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11年度,由《中國地市報人》雜志分別與佛山珠江傳媒集團、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和洛陽日報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佛山杯’壯大報業實力 引領文化發展”征文、“‘煙臺杯’提升子報子刊競爭力”征文、“‘洛陽杯’新聞改革與創新”征文三個征文活動,到2011年12月底已經結束。今年3月初,本刊編輯部組織了評委對參加三個征文的作品進行了認真評選,“佛山杯”、“煙臺杯”、“洛陽杯”三個征文共評出一等獎6篇、二等獎15篇、三等獎24篇。現將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聚焦媒體品牌支點 撬動報業強勢崛起廊坊日報 張寶富 6·(16)
推進報業集團建設的幾點思考周口日報 杜少華 11·(19)
讀者俱樂部:新時期報紙發行工作的有效嘗試焦作日報 武文霞 1·(23)
提升綜合素質 應對“融媒時代”泉州晚報 葉燕民 2-3·(7)
提升黨報輿論引導能力新探索石家莊日報 王勛濤 9·(22)
地市黨報“人才強報”的困局與突圍南充日報 熊建春 11·(15)
輿論監督的新探索——兼論南陽日報社新聞熱線與南陽市市長熱線的并網運行南陽日報 關玉國 12·(18)
軟硬兼施 強化黨報優勢——談《麗水日報》編輯思想的轉換麗水日報 陳建生 4·(25)
版面語言:網絡媒體不可替代的報紙優勢江南晚報 馬漢清 6·(14)
媒介融合:傳統報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中山日報報業集團 陸 梅 7·(12)
搶抓機遇 主動作為 加快發展——淺議構建新聞出版公共服務體系的意義菏澤日報 冉德蒙 7·(14)
淺談“一社兩報”格局下的地市黨報發展——兼談《賀州日報》、《賀州晚報》的錯位發展與優勢互補賀州日報 黃月新 7·(16)
立足文化資源 布局產業項目——山區地市黨報如何尋求文化產業的突破閩北日報 方興福 8·(25)
用“經營”的理念辦報——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地市黨報的適應性塑造贛南日報 陳昱鑫 10·(11)
注重貼近與體現權威——輿論多元化背景下增強黨報影響力的實踐與思考鎮江報業傳媒集團 孫肖蘇 楊 詠 12·(16)
三年忐忑話“時報”——《東莞時報》創刊三周年隨想東莞時報 譚軍波 5·(17)
晚報的品牌經營與特色策劃淄博晚報 左伯海 孫曉燕 6·(21)
3D成風,地市都市報要不要跟風跑金華晚報 陳麗媛 1·(13)
全國性都市周報的局限與發展家庭主婦報 樊風光 6·(19)
微博時代地市晚報的制勝策略 株洲晚報 管品龍 8·(31)
以最大差異化破解新聞同質化——做大做強獨家新聞之探索 南陽晚報 石 瓊9·(17)
用新面孔吸引年輕讀者 平頂山晚報 楚讓蕊 11·(22)
新聞創新 讓主旋律更具吸引力溫州日報報業集團 劉華卓 1·(12)
地市晚報迎戰網絡媒體探討 潯陽晚報 方詩慶 1·(15)
新聞的延伸和二次挖掘 鄭州晚報 安學軍 4·(20)
晚報時政新聞創新之道 唐山晚報 王雪漫 8·(32)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工作面面觀大連晚報 王春燕 8·(34)
一石激起千重浪——以《漯河晚報》一次成功的連續報道為例漯河日報 李元良 凌仕東 11·(21)
發揮熱線功能 打造精品欄目——談《伊犁晚報》新聞熱線的實踐伊犁晚報 謝宏芳 12·(22)
服務當先 策劃為王 鑄就品牌——談《黃河晨報》的“公益服務進社區”活動黃河晨報 李宏偉 12·(24)
讓新聞報道更多一些人性化 邯鄲日報 李文海 8·(12)
以民生解讀為突破口 努力開拓時政新聞報道新高地姑蘇晚報 詹 剛 11·(8)
黨報增強公信力淺析 三亞晨報 黎家璇 1·(22)
從“新聞線人”到“新聞薦人” 泉州晚報 楊炳華 2-3·(15)
黨報版面語言風格的創新安陽日報 聶 震 李 涵 4·(11)
富媒體時代黨報輿論引導的創新大興安嶺日報 李睿軍 6·(7)
加強地市黨報議題設置的策略張掖日報 申慧萍 8·(10)
創新正面報道 永葆主流強勢——地市黨報提高正面報道質量的實踐與思考閩北日報 黃 偉 4·(18)
黨報民生新聞報道三要素 駐馬店日報 張新理 5·(13)
實驗新聞的選擇與探討 衢州日報 傅云燕 6·(8)
創新思維在新聞策劃中的運用臨沂日報報業集團 劉成果 8·(7)
厚度·深度·靚度——以創新來提升黨報品牌的實踐與思考景德鎮日報 吳海根 8·(14)
圍繞重點建言 緊扣熱點發聲——《宿遷日報》加強新聞評論工作的實踐與體會宿遷日報 吳勁濤 10·(7)
時政新聞導報 地方新聞活報 民生新聞立報——由“新聞立報”所想到的 天中晚報 魯 萍11·(10)
激發創新意識 構建版面風格——吳忠日報社提升報紙編輯質量的作法吳忠日報 馬惠群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