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 軍
(河北人民廣播電臺,河北石家莊 050012)
隨著媒介傳播的逐漸發達,第五媒體——網絡已經越來越搶占了媒介傳播的主流市場,造成紙媒、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經營危機,尤其以廣播這類僅通過聲音傳播為方式的媒體形式最為明顯,其客戶群的流失是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1]。廣播具有音響、音效特質,是抓住人類聽覺感知的重要媒體形式,盡管目前網絡媒介綜合了各類傳統媒介的優勢,但仍無法完全替代傳統媒介,這也是幫助廣播等傳統媒體生存與突圍的重要契機,也就是說,如果廣播電臺能夠在各類節目中充分尋求自身特點及差異性,并將其發揮到盡可能的極限,廣播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仍然會保持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作用[2]。音響與音效是廣播節目非獨有、但絕對有特色和特質性的功能之一,如何在音響、音效方面發掘潛力,充分利用廣播節目的聽覺吸引特征,從而提高廣播節目的收聽率,實現廣播媒介的長足發展,成為行業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音響主要指廣播電臺節目中非主持人的聲音和音樂以外的其它類型的聲音,比如自然環境的聲響、機器工具發出的聲音、動物的叫聲、人的各類行為所產生的聲音等,都可被稱作為音響。廣播節目的音響可根據多種形式分類,比如根據內容分類可劃分為人聲、物聲和環境聲等;而根據時間分可劃分為資料音響和實況音響等。黃美娟提出:“音響并不是所有廣播節目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她認為,廣播節目是否需要應用音響取決于節目本身的主題及相關內容[3]。這種認識并不能說是錯誤的,但筆者認為,音響賦有其獨特的特征性,無效的音響應用可能反而會影響廣播節目的質量,不如不用;但有效的音響參與可為廣播節目本身增強渲染能力,強化表達效果,具體來說,音響在廣播節目中具有如下作用。
(1)對于新聞類廣播節目,音響的加用可提升其可信度;畢竟,新聞的第一要素即是真實可信,受眾對于廣播節目新聞報道的需求在極大程度上取決于新聞內容自身的可信度;實效音響的運用則可以實現廣播節目的真實性和實效性。(2)音響對于增強廣播節目的現場感具有重要意義。由于音響的錄制來源于普通生活場景,具有極強的真實性和現場感,通過現場的各類環境聲音以及人為聲音可直接增強節目的生動性,使聽眾感受到節目與日常生活的貼近性,通過強化現場感提升聽眾對節目的參與度,達到互動,從而進一步提升聽眾量,實現交流與廣播節目的可持續發展。(3)音響可有效增強廣播節目的可聽性。由于媒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具有形、聲的電視媒體、綜合應用形、聲、文字、交互等的互聯網技術等均無形的壓迫著廣播節目的生產與制作,并給廣播節目的發展之路提供了障礙。有效的音響加入可使聽眾產生如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從而對廣播節目提高接受程度,甚至給聽眾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震撼力和沖擊力。(4)音響還有助于側面增大廣播節目的信息量,使受眾在相同的時間范圍內,聽到更多的相關信息,并根據個人的喜好和關注程度篩選和分析信息,得出自我需求的結論。(5)合理的應用音響有助于提高聽眾的參與度,比如一些廣播節目通過接聽熱線的音響形式來豐富節目內容,而這種接聽的音響內容如與聽眾本身的生活經歷、個人喜好相近,或者為聽眾的親朋好友,則可能促動該聽眾積極的參與廣播節目的相關內容,為缺失互動性的廣播節目特點提供更多的交互渠道。
音效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音效主要指各種類型的聲音,而狹義的音效則特指音效效果,即物體本身運動過程中所自然產生的、且人類聽覺器官可以感知到的聲音效果。音效在廣播電臺相關節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音效具有表意性,可在廣播節目主體聲音的基礎上清晰的表明節目特定時段內的氛圍、情感、傳達意愿等,引起聽眾共鳴或反感,從而進一步實現廣播的互動性。(2)間效在廣播節目中的運用可實現對節目的表象和聯想作用,比如摔杯子的聲音可能讓人聯想到兩人或多人之間產生矛盾氣憤不已的場面。盡管音效秒如語言那般明晰和全面,但音效具有其獨特的隱含性和聯想性,不同的聽眾可能聯想的結果有所區別,但不可否認的是,廣播節目中,音效是不可或缺的。
廣播電臺節目通常根據時段、內容的不同有多種形式,比如新聞、廣播劇、娛樂節目、互動節目等等[4],但無論哪一類節目,其運用音響和音效來提升收聽效果都應該將以下幾點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2.1.1 聽覺和人類對信息的關注有一個重要特點
即對開篇、起因等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到其對隨后主體內容的接受程度,甚至可能直接妨礙正常的收聽。因而片頭制作在提升廣播節目收聽效果中具有“排頭兵”的作用。片頭是節目的初始,其是否能夠制造懸念、是否打動聽眾、是否能有效吸引和抓住聽眾心理等,均取決于廣播節目片頭的制作功力。要想在保留住大量老聽眾的同時吸引更多的新聽眾,就必須有具有震撼力或極富吸引性的片頭來作為支撐。
2.1.2 音響、音效的有效運用可大大提升廣播節目主體內容的深遠性
當一個廣播節目主體和線索被創作出來后,特殊音響音效可實時的傳達出節目本質的表達意圖,并促動聽眾根據該意圖深入思考,并獲得更為深遠的計劃與思路。
2.1.3 音響、音效的運用可指出廣播節目的針對性和偏重性
對于不同的廣播電臺節目而言,除主持人的相關介紹為主線以外,每一個節目都需要有一個主題和靈魂,而這種靈魂偏重于表達節目制作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和思考。通過音響、音效在節目中的表現可使聰明的聽眾聽出節目的針對性和偏重性,引起群眾輿論。
2.1.4 片尾的制作也具有一定的音響、音效作用
片尾是一段廣播節目的收尾,我們都知道“虎頭蛇尾”不好,這也提醒廣大廣播節目制作者們,節目的好壞結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評估價值,因而應該提前通過對音響、音效的播放和測試確定其對節目片尾聽眾接收的促進作用,減少無效性傳播,甚至可以通過片尾形成一種督促思考的意圖,使聽眾在節目結束之時仍將節目中的問題帶出并思考,提高了廣播電臺節目的有效性和時效性,并提高了業務流動和舒暢水平,為其它相關的研究爭取了時間。
音響、音效在廣播電臺的節目中享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通過有效的音響、音效來震撼聽眾,達到廣播節目發展與發達的上報,實屬必然[5-6]。但是仍然值得指出的是,各類廣播電臺節目的制作與發行均需要與相關音響、單獨相連通,以便于銷售部門理清銷售指標及任務,從而減少對產品的抱怨和挑不明,真正的廣播電臺節目需要通過誠信、魅力、思維方式、運營思路等獲得更具實力的運營廠家,從而提升產量和銷售量。
[1] 徐鈺. 廣播作品中音樂。音效的運用技巧.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1(1071):136-137.
[2] 康曉光,李煜佳. 發揮音響魅力,做好活廣播經濟新聞. 新聞天地,2011(12):117-118.
[3] 黃美娟. 淺談音響在廣播節目中的作用. 中國廣播,2011(11)86-87.
[4] 孫宇. 用活音效和音樂,讓廣播新聞“活”起來. 視聽縱橫,2008(3):112-113.
[5] 倪恩泉. 廣播新聞音響提要的嘗試. 視聽界,2012(1):113-114.
[6] 張勛英. 廣播音響的形象思維. 中國地市報人,2011(30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