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特約通訊員袁亞祥) 10月,為應對中秋國慶節過后水果銷售間隙性的疲軟,上海各水果經銷企業出臺各類措施促銷,使得果品市場品種豐富、貨源充足、銷售渠道相對順暢;其中蘋果、柑桔、柚、石榴、哈密瓜、獼猴桃、西瓜、精品進口水果等極少數品種銷售穩定。價格雖不算低,但總體銷量并不樂觀,分析10月銷售情況,主要呈現出幾個特點。一是國慶水果銷售超“五一”。據統計,9月30日至10月6日,水果銷售最旺盛,超過今年“五一”期間,銷量同比增長17.6%。今年國慶水果消費增長,與目前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健康消費有很大關系,水果是營養豐富、食用方便的食品,既是美食,又是休閑主副食品,日常生活需要。再則,國慶期間氣候晴,干燥,促進了水果消費。二是精品水果價格全面提升。在南北水果紛紛上市的熱潮中,各種柿、蜜桔、蘋果、梨、葡萄、哈密瓜、石榴等精品水果成交量均不同程度地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長。香梨、貢梨、碭山梨等9個梨類品種,和紅富士、花紅、千秋、嘎拉等蘋果類品種的價格均增幅明顯;其中香梨、貢梨、黃冠梨、紅富士、花紅、嘎拉蘋果等增長幅度均在兩成以上。石榴、蜜柚、柑桔、哈密瓜也等品種水果出現不同程度增長,還有獼猴桃、胡柚、香蕉等秋季水果帶給市民更多選擇。三是進入“柑桔周期”和“蘋果時代”。10月上海果市進入柑桔周期和蘋果時代,其中桔柑類銷售占整個果市45%以上份額,蘋果占35%以上份額,蜜桔、貢柑、臍橙等不僅隨處可見,售價也越來越便宜。蘋果作為大眾化的水果,幾乎無淡旺季之分。蜜桔、臍橙迎來上市高峰。江西、湖南、浙江及上海郊區的無核蜜桔助推果市銷售。
11月水果進入豐收季節,也是全年水果最為豐盛的時刻,但同時也是傳統的水果銷售淡季。雖說“扎堆”的水果給人以選擇余地大的便利,可充足的水果勢必會造成銷售困難。因此,果品行家普遍認為,基于秋后水果上市高峰到來,再加之南方氣候變化,已進入深秋,寒意襲來會使水果銷售步入一個緩慢的低潮期,價格平穩過渡,絕大部分水果會有小幅下跌。表現為一是甘蔗銷售節節高。秋干氣燥,甘蔗成了不少市民青睞的“給水補品”。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透露,今后一段時間,甘蔗會在市區各大水果超市、攤點呈現旺勢,一些飯店將其列入餐后水果必備。而街頭巷尾的甘蔗榨汁銷售也將會火暴起來,預示著甘蔗銷售迎來了秋冬季市場的消費小高峰,價格會比上年同期翻一番。二是柚果亦暢銷。柚肉吃起來爽口,柚皮又是一種“空氣清新劑”,柚將會以其老少皆宜的特性再次在11月果市中扮演主角。海南、福建、浙江等地的蜜柚會再度受到消費者歡迎。三是草莓鬧市暢銷。秋后吃草莓也算是一種時尚,因此,11月當多種水果量多壓市而出現滯銷時,草莓有時還真能“火一把”。11月剛上市的草莓價格較高,會有上市小高峰。另外,11月將迎來福建蘆柑、廣東德慶的沙糖桔等大量上市,以及南方產區的反季節西瓜甜瓜等;特別是由上海桃詠桃業專業合作社赴海南種植的西瓜將迎來入滬高峰期,果市會呈現出更加熱鬧的繁忙景象。由于數量充沛,預計11月果價總體呈現走低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