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波
肺癌是一種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肺癌75% ~80%,臨床確診時約2/3患者已處于中晚期階段,喪失了根治性手術的時機,因此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在晚期NSCLC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1]。我們采用培美曲賽聯合順鉑對3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進行了治療觀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35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齡61~79歲,平均65歲;均經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臨床分期為Ⅲ~Ⅳ,卡氏評分≥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上,治療前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均正常,入組前1月內未接受其他抗腫瘤治療。
1.2 治療方法 培美曲賽500 mg/m2第1天,順鉑25 mg/m2第1~3天,21 d為1個周期。用藥前1周均開始口服葉酸400 μg,持續到治療結束;用藥前1周一次性肌內注射VitB121 mg;用藥前1 d、當天和第2天口服地塞米松4.5 mg。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止吐、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均測血常規 、肝腎功能、心電圖,治療前及治療2個周期后行胸部CT檢查。
1.3 臨床評價 療效按照WHO評定指標[2]: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4級。完全緩解(CR):所見腫瘤病變完全消失,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的最大直徑及其最大的垂直橫徑的乘積縮小50%以上,其他病灶無增大,無新病灶出現,維持4周以上。穩定(SD):腫瘤病灶的兩徑乘積縮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過25%,無新病灶出現,維持4周以上。進展(PD):腫瘤病灶的兩徑乘積增大25%以上或出現新病灶。有效率為(CR+PR)/總例數100%,臨床受益率為(CR+PR+SD)/總例數100%。生活質量評價根據Kamofsky評分,增加10分為增加,減少10分為下降,兩者之間為穩定,將增加+穩定病例合計為良好病例。不良反應按WHO抗癌藥物毒性分級標準評定。
本組患者行化療最少2個周期,最多6個周期,治療后均可評價近期療效。其中CR1例,PR9例,SD14例,PD11例,有效率28.6%,臨床受益率68.6%。治療后生活質量增加8例,穩定11例,下降16例,良好者共19例,良好率54.3%;本組治療期間未發生死亡病例,毒副反應主要為輕度的骨髓抑制及胃腸道反應,經對癥處理后均得到有效緩解,不影響繼續治療。
目前,在非小細胞性肺癌(NSCLC)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較高,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失去手術機會。化療是晚期NSCLC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以鉑類為基礎的兩藥聯合方案。培美曲賽是一種多靶點抗葉酸代謝細胞毒藥物,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和甘氨酰胺核苷酸轉甲酰酶(GARFT),干擾胸腺嘧啶和嘌呤的合成,進而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目的。近來研究顯示,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轉甲酰酶(AICARFT)亦是培美曲賽的靶酶之一。培美曲賽通過對上述靶酶的抑制誘導細胞周期同步化于S期從而誘導細胞凋亡,增強其他化療藥物的抗腫瘤活性,培美曲賽與順鉑、卡鉑、奧沙利鉑、吉西他賓等化療藥物聯合有促進和相加作用[3]。我們采用培美曲賽聯合順鉑對3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進行了治療觀察,結果本組CR1例,PR9例,SD14例,PD11例,有效率28.6%,臨床受益率68.6%。治療后生活質量增加8例,穩定11例,下降16例,良好者共19例,良好率54.3%;毒副反應主要為輕度的骨髓抑制及胃腸道反應,經對癥處理后均得到有效緩解。
綜上所述,培美曲賽聯合順鉑治療老年晚期 NSCLC的療效確切,毒副反應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靜,高峰,王春雨,等.TP方案與G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6):1376.
[2]孫燕.腫瘤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94.
[3]張冠中,焦順昌.培美曲賽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進展.山東醫藥,2011,51(1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