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卓澄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的媒介形態不斷涌現,傳統的傳播方式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微博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基于大眾傳播的傳播模式應運而生。微博客,又稱微博,是一種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的互動平臺。就目前而言,微博文化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微博為代表的新的傳播媒介,使得草根傳播、自媒體傳播的社會影響力愈發凸顯出來。如何在大眾傳播視闕下發展微博文化是當前微博文化發展關注的焦點。因此,研究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進行了初步探討。
微博獨具信息發布的新優勢。微博的出現使得信息的發布更為簡單迅速,來源更多、傳播更廣。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傳播工具簡單易用、傳播主體呈平民化和傳播受眾影響力大,其具體內容如下。
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表現在諸多方面,就傳播工具而言,微博文化傳播工具簡單易用是其突出特點。在過去,傳統媒體的傳播往往是單向的,由于傳播者和受傳者彼此的局限性,信息的交流與互動往往局限在少數人之中,很難實現公眾之間的雙向交流和互動。與傳統的傳播工具不同的是,微博傳播工具簡單易用,且為公眾提供了開放、平等的互動平臺。微博傳播工具簡單易用主要是指每個人都可以通過140個字的微博發出自己的聲音。加之微博支持多種發布手段,只要該設備支持微博服務,用戶都可以通過這些設備及時更新信息,實現信息的即時分享和獲取,使信息發布更加便利。
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還表現在傳播主體呈平民化方面。微博是平民化大眾化的媒體,這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傳播者的身份發生了變化,人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人人都可能被關注,每個用戶都成為了微博信息傳播的驅動力。在微博時代,微博是公眾共享的媒介空間,個人具有了媒體傳播源的特征。信息傳播不再是專業媒體機構的特權,每個人都是集信息生產者、信息傳播者、信息接收者為一體的,契合了草根民眾的表達需要,每個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形成自己的信息群體。微博平民化的特征為微博文化本身增添了親和力。
隨著傳播技術便利程度的提高,傳播受眾影響力大,也是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的表現。微博的興旺給人們的信息交流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具有特殊的人際影響力,公眾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微博來獲取對于世界的認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有別于傳統的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向人際、群體、大眾的綜合傳播轉化。微博傳播受眾影響力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微博信息的傳播通過基于信任關系的關注與被關注來實現。隨著微博不斷被轉載,信息得以在不同的信息群中傳播,微博信息在人際間的相互影響力促成了信息的傳播能力,使信息傳播更加廣泛。另一方面,微博信息的人際影響力更加隨意化、自由化。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信息的發布者也是自由的,發布者不需要考慮信息所影響的受眾群體。
我們在關注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的同時,大眾傳播視闕下促進微博文化發展的策略,可以從充分發揮微博傳播的優勢、注重微博文化內容的質量和大力加強微博內容的監管三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大眾傳播視闕下促進微博文化發展,充分發揮微博傳播的優勢是關鍵。微博具有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簡便易用的特點,隨著人們對傳播需求的多樣化,媒體應借助微博傳播的優勢,擴大其傳播力和影響力。具體說來,在大眾傳播視闕下,媒體充分發揮微博傳播的優勢,可以通過注冊官方微博或在官方網站上開設微博服務,擴大自身的傳播效力。通過微博,媒體可以獲得海量的信息源。微博用戶沒有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媒體可以及時發現并篩選信息,從而找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同時,由于微博內容短小,也使得傳統媒體借助微博信息挖掘真相的力量得到更多的延伸。媒體發布的微博信息,可以通過媒體的“粉絲”以及“粉絲”與其他用戶的“關注”與“被關注”的關系而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注重微博文化內容的質量,在大眾傳播視闕下促進微博文化發展中至關重要。微博內容的價值首先體現為內容的真實性。真實性是媒體信息傳播的第一屬性,媒體所傳播的信息應該是真實的,利用微博傳播信息必須確保信息的真實性,進而確保微博文化內容的質量,在大眾傳播視闕下,注重微博文化內容的質量發展微博文化,必須始終堅持內容的真實性,為受眾提供可靠權威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微博傳播效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另外,除了注重微博文化內容的質量,還應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即微博的內容必須對受眾有足夠的吸引力。如果信息得不到及時關注,就很可能被埋沒在海量信息中。
大力加強微博內容的監管,有利于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的良性發展。微博內容的發布者是多元復雜的,難以進行有效控制,但鑒于微博的傳播影響力,對其發布的內容必須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監管。一方面要做好對機構或組織官方微博的監管。官方微博所代表的權威性使其信息發布的影響力更加強大,因此,官方微博必須對自身發布的言論負責,必要時可采取先審核后發布或身份認證檢查的監管機制。另一方面,微博服務提供方要加強對本平臺內微博的管理,對于不負責的言論、危害國家社會安全的信息以及其他非法信息進行必要的屏蔽和刪除。
總之,微博影響并正在改變著大眾傳播,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社會影響力廣泛而深遠。微博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化媒體,給大眾傳播帶來了更加新穎獨特的傳播理念,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的發展,應充分發揮微博傳播的優勢、注重微博文化內容的質量和大力加強微博內容的監管,不斷探索大眾傳播視闕下促進微博文化發展的策略,優化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大眾傳播視闕下微博文化的發展。
[1]蔡勝龍,范以錦. 微博給傳統媒體帶來的不僅僅是挑戰[J]. 新聞傳播,2011(3).
[2]李美敏. 從小眾欣賞到大眾狂歡——解讀Web2.0時代的微博文化[J].新聞愛好者,2012(2).
[3]張美玲,羅憶. 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傳播特點和優勢分析[J].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4]王旭,王松. 媒介文化現象的全新訴求方式——以新浪微博“風云榜”為例[J]. 東南傳播,2011(8).
[5]周葆華. 作為“動態范式訂定事件”的“微博事件”——以2010年三大突發公共事件為例[J].當代傳播,2011(2).
[6]劉文輝. 傳媒的“文化力”——關于中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媒發展的文化學考察[J]. 東南學術,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