已經過頭顱CT或MRI技術檢查后證實;均已經徹底排除了由于其他疾病導致癲癇的可能;該類患者病情的急性期是腦血管病發病的15 d左右,根據病情急性期癲癇發作的具體時間的不同又分為:發病階段:以癲癇發作為首發癥狀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早期階段:急性腦血管發病后一天內有癜癇癥狀發作者;中期階段:急性腦血管疾病發病的一星期之內有癜癇癥狀發作者;后期階段:急性腦血管疾病發病兩星期內有癲癇癥狀發作者[2]。
導致腦血管疾病繼發出現癲癇癥狀發病的主要機制,可能是由于梗死或出血現象導致病灶的局部組織長期處于缺血、缺氧狀態,腦血管發生嚴重痙攣癥狀,局部病灶的腦組織發生嚴重的水腫現象,患者的顱內壓明顯增高,由于血液產生的直接機械刺激,以及長期處于缺血、缺氧狀態下所導致病灶部位相關神經細胞發生嚴重的壞死、缺失現象,周圍的神經元生理結構發生紊亂,導致患者病灶的周圍神經元的相關電位發生明顯改變,進而出現高頻的重復放電現象,導致癲癇癥狀隨即發作。此外患者病灶處的血腦屏障被嚴重破壞,使局部病灶的神經元易受血液內的一些興奮性物質所產生的影響,進而導致局部病灶的神經元出現異常放電現象,最終導致出現癲癇癥狀。
導致該類癲癇患者在早期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急性腦血管病對其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出血卒中癥狀是由于出血所產生的直接刺激和顱內壓的明顯增高的最終結果,所以腦葉非常接近腦皮層的殼核出血現象、蛛網膜下腔的出血現象、原發性腦室出血現象在臨床上最為常見;在該類患者發病的中后期階段,除了一些少數的患者由于梗死后出現出血和腦水腫等顱內因素之外,大多數患者的病情是由于顱外因素所致[3]。
急性腦血管疾病繼發癲癇的患者,與一些沒有繼發出現癲癇的患者比較,其死亡率明顯高出很多,腦血管疾病繼發癲癇如果不能夠得到及時的控制會導致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現象,使患者的腦水腫癥狀進一步加重,使顱內壓明顯升高,使患者的原發病癥狀進一步惡化。在患者病情的急性期應對其原發病進行積極的治療,進行脫水處理使顱壓降低,給予常規利尿劑、維持患者機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可以預防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繼發出現癲癇癥狀,如果患者已經發生癲癇也可以得到及時的控制。對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應該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抗癲癇治療,可以使腦血管病急性期患者的病死率進一步降低。許多該類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癥狀,并會出現隱匿性腎功能不良癥狀,對脫水藥物或腎毒性藥物不能夠充分耐受,可能會使患者的加重或誘發出現尿毒癥。
總而言之,對急性心血管疾病繼發出現癲癇的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有充分的了解,可以保證對該類患者在發病的早期進行準確的診斷,為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針對性治療爭取更多的時間,從而使患者的預后情況更加理想。
[1]常廣樹.急性腦血管病常見并發癥與防治.醫學綜述,2007,13(22):1749-1750.
[2]井泉.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癲癇30例臨床分析.陜西醫學雜志,2008,35(13):358-359.
[3]駱清.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癲癇42例臨床分析.當代醫學,2009,15(28):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