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微
(新疆奎屯市第四中學)
怎樣構建一個好課堂
◆晉微
(新疆奎屯市第四中學)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使學生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怎樣構建一個“好課堂”,也一直是教學管理者所關注的,教師所爭取的,更是學生所期盼的。在這里,筆者談點個人的想法。
“好課堂”的標準在于它不僅是知識傳播的平臺,而且是構建和生成知識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知識既可以由教師的經驗和興趣生成,也可以由學生的經驗和興趣生成;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正確處理教和學的關系。
首先,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摒棄“教師為中心”的思想,樹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學生觀。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愉快地學習、主動地探究、及時地進行自我評價,教師確保學生學習行為的順利進展。可以說,教師不僅僅是在教知識更是在教學生。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有比較充足的識字寫字的時間,讀書思考的時間,討論交流的時間……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員參與,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
其次,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有條件的。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學語文;通過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對學習語文充滿自信;通過在教學中引導、發現,使學生不斷習得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便會落到實處。此外,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要給足自學時間,加強自讀自悟,要鼓勵交流感受、質疑問難,為合作、探究鋪路;要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和全班討論交流的調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有提高,有發展,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
“好課堂”的文化,在這里主要指教師使用恰當的課堂語言,鼓勵學生敢于質疑、追問、合作和參與。一方面,“好課堂”的教師語言是十分講究的。首先,它注重語氣委婉、溫和的一般疑問句,而盡量避免語氣生硬的祈使句,如“×××,請把地上的物品撿起來,好嗎?”而不是“×××,把地上的物品撿起來!”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盡量避免強調“你”的行為,如“我不喜歡上課說話”,而不是“×××不要說話”;再次,它善于對事不對人,如“上課吃東西是不妥當的”,而非“上課吃東西的同學站起來”。
另一方面,“好課堂”的學習氛圍是催人奮進的。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創造的是一個敢于質疑、追問的環境,設置的是一個勇于合作、參與的情景,讓學生一進入這樣的課堂,就會產生一種條件反射——主動學習、積極合作,善于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學生學會了在適當的時候讓教師提供幫助,教師也掌握了幫助學生的最佳時機。
“好課堂”的藝術在于,教與學的過程往往給學生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動態感覺。教師要在教的過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轉換,注重“喜怒哀樂”表情的更替。
教師“教”的內容不能一味地平淡無奇,也不能一味地激情飽滿,教師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時還要用激情同化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全力學習;教師還要在適當的時機給“教”的內容添加一些“調味料”,這些“調味料”可以是人文故事、可以是奇聞軼事、可以是幽默笑話、也可以是自己的杜撰,學生的感情在“調味料”中起伏的同時也鞏固了記憶,加深了理解。
在教師教的過程中還要強調課堂的“音樂感”。教師要善于采用重復、停頓、加快語速以及聲音忽高忽低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不斷感受驚奇和驚喜。
總之,要讓語文課堂教學真正充滿活力,體現魅力,成為一堂好課,我們要堅持以新課程標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只要我們對語文教改充滿著信念和熱情,我們一定會在課堂教學的探索中開創出一片燦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