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永軍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
我很討厭那些有點錢而媚俗的人發表他們成功的經驗言論,因為他們有兩個害人的理論,一是我的成功可以復制,二是我的企業的成功可以復制。講這個話的時候,他們眼皮子都不眨,真如同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一樣。在眾星捧月中,有多少人因為聽了這樣的言論而在職場或創業的道路上碰得頭破血流。
我們看到,中國的機會在資源分配的尾聲中越來越少。自然地,別人的成功和別的企業的成功往往成了我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所以,上面的這兩個理論又出奇地很有市場。在瘋狂的商業環境下,誰不想成功,誰又能通過復制別人的成功而成功呢?
新希望的劉氏兄弟從養鵪鶉蛋開始,最后成了中國的飼料大王,且參股民生銀行進入金融領域。我問看客們,你們從養鵪鶉蛋開始行嗎?
歷史在發展的過程中,機遇是給予了有準備的人,可是時代背景卻是何其重要啊。在大家還在認為教師是鐵飯碗的時候,劉氏兄弟放棄了公職要從事被人認為下賤的商業,這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想想,當時有多少人舍得這個鐵飯碗。
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的三次社會資源分配中均給予了很多人機會。通過這三次機會,社會的資源進行了重新配置,很多人的發財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21世紀初的10 年,互聯網的成熟和發展也是一次資源的配置,不過這次配置不是簡單的有形資源,更多的是創意和人才的配置。于是,我們的世界出現了李彥宏、馬云等人物。你想想,李彥宏和馬云的成功你可以復制嗎?
當資源和資本結為夫妻的時候,你幾乎已經沒有了機會。這就是時代的變遷。下一個時代會有什么機會,天知道。
我們可以期待,但是我們更需要有靈敏的嗅覺和好的策略。如果錯過了一個時代,那你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研究一個企業家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他所處的時代給予了他什么。
我們看到的企業家大多是慈善家、精英人士、社會名流,可是他們真的就如同我們看到的那樣嗎?
之前,我有個小兄弟十分喜歡張柏芝,說她性感、正直、率真,并且一直將她的不同形象作為電腦屏保。后來,發生了張柏芝和陳冠希的性丑聞以后,他很不爽,說是別人PS的。在事實的作用下,他最終將屏保換了,偶像在他心中破滅了。
我們看到企業家、政治家和明星一樣,他們都必須有一個能力,那就是表演的能力。如果你想創業,你可以學學這個能力,沒有錯。但是如果你在做事情上徹底迷信了他的這個表演,那你就錯了。有個飲料大王,他告訴我,他前期做飲料就是用自來水對糖精和色素的,現在他做大了,成功了,是數十億的身價了,他才關注起了產品質量。
每一個企業家的成功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中國把這個叫做“原罪”,也就是說他在創業的時候都罪過。過去法律不是很健全,沒有互聯網。現在你做假試試,看網友不把你祖宗三代找出來。
所以,我們不要光看舞臺上表演的企業家,更要了解深處市場、工廠、資本中的真實的企業家。這樣,你才能找到他成功的密碼。
2011年,我在北京投資了一個公益的幼兒園,我覺得我們的園長就具備創業的素質。我給他的目標是年底盈虧平衡,我不做月度考核,只做季度督促。從3月開學,到了11月,還是虧損。我問他,還能虧多久,他笑呵呵地對我說,12月就持平了。
我不相信,但是也沒有說什么。因為我想,當年就算了,到2012年3月持平也就行了,再說本身也是公益性質的。后來如同他說的,12月基本持平了。
我很欣賞的不是他做幼兒園的才干,而是他對投資人所展示的自信,和他作為創業者的心理素質。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項目有的人投資到了快成功的時候放棄了,或者有的人到了快成功的時候離職了。這些都是不具備創業者素質的人。
我們看到,奧康的王振濤很成功,但是有幾個人知道王振濤當年走街串巷給人補皮鞋;我們看到新奧的王玉鎖很成功,但是有幾個人知道王玉鎖當年背著幾十公斤的煤氣罐爬上五層樓給人送煤氣。成功需要幾種素質:第一是韌性,第二是膽略,第三是溝通。這些由性格所造就的素質,缺一不可。想一想,你具備幾個?我很欣賞一個朋友講的,企業家和創業者不是大學教出來的,而是野長的。呵呵,你是野長的嗎?
成功不可復制,我在給企業作戰略咨詢策劃的時候一直這樣強調,因為每一個企業的企業家個性不同,行業不同,產品、品牌、團隊等等都是個性化的。所以針對一個企業只有細心研究,從它的特性出發才能找到讓它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