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輝 屈厚伯 王大水
VSD治療骨科創傷感染的臨床應用
林少輝 屈厚伯 王大水
目的探討VSD治療骨科創傷感染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創傷感染患者74例,采取VSD技術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經過VSD治療后50例患者創面在2周內完全愈合,表皮覆蓋完好并且不需要更換敷料;21例患者皮膚大部分存活,減少了創面分泌物,生長出新生的健康肉芽,需要更換敷料,傷口在進行游離植皮手術后愈合;3例患者原位回植皮膚壞死,分泌物增多,沒有生長健康肉芽,面積無縮小甚至擴大。結論VSD技術是非常有效的治療骨科創傷感染的手段,能有效的促進創面的愈合,減少換藥的次數,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VSD;骨科創傷感染;臨床
骨科創傷感染是最常見的一類骨科疾病,骨組織創傷后,由于血液供應不足、患者免疫力差亦或是換藥手法不當,創面的感染極易出現,骨科創傷感染會引起傷口不易不愈合,嚴重者甚至出現骨髓炎等[1]。VSD技術是一種治療急慢性創傷創面的新技術,現對74例骨科創傷感染患者進行VSD治療,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74例骨科創傷感染患者,其中男39例,女35例,年齡16~59歲,平均38歲。多發性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58例,骨髓炎10例,腰椎管減壓術后腰骶部感染3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感染3例。
1.2 方法 開放性四肢骨折及腰椎管減壓術后腰骶部感染患者先徹底清創,手術恢復原來的長度,矯正旋轉、短縮及成角畸形后,選擇內固定或外固定法。骨髓炎經過徹底清創后需要注意保護有血液供應的軟組織和骨膜。所有創面經過處理后,在傷口封閉前用生理鹽水沖洗,根據創面大小,將VSD敷料覆蓋或填充創面或腔隙,連接處用絲線縫合。在VSD敷料外覆蓋生物半透薄膜,引流管用“系膜法”引出,將引流管用“Y”形連接,負壓吸引,術后注意觀察引流液狀況。通常在術后5~7 d拆除VSD敷料,創面較小且肉芽組織生長良好的患者立即縫合,若創面較大而且肉芽豐滿的患者則可以進行植皮消滅創面,若是創面深大而且仍有較多的軟組織缺損的患者,則需要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VSD覆蓋,直到肉芽豐滿時再進行創面植皮。所有患者進行VSD治療的時候均配合全身支持和抗炎治療。
經過VSD治療后50例患者創面在2周內完全愈合,表皮覆蓋完好并且不需要更換敷料;21例患者皮膚大部分存活,減少了創面分泌物,生長出新生的健康肉芽,需要更換敷料,傷口在進行游離植皮手術后愈合;3例患者原位回植皮膚壞死,分泌物增多,沒有生長健康肉芽,面積無縮小甚至擴大。
VSD由德國ULM大學附屬創傷外科醫院的Wim Fleischmann博士于1990年建立,近些年以來開始在我國骨科創傷領域得到推廣應用,VSD有諸多優點,例如操作簡單、易于實現、療效顯著、并發癥減少等[2]。VSD能夠有效促進創面愈合,其基本原理可能有以下幾方面[3]:持續負壓吸引促進創面組織的體液不斷向引流管流動,有效地改善微循環,促進了肉芽組織的生長;經過VSD治療后能夠降低血管通透性,從而減輕創傷周圍的水腫情況;VSD能增強創傷周圍神經末梢分泌P物質,加強降鈣素相關基因的表達,影響內源性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表達,神經肽類SP和P物質具有明顯的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我們通過本文發現,VSD在保護創面、促進消炎消腫和創面愈合方面療效確切。
通常認為,新鮮肌腱與骨骼外露和感染都有著聯系,感染能夠引起外露肌腱和骨骼組織缺血缺氧,而且缺血缺氧又可以反過來抑制免疫細胞的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導致細菌繁殖加快,感染加重[4]。VSD技術產生的負壓封閉,會改變了裸露的肌腱和骨骼的內環境,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促進創面細菌清除,加速創面愈合。本文7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骨折術后感染骨外露,經過VSD治療后,均治愈,無一例感染。VSD技術能夠促進肉芽組織增生,促進增生期的膠原合成和修復期的收縮性纖維的合成,迅速增強白細胞活性及其吞噬功能,減少了細菌的數量,促進了創口的愈合,而且該技術避免了傳統手術每日換藥,這樣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了醫療費用。
VSD在創傷骨科術后感染治療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但仍不能代替必要的外科治療手段。要注意早期的合理應用,對創面小并且無明顯感染的患者,不要盲目濫用。由于VSD使創傷面處于負壓狀態,應注意抗厭氧菌的治療。一般VSD能維持有效引流5~10 d,若海綿塊及側孔堵塞應及時更換VSD。若在治療3周后仍無效或無明顯改善需更換治療方法[5]。
總之,VSD技術是非常有效的治療骨科創傷感染的手段,能有效的促進創面的愈合,減少換藥的次數,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裘華德,宋九宏.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8.
[2]Fleisc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Unfallchirurg,1993,96(90):488.
[3]何飛,黃河.封閉負壓吸引在骨科治療中的應用.云南醫藥,2002,23(2):110-111.
[4]曹大勇,陳紹宗,湯蘇陽,等.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對人慢性創面血管生成的影響.中國臨床康復,2004,8(2):264-265.
[5]董紅華,周麗娜,孫煥健,等.負壓封閉引流在骨科的應用.實用骨科雜志,2011,17(2):137-139.
265000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人民醫院創傷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