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麗穎
(江城日報社,吉林 吉林 132011)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給報紙吹來一股清新之風。這幾年被稱為視覺藝術的報紙版面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照片大了,標題搶眼了,版面語言豐富了,報紙的“臉面”比過去更亮麗了。
版面經營意識,是編輯對整個版面的宏觀駕馭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的具體體現。強化版面經營意識,就要做到各種新聞元素組合、編輯意圖體現、信息傳導功效等諸方面的有機統籌。可以說,一個版面是一個編輯的苗圃場,要想百花爭艷就得精耕細作。
經濟特刊版以樓市、汽車、醫療、金融等行業新聞為主要內容,吸引目標讀者和目標客戶,縮短報紙的營銷過程,說到底就是要用新聞撬動廣告,把廣告做成新聞。這就要求編輯要用資源整合的思想體現版面定位,用富于現代感的版面語言做強版面特色。另外,黨報轉型需要編輯嚴格把握辦報尺度,既要讓富于權威的新聞資訊保證黨報的權威性、指導性和公信力,又要讓貼近大眾的服務信息增強黨報的貼近性、服務性和親和力。編輯要實現兩者的完美統一,就要用文稿、圖片、點線等多種手段,努力使版面格調高雅、表現通透、富有活力。
要做到這些,編輯要把握讀者對現代生活的取向和需求,用現代經營意識經營版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例,來闡釋這種現代經營意識。
之所以一再強調報紙的現代感,就是因為報紙是時代的產物。以汽車版為例,改革開放30年,中國國民徹底擺脫溫飽,走向小康,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購買私家車。汽車消費因此迅速分層,高端消費不斷強化升級功能,中端消費不斷強化經濟適用,低端消費因“汽車下鄉”強力驅動。凡此種種,呈現的是汽車消費的千姿百態,觸動的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律動脈搏。用版面語言再現這樣的百態,觸動這樣的脈搏,就是要體現現代感。
利用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結合營造現代感。在編排2009年3月19日《江城日報》汽車版時,這個版面首先要突出處理《農民買車,需車企鋪路》這條新聞,利用引題和新聞背景使新聞價值、新聞導向鮮明突顯,引題和新聞背景利用多色底紋襯底,與重磅主題渾然一體,形成閱讀強勢,體現行業專刊的新聞主導特色。壓題照片用兩個農民買摩托車的喜悅表情來呈現政策的利好趨勢,與審慎的頭題新聞形成色彩對比,凸顯“好事要辦好”的媒介立場。二題《汽車下鄉 須防“準農民”頂替》,從另一個角度給“汽車下鄉”把脈,用冷色調底紋使稿件從版面中跳出來,吸引讀者眼球。三題及邊欄稿件做強服務信息,體現主次分明。在文圖搭配、模塊呼應上,講究錯落和反差,四欄片與三欄片長、高呼應,漫畫與實片呼應,文區模塊與題區模塊呼應,使整個版面內容搶眼,版式明快。
利用節奏和氣韻的整體把握營造現代感。以2009年5月21日《江城日報》汽車版為例,該版題區精短,重要稿件題區均鋪有底紋,二題圖片充分運用車元素,動靜結合,形態各異,使整個文區模塊節奏明快,氣韻流蕩,整個版面時尚味撲面,現代感十足。
按照經濟特刊版的定位,這里說的經營不單純指經濟創收,而是依托版面經營讀者和客戶,找準雙方的利益結合點,以經營版面來經營讀者和客戶,實現兩者的有效對接。如果說記者實現這種對接采用更多的是新聞稿件,編輯就是用版面語言整合各類元素,實現對接。
以2008年8月27日《江城日報》家電版為例,筆者從三個方面加以闡釋。
稿件編排主次分明、功用互補。這個版采用1、4、1分欄。左邊欄三個稿件以行業重大信息、資訊為主,做摘要、簡潔化處理,使人一目了然。頭題做強行業動態新聞,緊跟前沿時尚,引領行業潮流;二題、三題抓行業新聞,新鮮耐讀。右邊欄除次要行業信息,就是服務信息,為家電消費做愛心提醒。資訊、信息按讀者閱讀習慣由左至右依次減弱,行業新聞由上至下依次減弱,行業資訊傳遞信息,行業新聞反映動態,服務信息強化服務。整版主次分明,功用互補。
運用圖片為版面提氣。頭題圖片充分顯示動感,主人物表情圖片和翻板小人物圖片巧妙組接,營造動感,迎合現代年輕人和3G發燒友,意趣盎然,時尚氣息呼之欲出。三題圖片做挖切處理,色調明快,與頭題圖片交相輝映,使整個版面格調不凡。需特別指出的是,這里圖片的使用不是孤立的,首先講究文圖的搭配,兩者搭配不是簡單的圖解式再現,而是讓標題、文章、圖片形成一種優勢互補;另外,圖片不是補丁性貼附,而是強化信息量和版面氣味,與文章共同營造版面的格調和品質。選圖用圖時大致分以下幾步:首先篩選圖片的品質,品質不雅、格調不高、色調不好的堅決不用;其次把握圖片信息量,把握圖片對文章內容的補充和提煉;再次在圖片生動、形象等方面優中選優;接著結合版面需求進行挖切、組接等藝術化再創作;最后放到版面進行整體平衡和設計。
利用整體效果強化對接。編輯強化的不但是版面的美觀、高雅,而是要最終形成一種版面效用,這個效用是:利用資訊、新聞吸引目標讀者,利用撲面而來的時尚感和市場味吸引廣告客戶。把商品的特質,如玩酷一族與手機、家庭主婦與洗衣機、時尚麗人與數碼產品,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現出來,使讀者的閱讀興奮點和廣告商的產品特點充分結合,由此強化讀者與市場的對接,實現服務讀者,連接供求,培育市場。
著名新聞人梁衡在他的著述《新聞綠葉的脈絡》里闡釋,報紙有四大屬性,即政治屬性、信息屬性、文化屬性和商品屬性。其中政治領導一切,信息包容一切,文化滲透一切,商品排斥一切。經濟特刊以創收、增收為目的,但不是說讓報紙的商品性侵蝕一切,使版面淪為廣告版或軟文版,而是要堅持黨報的政治屬性,做強新聞信息和消費文化,以此為承載拉動廣告,在辦報和經營的結合點上做足文章。這一點落實在編輯工作上就是要找版面感覺。
找辦報的感覺。堅持新聞至上,信息至上,落實在版面上就是要結合行業內國家、省、市重大政策、信息。由于是周刊,新聞在保證新、快的同時,更要保證深、近,這就要求編輯在編排稿件時要進行必要的提煉和延伸。圖片的選擇、文章的組合都不能廣告味過于濃厚,而是要呈現黨報對經濟、行業、消費領域的權威性、貼近性報道狀態,這是版面的品質支撐。
找經營的感覺。就是要把新聞信息、行業資訊演化成消費指引,引領行業風向。同時使新聞版塊與合作經營性版塊形成互補、交融態勢。如2012年3月19日《江城日報》汽車版,右下角奔騰汽車團購信息、標致汽車的合作欄目兩篇經營性稿件位置適當,篇幅適度,與新聞性稿件互相交融,形成新聞與經營的有機融合。
總之,編輯經濟特刊版面要把握好現代辦報理念、現代消費需求、現代審美取向、現代營銷模式等。這就要求編輯具有現代編輯思想、現代編輯手段、現代編輯能力,最終綜合成一種經營理念,經營版面,經營讀者,經營客戶,經營多方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