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天
“限令”下的微電影:杜絕傳遞“負能量”
文 | 劉天
2012年,微電影借視頻網站快速擴張的東風,以勢不可當之勢迅猛發展,各大影視團隊、明星名導紛紛進軍微電影……然而,在火爆的同時,一些微電影為追求高點擊率,制作內容粗俗,動輒挑戰社會道德底線。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和互聯網信息辦聯合下發“限令”,要求對內容低俗、格調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微電影加以審查。對此,記者采訪了一線創作者和業界人士,了解微電影的創作現狀以及他們對微電影審查的看法。
新銳導演金赫執導的微電影《當下電影》中,揭示出當下部分電影的制作現狀:一部“混搭”的劇本,少不了驚悚、恐怖、色情等元素,“要想眼球賺得多,衣服就得脫”“炒作,照死里炒,咱們就火啦”等臺詞,一針見血地反映出當下爛片的“拼湊”過程。
國內觀眾最早接觸微電影,還要從2010年底的微電影《老男孩》算起。短短40分鐘,激起了許多人對青春的回憶和對夢想的憧憬,這部微電影也由此被貼上了“青春”“勵志”的標簽。然而,一年多以后,微電影呈現爆炸性增長,其內容也從青春勵志滑向了對感官刺激的追求,即使是一些討論社會問題的微電影,也希望從這些吸引眼球的因素中博得點擊率。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管理本身是一件好事,確實有不少片子在傳遞負能量?!睂а萁鸷照f。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院長何蘇六說:“視頻網站用的是開放式的上傳系統,這讓微電影內容監管變得非常困難,讓一些為了吸引眼球、觸碰社會道德底線的視頻鉆了空子。青少年很容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視頻,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p>
“想想當年的《古惑仔》,有多少孩子因為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效仿其中的內容。我們藝術創作者要有社會責任感,至少70%的人必須有,引導整個國家文化的發展和精神力量的提升?!苯鸷照f。
審查是否會束縛創作?
細讀《通知》發現,此次“限令”主要針對微電影中內容低俗、格調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情節,并且將審查權力下放到各個視頻網站。
《微博有鬼之私信》和《小馬旅行記》是金赫執導的另外兩部微電影,探討的是新媒體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坝捎谟捌蠕h感較強,其新浪潮的影視語言可能會涉及被審查的內容。”金赫說,“我很擔心審查下放到視頻網站,在沒有準確的評判標準時,是否會讓一些新浪潮電影被‘封殺’?!?/p>
“對于真正有創作才能和靈氣的人來說,《通知》并沒有限制他們的創作空間。這次主要是限制那些格調低下、刻意展示低級趣味以及血腥暴力的動作和場面?!焙翁K六建議,不要對政策過度解釋,畢竟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對于網絡上的弱勢群體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保護?!?/p>
目前,微電影的傳播主要依靠視頻網站,好與差的評判標準很大程度由點擊率說了算。越是吸引眼球的東西,點擊率就會越高,給觀眾造成一個“風向標”,客觀上形成了一種“馬太效應”。
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副院長司若說:“微電影的發展要避免惟點擊率是從的惡性競爭,正是這種競爭刺激了惡俗內容的增加。追求‘眼球經濟’只是暫時的,內容審查有利于凈化微電影整體市場?!?/p>
“微博力量如此強大,通過微博上的‘名人’轉發或預告一些優秀的微電影,可以讓好片子得到更多關注。利用競賽也可以發掘年輕導演,鼓勵他們拍攝富有正能量的視頻。”司若說。
許多行業人士認為,國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氨热纾壳皣鈱嵭械氖莻鞑ズ笞匪葜贫取2幌拗撇シ?,但播放后產生惡劣影響就會運用法律手段進行追溯。這方面我國已經起步,但還不成熟。”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教授認為,還應加強行業管理?!艾F在有電影協會,但微電影和短片并沒有類似的協會,無法實現行業約束。”
我國在影視方面的管理手段還較為單一,但市場發展已經呈現多元化。要從根本上改變問題,就需要多元化的管理手段。要讓微電影積極向上發展,形成一種健康的傳播模式,建立自我輸血和自我約束的良性機制。
新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