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霞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1]。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不需要依靠胰島素治療,可通過口服降糖藥及食療控制血糖,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由遺傳、環境、行為等多種因素共同參與的多因子病。早期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降低糖毒性作用,是使受損的胰島β細胞功能部分恢復的關鍵所在。本研究對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別采用諾和靈30R及諾和銳30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4例患者,男34例,女32例;年齡36~78歲,平均58.5歲;病程1~12個月,平均病程6個月。納入標準[2]:年齡18 歲及以上,空腹血糖(FPG)>9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7.5%。排除干擾、酮癥酸中毒、酸堿失衡,排除對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及其輔料過敏的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或計劃未來6月內妊娠婦女,排除急性并發癥及合并嚴重心、肝、肺、腎及胃腸道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3]:有糖尿病典型癥狀,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表現。任意時間(1 d內任何時間,與上次進餐時間及食物攝入量無關)血漿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或空腹(8~14 h內無任何熱量攝入)血漿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126 mg/dL)或OGTT試驗(75 g無水葡萄糖為負荷量,溶于水內口服)中,2 hPG水平≥11.1 mmol/L(200 ng/dL)。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包括培訓胰島素注射方法、技巧及配合飲食、運動治療等系統糖尿病教育。對照組采用諾和靈30R治療,于三餐前注射強化治療2周,皮下注射,起始劑量為0.3 IU/(kg·d),按1∶1∶2分配劑量,根據血糖監測情況及時調整劑量,直至血糖達控制目標(FPG:4.0~7.0 mmol/L,2h PG:5.0~10.0 mmol/L)。觀察組采用諾和銳30治療,于早餐前皮下注射,患者初始劑量根據血糖水平、患者體重及并發癥等情況綜合確定,平均 0.3~0.5 U/(kg·d),根據血糖變化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直至血糖達前述目標。
1.4 觀察方法 觀察兩組資料前后FPG、2h-PG、血糖達控制目標時間、達血糖控制目標時胰島素使用量等。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2 h-PG治療前為(18.9±3.8)mmol/L,治療后為(8.8±2.1)mmol/L,治療前后2h-PG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2 h-PG治療前為(19.3±4.2)mmol/L,治療后為(7.9±2.0)mmol/L,治療前后2h-PG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血糖達控制標準時間為(8.0±1.9)d,觀察者血糖達控制標準時間為(5.1±1.3)d,觀察組血糖達控制標準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FPG為(12.6±2.7)mmol/L,治療后為(6.4±1.8)mmol/L。治療前后FPG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治療前FPG為(12.4±2.7)mmol/L,治療后為(6.0±1.7)mmol/L。治療前后FPG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FPG、2h-PG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達血糖控制標準胰島素用量為(42.2±5.5)IU,觀察組達血糖控制標準胰島素用量為(32.8±5.3)IU,觀察組胰島素用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諾和銳30為雙時相胰島素類似物制劑,由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和70%精蛋白結晶門冬胰島素組成。門冬胰島素起效快,達峰值時間短,回落迅速。精蛋白結晶門冬胰島素具有基礎胰島素的作用,兩者合用可更好地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更好的控制血糖,減少低血糖的發生。諾和靈30R為預混人胰島素,具有六聚體的基本結構,需解離成二聚體及單體形式方可發揮作用。故起效時間延長,一般需提前30 min注射。餐后高血糖消退后,血漿胰島素水平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增加了低血糖發生的幾率及餐后血糖波動幅度[4]。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諾和銳30較諾和靈30R控制血糖效果更理想,胰島素劑量相當,可更好的降低餐后低血糖的發生率,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陸再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43.
[2]賀承民.兩種胰島素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的療效比較.甘肅醫藥,2011,30(8):478-479.
[3]寧靜.兩種胰島素治療方案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的療效對比.中國醫學創新,2011,8(19):57-58.
[4]陸健,陳亞芳,李軍.諾和靈30R與諾和銳30對2型糖尿病療效及血糖波動性的影響.中國醫藥指南,2010,8(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