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紅 韓冰 張麗娟
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調查狀況及衛生需求
孫元紅 韓冰 張麗娟
目的分析老年人影響健康的不利因素,相應的找出保鍵預防措施,社區探索提高衛生服務的途徑。方法在社區建立家庭健康檔案過程中,統計分析了不健康的原因,通過家庭訪視、疾病普查和免費體檢等方法,防治中和慢性病發病狀況的不利因素。結果確診患慢性病共170人在調查對象中,發病率為79%。結論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在社區,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慢性病防治。
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教育;糖尿病;衛生需求
老年人慢性病加強管理,社區慢性病開展綜合防治,已成為社區衛生服務重要工作內容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簡稱是慢性病,是指病因復雜、起病隱匿、難以治愈的、病程長且病情反復一類疾病,導致傷殘甚至死亡主要是造成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是其危害。年齡隨著增長,呈退行性改變人體組織細胞,逐漸減退機體功能,降低抵抗力,成為慢性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且多同時患2種以上疾病患病率高。隨著患病情進展和病數的增加,老年人的日常下降活動能力,其生活質量嚴重影響。可見提供支持和關愛非常重要對老年慢性患者,相應對策提出是為了解社區老年人影響因素及其健康狀況,全社會關注以引起,老年性疾病的死亡率及發病率降低,社區居民提高了健康素質,我中心完成本次調查于2010年至2011年。結果報告現將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們對南臺、北臺兩個社區170位老人建立健康檔案于2010年~2011年,其中女90人,男80人,最低年齡59歲,最高年齡92歲平均年齡68歲左右。
1.2 方法被調查者170人(大干等于59歲)調查內容包括
①患病情況(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腫瘤、糖尿病)(2)生活習慣及居住(行為、家庭、住房)。③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及文化程度)等。采用統計學處理調查數據。
1.3 資料來源來源于兩方面數據,通過實際測量(血糖),是一方面通過問卷調查是另一方面。
1.4 調查問卷飲食習慣、一般情況、家族史、鍛煉活動情況、吸煙史、遺傳史、高血壓史、飲酒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腦卒中史、腎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經專門培訓調查人員后上崗。
2.1 建立健康檔案免費的健康體檢每年進行一次對本社區59歲以上老年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達到早發現、早治療、早診斷的目的,可以及時發現高危人群和新患者通過健康體檢。本社區老年慢性患者可以及時了解情況通過老年人健康檔案,開展后續工作有針對性的。
2.2 加強宣傳活動開展義診可在小區內針對行動不方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免費提供常見健康問題的咨詢以及測量血糖、血壓為老年人。血糖、血壓及時發現控制不佳的患者,及時督促其就醫。同時使老年患者及時了解慢性病知識通過發放慢性病的小區的宣傳欄、黑板報和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教育可以通過播放宣傳片等形式對于文化偏低的老年人。
2.3 開展衛生入戶活動必要的進行行為指導和衛生知識培訓,使其成為保健員在家庭中。(如衛生傳單、小冊子、衛生報刊、張貼畫等)將健康教育材料發到每一戶,逐步實現由家庭、個人、鄰里到社區的改變使衛生狀況。
男性小于女性患患者數本次調查顯示。患病的重要因素對于老年人是性別,一般來說,較高的男性死亡率,但顯示出更高的患病率的則是女性,對于身體狀況可能女性比較敏感,更易感到身體不適比男性,雖然有生存優勢女性,但健康優勢并無。再者就是女性較男性忙碌、操勞,易積勞成疾負擔重對于日常生活。因此應給予女性更多的關注對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中。患病率達73.8%老年人慢性病。這與老年人器官功能的障礙、協調功能的喪失、組織結構的老化、活動能力的下降以及身體抵抗力的減弱有關。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5種疾病中發病率達39.2%高血壓是慢性病的順位提示,它已經成為無聲殺手危害老年人健康。
在老年人中占很大的比例肥胖在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國內普遍偏低對于老年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知曉率,可能高于本調查結果實際上的慢性病患病。對170例對象進行餐后與空腹血糖檢測通過實測的方式,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占9.3%研究對象中血糖狀態,占21.6%糖尿病前期,接近可能的實際水平。已刻不容緩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慢性病開展干預危險因素,老年人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必須改善,慢性病的死亡、發病和致殘率可有效地控制與預防。
[1]王淑芬.社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及對衛生.中國全科醫學,2002,(5)8:648-649.
130011長春,吉林大學第四醫院/一汽總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5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統計學分析,查閱原始資料進行改正不一致者。估計各種血糖狀態的分布情況采用分層加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