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姝
(大同日報社,山西 大同 037000)
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其中新聞媒體的作用不容忽視。那么,新聞媒體如何通過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有效的宣傳形式履行職責,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呢?這是當前我國新聞媒體面臨的重要任務。
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作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作為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穩壓器”和“減壓閥”,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責任重大且大有可為,應當發揮重要作用。要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通過不斷加強和改進新聞報道的方式等手段,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正確引導,來奠定以和諧為基調的團結鼓勁、穩定協調的社會輿論氛圍。
新聞媒體是人民群眾反映意愿的最直接渠道和最有效途徑之一。
新聞媒體是廣大人民群眾反映意愿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應該深入到群眾當中去,把人民群眾作為新聞報道的主題,把鏡頭對準平民百姓,關注普通人的生活,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表達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反映普通人對事業、生活的態度。傾聽老百姓呼聲,反映社情民意,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切實為人民群眾服務。也只有這樣,新聞宣傳才能真正做到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幫助黨和政府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引導輿論理順民心。把體現黨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聲統一起來,把我們要說的和群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不斷提高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和影響力。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期,個人與社會群體之間、部門和行業之間,存在著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城鄉差別擴大,社會貧富懸殊。為此,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調節作用,要注意協調群眾與各方面的關系,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在這個特殊時期,新聞媒體應該充分發揮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充當黨和政府的“喉舌”,新聞工作者要堅決擁護黨的決策,把握好輿論導向,及時把黨的方針、政策傳輸給每一位受眾,使他們正確領會黨的每一項決策,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及時通報解讀有關政策、法律、問題和情況,滿足大眾的知情權,消除大眾的疑惑和誤解,增加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二是充當大眾的“喉舌”,滿足大眾的表達權,及時反映他們的愿望、要求、意見和呼聲。政府部門通過對這些愿望、要求、意見和呼聲進行有效梳理,逐一加以解決、解釋,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大眾利益。反映民意的渠道暢通了,民眾的利益協調了,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能有效調動起來,營造“安定有序,充滿活力”的社會環境才有希望。
保持穩定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前提,只有消除了不諧之音,才能維護穩定。發展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社會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于發展的協調性。因此,新聞媒體一定要始終緊緊抓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宣傳主調,在大力宣傳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又要善于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對待利益關系的調整,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自覺維護穩定、發展和改革的大局。
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新聞媒體都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在經濟社會深刻變革、思想文化日益多樣的情況下,現實社會中出現一些雜音、噪音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唱響主旋律,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生動和諧的主流輿論,使有利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隨著最新通訊技術產品的普及,加之我國人民內部不同群體之間利益關系的矛盾凸顯和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不協調的問題突出,造成重大突發事件日益增多。這類事件常常具有廣泛的關注度和強烈的震撼力,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或一個局部的社會穩定,處理稍有不慎,往往會被境外敵對勢力所利用。事實證明,廣大群眾在突發事件面前,對主流新聞媒體的權威資訊有著特殊的信賴。主流新聞媒體的引導結果,直接關系著事件的處理效果。因此,新聞媒體要不斷增強判斷復雜局勢、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提高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能力和反映能力,從而緩解重大突發事件給社會帶來的強烈沖擊,化消極因素為和諧的積極因素,切實維護一方平安。
搞好輿論監督,對密切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有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廣大群眾關注和參與輿論監督,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輿論監督的重點不只是在監督,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和化解矛盾。搞好輿論監督最主要的一點是要端正監督的目的,擺正監督的位置,把握好監督的時機,運用好監督的形式,注重監督的效果。我們要實行建設性監督,做到與人為善、出自公心、服務大局;實行科學監督,做到尊重規律、事實準確、全面客觀;實行依法監督,做到內容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對促進社會和諧、引導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
新聞媒體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任,努力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大量真實、有效的報道,積極自覺弘揚先進文化,弘揚社會正義,弘揚主旋律,充當構建和諧社會的助推器。這既是新聞媒體責任的具體體現,也是新聞媒體價值取向的具體體現。新聞媒體自身的特殊功能和特點,決定了其對黨、國家和人民負有的重要責任。作為影響和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重要力量,新聞媒體將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以超前的思維,大膽的謀略,主動出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在報道內容的創新、形式的創新、手段的創新上狠下工夫。讓新聞離群眾越來越近,讓群眾既有知情權,又有話語權。通過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不斷學習和實踐,使自身公信力不斷提高,發揮好自身功能,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從而為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