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霞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神經內、外科的急危重癥之一,發病率、致殘率較高,外科手術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最重要的治療措施之一,近年來,在顯微鏡下采用微骨窗入路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得到快速發展,該術式具有創傷小、血腫清除徹底、手術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康復快、費用低等優點[1],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對28例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超早期微骨窗入路手術治療,及時清除血腫、確切止血,術后強化專科護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將圍手術期護理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齡41~78歲,平均(56±3.2)歲。有明確高血壓史。術前血壓:收縮壓160~235 mm Hg,平均 183 mm Hg,舒張壓 93~134 mm Hg,平125 mm Hg。術前神志:昏睡17例,淺昏迷7例,深昏迷4例。發病至手術時間均<6 h。
1.2 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靜吸全麻,以血腫最厚處或最近平層部為切口中心點,切口長約4~6 cm,顱骨鉆孔后,使用咬骨鉗擴大骨窗至約(1.6~2.5 cm),“十”字形剪開硬膜,穿刺確認血腫后,避開血管,電凝切開腦皮層0.5 cm,使用腦壓板沿穿刺方向緩慢插入腦組織直至血腫區,不斷調整顯微鏡角度,直視下將血腫完全清除,術畢縫合硬腦膜,在血腫腔內放置14號腦室引流管1條。待引流液變清,頭顱CT檢查示顱內積血消失拔管。
本組28例中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存活的24例中,經3-6月隨訪,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級法(ADL)評測:Ⅰ級恢復良好7例,Ⅱ級輕殘8例,Ⅲ級重殘5例,Ⅳ級臥床神志清3例,Ⅴ級植物生存1例。
3.1 術前準備 對疑似高血壓腦出血者開放綠色通道,選用靜脈留置針建立靜脈通道,根據醫囑快速靜脈滴注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等藥物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2],急查頭顱CT、CTA、MRI等檢查,提前預約相關醫技科室,縮短檢查時間,盡量減少搬動。確診后急行術前準備,做好術區備皮,密切觀察患者意識及瞳孔、血壓、呼吸等,保持呼吸道通暢,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2 術后護理
3.2.1 病情觀察 術后即入住外科ICU,根據病情采取平臥位或將床頭抬高15°~30°,翻身時應避免壓迫骨窗側。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四肢活動、術區有無滲血滲液、缺氧癥狀等變化,發現顱內壓異常,及時作出對癥處理。
3.2.2 血壓控制 術后控制血壓,保持血壓平穩很重要。術后血壓管理須保證正常腦灌注壓維持在70 mm Hg左右。不能使降壓幅度過大,以免引起腦血流低灌注。亦要控制血壓上升,如血壓驟然上升且降壓藥物無法控制,則是顱內出血增加的前驅表現[3]。對抽搐、躁動不安者適當給予鎮靜藥物,以防意外損傷及顱內出血的加重。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用緩瀉劑。
3.2.3 引流管護理 本組病例放置為殘腔引流管,引流袋低于頭部[4],防止引流管扭曲、折疊、受壓、脫出以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液性質和量,每日引流量<500 ml。如發現引流液突然有大量鮮血引出,患者煩躁不安、昏迷加深及腦疝先兆,提示有再出血,應立即報告醫生。拔管前鉗閉觀察24 h,復查頭顱CT了解顱內情況。夾管期間和拔管后注意觀察有無頭痛、嘔吐、血壓升高、脈搏減慢、意識改變等顱內高壓表現,以及骨窗有無腫脹、滲液等。
3.2.4 并發癥的預防
3.2.4.1 術后再出血 術后再出血的發生是引起不良預后的主要因素,預防術后再出血應作為圍手術期的重點。腦出血的根本原因是高血壓,有效控制過高的血壓是預防術后再出血的重要環節,而術后血壓升高主要為顱內壓升高所致,故應有效地應用脫水劑、降壓藥物來控制血壓,進行降顱壓治療[5]。存在顱內高壓的情況下,不能盲目降低血壓,首先要保證腦和重要臟器的灌注。具體血壓指標參照術前基礎血壓,應用硝普鈉等藥物時要應用微量泵泵入,以嚴格掌握藥物的劑量。
3.2.4.2 肺部感染 昏迷患者常因清理呼吸道低效/無效,而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極易引發肺部并發癥。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出患者口腔和氣道內分泌物。短時間內不能清醒者宜做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者強化氣道管理,吸痰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必要時采取密閉式吸痰,按時翻身拍背。清醒患者鼓勵咳嗽、咳痰,合理應用抗生素。
3.2.4.3 顱內感染 由于在持續引流時,顱腔在一定程度上與外界相通,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機會。術后護理要強化引流管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及早拔管,合理應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抵抗力。做好病情觀察,若發現引流液渾濁呈毛玻璃狀、有絮狀物伴發熱、頸項強直提示有顱內感染的可能。
3.2.4.4 應激性潰瘍 術后患者可因應激或應用激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術后常規留置胃管,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嘔吐物及大便顏色,合理應用止血藥物和保護胃黏膜藥物,清醒患者及早進食流質飲食,如有出血癥狀,立即停止進食或鼻飼,通知醫生對癥施治[6]。
3.2.5 健康教育 出院后仍要重視控制血壓,監測患者血壓,據醫囑合理服藥。一旦突發昏迷、偏癱、失語等,應立即呼叫“120”,及時采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晃動患者頭部,以免出血量增大。加強后期康復,指導患者家屬協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及語言訓練,交待注意事項,定期來院復查。強調患者增進自理能力,盡早回歸正常生活。
[1]朱永華,林少華.微骨窗入路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7):26 -28.
[2]顧愛武.高血壓腦出血31例的急診合理體會.航空航天醫藥,2009,20(2):125 -126.
[3]宋偉華,傅西安,孫志敏.高血壓腦出血64例護理體會.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6):1 -2.
[4]李燕暉.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觀察與護理.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6):36.
[5]張萬宏,付志新,李延翠等.顯微手術外側裂入路治療高血壓丘腦出血.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7):30.
[6]張鳳霞.超早期雙側腦室外引流治療腦室內出血32例圍手術期的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