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波,張梅,范成杰
知識經濟、信息化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已成為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新定位。為了順應時代需求,尋求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藥制劑分析》是一門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分析理論和方法研究中藥制劑質量的綜合應用性學科,是中藥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它是順應中藥質量控制的提高和中藥走向世界而開設的,具有實踐性強、應用性廣的學科特點。而實驗課教學不僅可以驗證和補充理論,更是培養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故在中藥制劑分析教學中更應重視實驗課教學的效果,訓練學生的專業思維,注重其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由美國神經病學科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先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PBL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行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只是傳授者與吸收者之間單向傳輸與被動吸收的教學方法,PBL能更有利于發揮學生個性,極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近年來,為了提高中藥制劑分析實驗課的教學水平,我們已從適當增加實驗時間、改善儀器設備條件、加強實驗室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完善 但仍然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第一,實驗教學方法有待改進。目前在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我們仍然沿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即所有學生均按照實驗教材固定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進行試驗。由于學生只是機械的按照教材及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去做實驗,未親自參與實驗方案設計,依樣畫葫蘆,只是單純的進行操作,而對其實驗原理、實驗依據等思考甚少,直接影響實驗教學的效果,更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第二,實驗教學內容有待改革。目前,我校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主要以規劃教材《中藥制劑分析》為參考,從中選擇一些項目進行試驗,內容涵蓋定性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等方面。由于這些實驗項目分別選用不同的中藥制劑,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中藥制劑現有質量控制內容缺乏系統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對各知識點及各項實驗操作技能之間的聯系和交叉也未能充分體會,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對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研究。嘗試將PBL教學法引入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實驗教學方式的組織及實驗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等各個方面充分體現PBL教學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合理的實驗內容安排是獲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的前提。實驗內容不但要有一定的系統性和連貫性,還應該與實驗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驗室的設備資源等情況相聯系。考慮到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學習的重點和目標即是中藥制劑質量標準的制定,故在實驗教學中著重訓練學生對現行中藥制劑質量標準制定方法的掌握和實踐能力。我們將現行的2010年版《中國藥典》中所收載成方制劑的質量標準中還有待完善的部分作為實驗內容選擇的參考范圍,在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后,由教師指導每個小組從2010年版《中國藥典》上所收載的成方制劑中選擇一種三味及以上藥味組成的成方制劑(制劑選擇除處方藥味限制不宜太多外,還需兼顧到藥典已有對照品、不同劑型等,同時有意識選擇部分有相同藥味但制備為不同劑型,如牛黃解毒片、一清顆粒、雙黃連軟膠囊等,便于比較不同制備方法對同一成分的影響)。確定品種后,同學課后通過數據庫、互聯網等進行資料查閱,設計該制劑的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等質量標準研究方案。
在每個小組制定出制劑質量標準研究的初步方案后,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通過討論查找方案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由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歸納,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
在討論制定出最終實驗方案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方案準備相關實驗材料,并組織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際操作。學生按照自己擬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在實驗過程中小組同學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互相幫助,鍛煉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實驗驗證所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發現存在的問題。
實驗結束后,學生在教師組織下對實驗進行總結,提煉實驗過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和關鍵操作技術,分析實驗數據,針對實驗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成績的評定包含多方面的考察結果:①實驗方案設計(評判標準:是否科學、合理,全面,是否按時完成,占實驗成績的20%);② 實驗動手能力(評判標準:實驗操作是否規范、熟練,實驗過程中是否具有合作精神等,占實驗成績的50%);③ 實驗結果(評判標準:結果是否合理,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占實驗成績的10%);④實驗報告(評判標準:實驗報告是否體現了實驗過程,能否就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書寫是否規范、整潔等, 占實驗成績的20%)。根據上面4項的成績得到實驗總成績。
實驗結束后,通過課后調查了解學生對在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的意見和建議。調查內容包括了解該教學方法對激發同學學習興趣是否有益,是否能夠增強同學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是否有助于同學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有益于同學畢業后盡快適應實際工作等方面。通過學生實驗成績和調查結果來評價該教學模式在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應用的實際效果。
通過上述改革實踐表明,在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讓學生以一種主動參與者的身份進行學習和實踐, 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解決問題的知識和評價信息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動性和所學知識的實用性,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對于開展中藥制劑分析實驗的興趣,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通過PBL教學過程,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相互協調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PBL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但對本專業、本課程內容熟練掌握,還需要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在該教學實踐過程中提高了教師自身素質,建立了一支能開展PBL教學的中藥制劑分析教師隊伍,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 崔永霞,謝彩俠,白雁.“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0):106.
[2] 杜麗堅,任勇任.基于PBL的碩士研究生實驗教學方法改革嘗試[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222.
[3] 張梅,宋芳芳,雷曉莉,等.PBL和傳統教育相結合在中藥制劑分析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