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會在西沙永興島舉行,并舉行揭牌儀式,我國最南端的地級市——三沙市正式建立了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軍事警備區等機構,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此前,7月23日,三沙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符戇為三沙市首任人大常委會主任,肖杰當選三沙市首任市委書記、市長。參加此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共有45名,由來自西、南、中沙15個選區的1100多名選民選舉產生。符戇,男,1956年出生于海南昌江,漢族,大學學歷,當選為三沙市人大主任之前為海南省人民防空辦公室副主任;肖杰,男,1960年出生于廣東雷州,漢族,碩士研究生,當選三沙市市委書記、市長之前為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新設立的三沙市將依法履行對我國固有領土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開發保護的神圣職責,努力把三沙市建設成為維護我國南海主權和南海資源開發服務的重要基地。全國各大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海南日報》7月24日專門出版號外,對三沙市有關機構的正式建立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報道。
繼《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之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又一重要成果——《馬克思畫傳》、《恩格斯畫傳》、《列寧畫傳》歷時3年編纂面世。三部畫傳出版座談會最近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致信祝賀,對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研究和宣傳提出要求。
以“數字時代的公民權利和國家立法”為主題的中德法治國家對話第十二屆法律研討會日前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開幕。圍繞“互聯網環境下的侵權和執法”、“互聯網環境下個人信息的保護”和“互聯網環境下公民對立法的參與”三個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國務院法制辦主任宋大涵、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錢小芊、德國聯邦司法部長施納倫貝格爾女士出席了會議。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人數已達5.38億人。
備受各界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日前由國家版權局對外公開發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從進一步簡化權利內容、廓清權利邊界以及減少權利交叉重合的角度出發,對著作權內容進行了下列調整:(1)參考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立法實踐,取消放映權,將其并入表演權;(2)考慮到原草案關于廣播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設定以傳播介質而非傳播方式為基礎,不能完全符合科技發展特別是“三網融合”的現狀和趨勢,因此將播放權適用于非交互式傳播、信息網絡傳播權適用于交互式傳播,以解決實踐中的定時播放、網絡直播以及轉播等問題;(3)考慮到草案將修改權并入保護作品完整權后又在財產權部分增加了計算機程序的修改權,因此將計算機程序的修改權并入改編權,以免引起混淆和誤解;(4)考慮到追續權本質上屬于獲酬權,因此將追續權單列一條規定(第十二條),同時參考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立法,增加可操作性,將追續權的權利范圍限定為通過拍賣方式的轉售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所謂“合理使用”,是指他人在特定情形下使用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并不向其支付報酬,但必須指明作品來源或者出處的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相關國際條約以及各國和地區著作權法中的基本制度。本次修改,主要作了以下調整:(1)增加“合理使用”的開放式規定——其他情形,同時將原草案第三十九條并入新草案第四十二條作為第二款限制所有的十三類“合理使用”情形;(2)明確為個人學習、研究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為復制文字作品的片段;(3)增加關于引用他人作品不得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或者實質部分的規定;(4)在相關情形中增加“信息網絡”媒體的規定;(5)增加關于對室外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后形成的成果后續使用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本次修改對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進行了以下調整:(1)根據權利人、相關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以及相關機構的意見,將著作權“法定許可”進一步限縮為教材法定許可和報刊轉載法定許可兩種情形,取消原草案第四十六條關于錄音制作法定許可、第四十七條關于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法定許可的規定,將其恢復為作者的專有權;(2)對于報刊轉載法定許可,允許當事人約定專有出版權,報刊社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其他報刊不得轉載,同時在第五十一條規定專有出版權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推定為一年;(3)明確使用者在首次使用作品前進行一次性備案,將備案機構調整為相應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4)增加使用者在法定期限內可以直接向權利人支付報酬的規定。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7月19日起向社會公開征集“新聞敲詐”、有償新聞、“有償不聞”的違法線索,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嚴厲打擊“新聞敲詐”高壓氛圍,實現有效遏制“新聞敲詐”等違法活動的目標,讓違法者無處藏身。這次專項行動的重點是:嚴厲打擊假記者的非法采訪活動,嚴肅查處“新聞敲詐”、有償新聞、“有償不聞”等新聞違法活動。
國家版權局、工信部、財政部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日前聯合對外宣布:繼135家中央和國家機關2011年5月底完成軟件正版化檢查整改工作后,全國31個省(區、市)的省級政府機關已經按時全部完成了軟件正版化檢查整改任務。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推進地方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意義、如何為鞏固工作成果建立軟件資產管理長效機制等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強調軟件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礎。中國政府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信心堅定,態度堅決。
《人民日報》高級編輯劉國昌最近撰文說:隨著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媒體都在致力于改進創新。但這種改進創新,必須要在堅持正確方向、堅持職業道德的前提下進行。要看到,物質利益的誘惑、名利思想的追逐等,仍在影響和侵蝕著我們的新聞隊伍,稍一放松就會釀出事端。時下在新聞標題上出現的一些亂象,正說明了這一點,它在警醒、告誡人們,新聞職業道德教育一刻也不能丟,這根弦一點也松不得。
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支持、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2012中國數字出版年會7月19日在北京開幕。本屆年會主題是“數字出版:新發展新舉措新期待”。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出席并作主旨報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劉建生出席并致辭。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在年會主論壇發布了《2011-2012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
到“十二五”末期,我國數字出版總產出要達到新聞出版業總產出的25%,未來5年是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將著重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完善數字出版相關政策法規制定;二是加強數字出版項目庫建設;三是鼓勵企業整合與業務拓展,引導財政、稅收等政策向數字出版產業傾斜,帶動和提升新聞出版業整體實力;四是推動數字出版服務體系建設;五是加強數字出版配套管理措施,加快數字出版服務平臺建設。
近日,從“中國媒體數字化轉型發展峰會”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字閱讀技術——“聯訊讀報4.0”技術平臺研發成功。“聯訊讀報4.0”技術平臺不僅實現在多平臺上的無紙化閱讀,而且在閱讀中增加多種互動功能,是一款互動分享、個性化定制的原版報刊閱讀技術。
全國16家報業集團近日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廣播媒體與平面媒體最大規模的跨媒體合作項目。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王求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國家電臺與全國各省區市報業集團強強聯手,既可以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降低傳播成本和提高傳播效率,又能促進雙方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構建跨媒體合作新格局,推進文化產業的加快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根據全國各省(區、市)“十一五”統計數據制作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7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榜單上,上海與北京處于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為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4省。其余25個省(區、市)均被歸于指數值較低的第三梯隊。調整型地區集中了重慶、山西、浙江等9個省(區、市),它們尚未探索出適合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道路,文化產業發展在發展速度和規模上的表現反復不定,在多個區域間徘徊。四川、新疆、黑龍江等7個省區的文化產業尚處于培育和孵化階段。(以上信息除署名的以外來源于中國記協網、中國新聞出版網、新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