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筑春 王艷梅 張淑芬
醫院感染系統即由醫院感染的管理、檢測、和控制三個部分組成。醫院感染又稱院內獲得性感染,即指患者在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院內發生的感染,包括在醫院獲得而在出院后發病的感染。WHO給醫院感染下的定義是:“凡患者因住院、陪診或醫院工作人員因醫療、護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臨床癥狀,均屬醫院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86年向全球推薦預防控制醫院內感染的五個措施:“合理使用抗菌素、消毒滅菌、無菌技術、隔離、監測并通過監測進行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評價”在五項措施中護士的工作幾乎全部涉及,而降低醫院感染危險因素之一的消毒、滅菌、隔離等工作主要由護理人員承擔。所以護理人員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承擔者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角色,也就是說控制醫院感染滲透到了護理工作各個環節,因而護理人員在此項工作中存在哪些薄弱環節,應吸取哪些教訓,如何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本人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個合格的護士應必須具備高尚的思想境界、職業道德、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樣的護士不管領導在與不在,無論在任何護理崗位都能自覺、認真的一絲不茍去履行自己的職責。都能按著操作規范去執行,不會弄虛作假。(例如消毒時間的掌握,無菌技術的操作,監測的真實等等)。
作為一個護士要在嚴謹的工作與生活實踐中不斷地通過學習、思索、實踐自覺地加強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從而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素質。真正做到做到:“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的飛速發展,知識不斷的更新,在學校學的那些知識已經遠遠不夠用了,所以作為護士自己要不斷加強學習,接受新知識。(例如衛生部新頒布的消毒技術規范等)
只有理論,不會操作也是不行的(例如各種監測怎樣進行以及監測試劑的使用等),這樣的護士必須在實踐中虛心向老同志學習、鍛煉才能使自己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術,這樣才能優秀地完成自己本職工作
隨著科學的發展變,各種操作規范也是不斷在進行調整變化的,例如有些物品的消毒規范,空氣消毒等都有了新要求。所以護士在實際工作中要遵守各項操作規范和常規,這樣才會有效完成工作任務。
護士每一項工作都是與醫院感染控制息息相關的,可以說醫院的感染控制水平與護理工作有著密切關系。作為護理管理者要從以上方面抓好護士培養、教育。醫院的感染控制是不成問題的。
[1]王晶.護士修養與禮儀規范.北京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