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寶貴經驗——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考察對象

2012-08-15 00:47:10李正軍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群眾教育

李正軍

(遼寧社會科學院地方黨史所,遼寧 沈陽 110031)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一直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大眾化。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極其艱苦的斗爭環境中,仍然不斷探索與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整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民主革命時期是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時期讓我們繼承、借鑒的內容非常之多,對于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尤其需要了解和掌握這段時期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經驗,具體地分析其各種實際的做法,把握其方式方法,領會其基本的精神。深入總結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經驗,揭示其發展的歷史規律,可以更好地推動當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增強引導社會思潮走向的重要作用。

一、關注實際、服務民生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關鍵

任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宣傳都離不開群眾的積極參與,而群眾的積極參與必然是其切身利益得到滿足的結果。作為承擔著傳播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使命的中國共產黨,要在這一過程中真正得到群眾的切實歡迎,就必須要把這種工作與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聯系起來,而不是空喊口號、漠視群眾的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民生問題,否則就會嚇跑群眾、趕跑群眾。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我們對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群眾的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因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總之,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我們就真正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1]

民主革命時期中國農村文化教育是十分落后的。對于當時的現狀,李維漢是這樣描述陜甘寧根據地民情的:“反映在文化教育上,就是封建、文盲、迷信和不衛生。知識分子缺乏,文盲高達百分之九十九;學校教育,除城鎮外,在分散的農村,方圓幾十里找不到一所學校,窮人子弟入學無門;文化設施很缺,人民十分缺乏文化生活;衛生條件極差,缺醫少藥,人畜死亡率很高,嬰兒死亡率達百分之六十,成人達百分之三;全區巫神多達兩千余人,招搖撞騙,為害甚烈。人民不僅備受封建的經濟壓迫,而且吃盡了文盲、迷信、不衛生的苦頭,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得不到保障。”[2]陜甘寧根據地是如此,其它根據地也差不多。針對這樣的實際,在根據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工作就不能簡單地高喊革命、爭取民族獨立自由、拯救人類的大道理,而首先必須要關注他們的實際需要,從切身的感受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必要性,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才可能化為他們的實際行動。

中共中央及陜甘寧邊區政府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則而采取了一系列的相關辦法、措施,其核心內容就是提高民眾文化素質,以此來不斷提升其政治素質。而當時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教民眾識字,幫助他們認識文字,擺脫文盲。這是個很得民心的舉措,因為生活在落后的鄉村的中國農民,由于各種原因絕大多數人無法接受教育,大多數農民都不識字,而共產黨免費給予他們教育的機會,這自然是能引起他們對共產黨的好感,這也是他們愿意接受黨的組織和教育的基礎;在識字教育中,共產黨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生活,實施了切合實際的教育方式。共產黨貫徹以實用為主的識字教育,包括記算賬目、開路條、寫信、寫約據及定生產計劃以及日常生活文字;進行生產、生活、衛生等方面的教育,提升當地農民的衛生健康意識、科學生產技能、現代生活的意識,為他們接受馬克思主義新思想、新理念打下基礎。在上述教育過程中,共產黨一直貫徹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為指導,使農民群眾知道應該要自立、自主,要明白階級斗爭的道理,明白組織起來的必要性,認識到互助組、變工隊、農會、減租會等具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組織形式的重要性。當時的冬學運動中規定70%的內容是有關黨的理論、方針、政策,30%是文化課。但是,這些政治的內容并不是生硬地傳授給農民,而是靈活地運用多種手段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的目的。

關注民生,中共中央和各級地方組織在當時極其艱難復雜的戰爭環境下,都做了極大的努力,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可以說在當時條件下最大化地做到了保護群眾民生利益的程度。共產黨為了彌補小生產的弊端,開展了變工隊、互助組、合作社等組織生產的方式;為了減輕民眾負擔,開展了大生產運動;為了提高勞動效率,開展了勞動競賽;為了抗御自然災害,積極興建水利設施;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積極引進各種新品種農作物。這些措施的實行,對于保障民生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民生觀點,讓民眾從這種實實在在的惠民措施中親身感受到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點,使他們在這種友好親密的氣氛中由自發到逐漸自覺自愿接受黨的教育,甚至主動地要求學習馬克思主義、了解馬克思主義,這樣的邏輯結果自然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

歷史已然證明,凡是不關注民眾的實際而開展的空頭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都不可能實現大眾化,因為這樣是不可能獲得群眾的真正的支持和參與的,那樣的結果只能嚇跑群眾,使得群眾遠離馬克思主義。

二、干部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根本途徑

如何將抽象深奧、邏輯嚴密的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落實到基層,這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遇到的一個歷史性難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一直處于戰爭環境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任務異常艱巨,艱苦條件下的解放區共產黨人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途徑,除了廣泛普遍的教育學習活動,必須通過干部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層面,大力推進解放區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當時廣大黨員干部由于大部分精力都在考慮軍事問題和生存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較低,對此,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上有著深入的總結,他指出,“由于我們黨在創立以前沒有足夠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上的準備,在創立以后又立即全部投入轟轟烈烈的實際革命斗爭中,沒有很多時間來進行理論宣傳工作,因而使我們黨在很長時間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建設不夠。”[3]毛澤東也認為,在革命運動中,干部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對黨員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就顯得極其重要了。毛澤東指出:“一般地說,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都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干部應當著重地研究這些,……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4]革命戰爭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大量干部,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培訓,在戰爭條件下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從革命戰爭一開始,黨中央就大力加強干部教育,把干部教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明確規定了“干部教育重于群眾教育”和“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針,努力培養和提高革命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培訓的內容除政治教育外,還包括軍事教育和專業教育。政治教育注重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和階級教育作為主課,進行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教育,使廣大學員能緊跟形勢的發展,提高思想覺悟,增強革命斗志。

當時在延安所開設的各種干部學校,無論是馬列學院、中央黨校,還是抗日軍政大學、女子學院、陜北公學、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澤東青年干部學校、魯迅藝術學院、行政學院,都把學習馬列主義當作一項重要的課程任務。這種學習對于原本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缺乏了解又長期投入艱苦繁重的斗爭生涯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無疑是一場非常及時的補課,很多人就是通過在延安時期的學習而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學會了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很多人在回憶起這段歷史時,都對延安時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效果表示了積極的肯定:“紅大學習是我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基本理論,聯系親身實踐,學歷史,學理論,總結戰爭經驗和教訓,眼界打開了,獲益匪淺,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動力、領導和前途等根本問題,大體上搞清了,在政治理論上確是個飛躍。”[5]

解放戰爭時期,在新解放區,民主政府還接管了當地的一批高等學校。為了改造這批學校,同時提出了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如東北解放區民主政府和東北局指示,凡事反動的、非馬克思主義的教材必須立即停止使用,要徹底改革教育內容,一切要按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來辦,而當時首要的任務是培養大批有知識、有文化、具有革命精神的各種知識分子。東北解放區在高校中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確定高等學校學生必須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并進一步加強國際主義教育。正是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教育,使得解放區大眾思想取得統一,促進中國革命的勝利。

根據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對解放區人民群眾進行了社會教育。這種宣傳教育適應了民眾的現實需要,采用了民族化地方化的形式,貼近了群眾,貼近了實際,貼近了生活。在進行文學藝術創作和文藝表演中,毛澤東很早就明確指出,這種中國化的成果必須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不能洋腔洋調,不能脫離群眾。他說:“什么叫做大眾化呢?就是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農兵大眾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6]因此,解放區的文藝活動緊密圍繞人民群眾的生活,采用人民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社會教育采用畫報、黑板報、說書、戲劇、秧歌隊等方式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內容則以時事政治為主要內容,充分利用報紙和戰地時訊為教材,授以生產節約、擁軍優待、爭取俘虜等知識。這些活動宣傳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使之大眾化,且以大眾化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為形式喚醒了民眾覺悟,推動了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實施,達到了有效的社會政治動員。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邊區社會教育掃除文盲,提高民眾的文化水平,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創造了基礎和前提;激發民眾的民族意識和覺悟,提高他們抗戰的自覺性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而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動員教育則是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途徑和手段。[7]

三、文學藝術的多樣化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方式

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制定了一系列抗戰政策,但是他知道,僅有良好的政策是不夠的,必須要使之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注意宣傳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要“廣泛發展民眾教育,組織各種補習學校、識字運動、戲劇運動、歌詠運動、體育運動,創辦敵前敵后各種地方通俗報紙,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覺悟。”[8]各級政府也在這個指示精神指導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開拓一切可以開拓的資源,創造一切可資利用的形式來宣傳黨的以抗日為主題的方針、政策、思想,使得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形式豐富多彩,其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充分利用劇社和文工團進行馬列主義宣傳。在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渠道中,文藝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娛樂性文藝活動,使民眾的革命情感潛移默化。豐富的文藝活動,內容涉及中外,形式容納古今,為群眾所喜聞樂見,通過觀看節目,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激發革命情感,陶冶革命情操。1938年7月陜甘寧邊區成立民眾劇團,其后七月劇團、八一劇團、隴東劇團、延屬文工團、抗戰劇團、魯藝平劇團和延安平劇研究院等專業化劇團也相繼成立。文藝宣傳工作者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民間的藝術文化,進行廣泛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在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尊重傳統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創造了許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新戲曲作品。如《一條路》、《松花江》等,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雙投軍》、、《血濺盧溝橋》、《平型關》、《好男兒》和《中國魂》,贊揚了軍民參加抗戰,同仇敵汽抗擊敵人的英雄事跡;《兄妹開荒》、《大家喜歡》、《兩塊錢》,講述了邊區民眾積極生產自救,踴躍參加抗戰物資募捐的感人事跡。這些作品都是根據根據地民眾的真實生活編寫而成,反映了根據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因此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同時也對邊區的生產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充分利用黑板報、漫畫、墻報等簡單便捷,而老百姓又易于理解接觸的形式來提升民眾的文化和政治素質,以達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目的和效果。宣傳者進行宣傳的內容十分豐富,文字樸實簡潔,十分適合大眾的口味。它既有關于時事的及時報道,還有社論、漫畫、革命理論、群眾生活、詩歌,它不僅注重知識性,更加關注政治思想的宣傳、群眾生活的改善、不良社會風俗的改良。所以,這種形式的宣傳效果非常好。

同時各解放區還廣泛采用標語和口號對群眾進行政治宣傳與社會動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要使馬克思主義從抽象理論由被少數知識精英掌握到被廣大人民群眾掌握并運用到實際社會生活實踐中,進而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而標語口號憑借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性及顯著的傳播效果促進了解放區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

另外,中央一直都很重視利用文學作品來宣傳黨的理論,擴大社會影響,鼓舞人民革命斗志,以爭取群眾。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9]解放區的作家和記者們,深入到部隊、鄉村、田間、工廠,了解黨的政策開展情況和人民的真實生活,解放區涌現出大批歌頌解放區新生活,反映工農翻身做主的優秀作品,如《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暴風驟雨》、《白毛女》、《兄妹開荒》、《夫妻識字》、《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王貴和李香香》等。這些作品注重作品的時效性和宣傳性,直接服務于當前的浴血戰爭。此外,詩歌、小說和戲劇還很好地配合宣傳了當時的土地改革運動。優秀的文學工作者通過這些文學作品,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相關方針政策,展現了解放區人民的新生活,推進了解放區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

四、理論界的深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媒介

馬克思主義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內容繁雜的學問,要真正地了解馬克思主義,必須要建立在嚴密周到、深入細致的學術研究的基礎之上,否則會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走向實用化、庸俗化的歧途,甚至會使馬克思主義遭到肢解、曲解、誤解。因此,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之能實現大眾化,不僅僅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領導的大力提倡和親身實踐的結果,與當時學術界和理論界的眾多知識分子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些知識分子或者翻譯馬列主義經典論著,或者直接撰寫馬列主義論著,或者直接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造活動。他們的活動為黨中央和各級部門結合實際工作制定具體的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路線、方針、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直接、間接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發展進程。

在延安,李達的《社會學大綱》是中國人寫的第一本系統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科書,著作中關于唯物辯證法的幾大規律以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論述,對于毛澤東依據中國革命歷史經驗來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毛澤東在看完李達的宣傳作品后給他寫信道:“關于辯證唯物論的通俗宣傳,過去做得太少,而這是廣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學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寫些文章。”[10]同時,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中,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功不可沒。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通過用大眾常用的語言,結合大眾熟悉的歷史神話故事,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例,通俗化地闡明深刻的哲理,使馬克思主義由抽象轉變為具體、生動、通俗易懂的理論,實現了由被少數人理解和掌握轉變成為廣大群眾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以至于毛澤東還把這本書寄到遠在蘇聯的毛岸英,讓他好好學習這本書。胡喬木編輯整理黨內文件的工作,對于毛澤東了解黨內歷史的全貌起到了很重要的參考作用。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作出重要貢獻的還有胡繩,他18歲時就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解釋中國近代史,先后發表了《“五四”運動論》、《論鴉片戰爭》、《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等著作,這些著作即使在解放后也長期作為學習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必讀教材。而且,無論是李達、艾思奇,還是胡喬木、胡繩,他們的著作、他們的思想本身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溪流、一個環節,是運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中國問題的嘗試,他們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成果的邏輯組成部分,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當然,當時在延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界的人士很多,如張如心、王學文、柯伯年、何思敬、楊松、吳黎平等都翻譯、撰寫過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他們的成果自然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進程。

在歷史學領域,知識分子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體現是以范文瀾為代表的歷史學者們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寫出的歷史作品上。這首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在中國化的過程中逐漸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去的中國史學基本是帝王將相的歷史,鮮見人民群眾的身影,也很少考察經濟、生產力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更沒有階級斗爭的分析。通過范文瀾、何干之、尹達等歷史學者的努力,在歷史領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期間,出現了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等眾多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優秀代表作,這些作品充分考慮到了表述方式的簡潔易懂,考慮到了革命實踐的理論需要,考慮到了實踐工作中的宣傳需要和普通干部和群眾的接受程度。

在馬列著作的翻譯出版方面,知識分子所起的作用更是別人無法代替。鄭振鐸在1919年12月翻譯發表了列寧的《俄國的政黨與無產階級的任務》一文,王統照在1920年翻譯發表了列寧的《從破壞歷來的舊制度到創造新制度》一文,陳望道也于1920年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矛盾在1921年首次翻譯了《國家與革命》,郭沫若在日本流亡時翻譯出版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神圣家族》等。而在抗戰時期,馬列著作翻譯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此前的任何時期,”這個時期翻譯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叢書”和“抗日戰爭參考叢書”,《列寧選集》和《斯大林選集》。其中重中之重是兩大系列:一是“馬克思恩格斯叢書”10部;二是《列寧選集》20卷。這批代表了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著作在中國出版的新成果、新水平、新特點,在延安思想界乃至全國思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也可以說是知識分子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所作的一個前提性的貢獻。

[1]毛澤東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

[2]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下)[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566.

[3]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27.

[4]毛澤東選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2—533.

[5]莫文驊.莫文驊回憶錄[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328-329.

[6]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

[7]參見李祥興,程曉敏.論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社會教育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榆林學院學報,2011(01):2.

[8]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C].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16 -617.

[9]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10]毛澤東書信選集[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375.

猜你喜歡
群眾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始終和群眾融為一體
當代陜西(2021年6期)2021-07-22 06:48:48
多讓群眾咧嘴笑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設(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人大建設(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精品|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欧美精品影院|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欧美第二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免费a级毛片视频| 综合成人国产|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青涩在线|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娇喘视频|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在线看片国产|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a级毛片|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麻豆a级片|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亚洲色图另类|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久久男人视频|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91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欧美亚洲欧美| 国产va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超碰91免费人妻|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 99ri国产在线| 狠狠v日韩v欧美v|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亚洲二区视频| 爱爱影院18禁免费| 中文一级毛片|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精品美乳|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尤物国产在线|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