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倬
基層醫院對抗生素用藥機制的理解與有效運用
劉倬
抗生素是個大家都不陌生的藥物,可是他不是治療百病的靈丹。它們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而抗生素(尤其是作用廣泛的廣譜抗生素)不僅可以殺死致病菌,同樣能消滅正常菌群。因此我們在使用時要按抗菌素的使用原則要針對不同的疾病、人群、細菌等,應給予不同的群體,疾病的類型按照合適的劑量及合理的給藥途徑來予以適當地選用。
細菌變化;細菌的求生之道
抗生素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數人把它視為治療頭疼腦熱百試不爽的靈丹妙藥。今天抗生素種類已達到數以萬計,劑型已數不勝數,價格也高低錯落,可以適應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需求。但是,抗生素作為處方藥真是如此簡單嗎?回答是否定的。當最早的發現青霉素時,那近乎神奇的療效是所有人為之振奮。醫務工作者生們以為,千百年來害了無數人性命的細菌感染將從此消滅了。人們面對疾病的信心高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醫務工作者們開始發現,青霉素變得不再那么強大了,1946年成人用40萬單位就能控制的肺炎,到1956年用400萬單位都毫無反應。
1.1 科學研究進一步的發展發現了問題的所在,細菌所產生的一種破壞青霉素結構的酶,它能使青霉素的作用部位加以破壞,使它再也無法發揮它那神奇效力。關鍵事情還在于,在自然狀態下,這類產酶細菌十分稀少,把它和普通細菌混合在一起,它甚至不能占據一席之地。但是,當競爭對手們在青霉素的作用下,它就成了培養基中唯一的幸存者,于是肆無忌憚的繼續繁殖生長。所以說,成就這些產酶細菌大業的,正是抗生素。
1.2 藥物學專家們想出了許多妙計來應付有害細菌的這些千變萬化:給抗生素加上各種各樣的抗生基團,改變化合物的結構和形狀使它們更有殺傷力,針對有害細菌進攻的特點設計者具有針對性的新化合物以及在自然界中尋找天然抗菌物質等等。當然應該說,大多數方法還是非常奏有效的,例如,現如今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中,雖然僅有1%左右能被普通青霉素治愈,但半合成青霉素、頭炮菌素以及其他較新的抗生素對大多數細菌感染還是很有效的。但是我們是不能停止不前松口氣,也不能心安理得享用抗生素帶給我們的安全了。
來自于細菌抗爭前線的消息并不支持這種夢想。對所有現存抗生素都“耐藥”的細菌在世界各地紛紛出現,由萬古霉素筑成的對抗耐藥葡萄球菌的最后防線也開始頻頻告急,對多種藥物“耐藥”的結核菌正不斷蠶食全球50年來抗結核治療來之不易的成果。
1.3 細菌的求生之道何以頃刻之間問題就變得如此棘手?這還得從細菌的求生知道說起。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很多部位都有細菌生存,如咽喉部、胃腸道、泌尿道等,這些細菌與機體之間呈現為共生關系,有時是井水不犯河水,更多的時候是相互有所需求,如大腸桿菌可以促進維生素的吸收,腸球菌可以分解膳食纖維為結腸提供能量等等。此外,它們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而抗生素(尤其是作用廣泛的廣譜抗生素)不僅可以殺死致病菌,同樣能消滅正常菌群。同時,非耐藥菌常常與耐藥性細菌共存,一般來講,耐藥菌都不占優勢。因此,濫用抗生素的一方面殺死了對抑制感染有重要作用的正常寄生菌,另一方面使抗生素作為一種選擇壓力持續存在,使耐藥菌因而滋生壯大。
136000吉林四平中心醫院社區醫院
由于細菌生活周期很短,代與代的間隔小,因此,不用太長時間,一個原本對抗生素高度敏感的菌種就可以變得完全耐藥。相比之下,抗生素變化的速度就太長了,從篩選化合物開始到正式進入臨床,一個新藥的開發時間長達10年,更不用說需要花費以10億計的美元。所以,在這場戰爭中,時間顯然成為細菌的同謀,自然選擇的天平也似乎總是傾向耐藥菌的一方。
1.4 正確理解抗生素那么,我們就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細菌贏得最后的勝利嗎?我們的回答更是否定的,說來說去,問題的關鍵所在還在于很好地理解抗生素的作用并妥善的加以利用。抗生素的好處表現在當機體自身抗菌機制已無法對致病菌感染加以抑制時,這時,合理的外來干預有助于控制局勢,逆轉細菌感染的擴散。所以,我們需要有針對性,適時地和充分地進行抗生素治療。針對性使錯殺無辜的可能性大大減低,把握好時機就能避免或者減少過度用藥,而一旦開始即做充分治療方可保證將有變異可能的細菌系數消滅。當然,有針對性的對抗生素分子加以改造,更深入地了解細菌作用的詳細機制以設計更有殺傷力的藥物是我們的傳統優勢。隨著基因組計劃的進展,我們必需會對感染及抗感染的全過程有全新了解和認識,才能由此將能在基因水平開發出新的藥物。來對付不斷變化的細菌。
但是,無論如何進行新藥開發,牢記細菌所具有的優勢仍然十分必要。如果無視抗生素濫用的危害,最終的受害者仍將是我們。所以,雖然在所有藥店都可以買到抗生素,但是當我們可能要用到它們時,最好還是上醫院問問醫生該怎么辦。尤其當你感冒時,更要當心,因為那也許是病毒感染,抗生素無效。
抗生素在基層醫院應用是非常廣泛的,針對基層醫院的患者,主訴感冒的癥狀占總患者數的70%左右,由于基層醫院沒有做藥物敏感細菌培養的條件。都是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雙管齊下的原則,筆者認為這樣不明緣由的用藥是給細菌產生耐藥的有利的條件。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體患者具體分析對待,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情制定出個體化治療方案。不可能有一個固定方案能在不同情況下套用。所以合理選用與合理用藥是基層醫院正確使用抗生素的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首先在安全有效的基礎上,掌握抗菌素的抗菌譜。因為各種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點,另外基層的社區醫院所面對的都是普通百姓,應在治病的前提下,減輕醫療費用為社會和患者減少負擔。總之我們應該加大力度控制抗生素濫用,使它很好的,有的放矢地發揮作用。另外監管部門應將抗生素管理更加嚴格,必須憑醫師處方購藥,現在很多藥店,沒有醫師處方,抗生素一直在銷售,造成患者自服抗生素的現象很多,到病情嚴重時來醫院就診用藥時,產生耐藥就加大劑量用藥,這樣會產生惡性循環。不僅浪費資源,還給患者自身帶來痛苦。濫用抗生素也是一個世界的一個共性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基層單位不能忽視,把抗生素用藥機制有效的運用于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