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瓊
(甘肅省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
淺談職高語文教學中聽說能力的訓練
◆劉 瓊
(甘肅省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
職高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與學生的聽說能力差有密切的關系。許多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不僅平時語言表達中病句多,內容不清楚,在教學中,他們不能準確、迅速地領會教師講授的內容,把握不住要點和難點,至于邊聽邊思索和歸納,則更無從談起。
語文教學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語文中的“語”指口頭語言,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我們在職場上獲得更大的空間。所以。當前職中語文課堂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和考核,逐漸改變了單一的為學生傳授字、詞、語法知識的應試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考核模式的影響,重視讀寫,輕視聽說訓練的現象仍然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而聽說訓練并沒有體現在考察中,因而大多教師害怕聽說練習會占用讀寫的時間,這正是因為老師們并沒有認識到聽說能力與讀寫能力的相互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過多的偏重于讀寫訓練違背了職高教育以培養社會實用性人才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是讀寫訓練流于形式,紙上談兵,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所指的“聽”是學生被動的聽教師講,但是在職高學校語文課中的“聽”應該是包含多方面的意思,培養學生聽的興趣、習慣態度以及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在訓練學生聽的技巧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1.興趣
培養學生“聽”的興趣,對語文教師有較高的要求,首先教師的講課內容要生動有趣,語言要風趣、幽默,是學生對老師講的內容產生興趣,發揮聽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要廣泛的聽,老師應該多邀請學生也踴躍的發言,同時也能鍛煉學生說的能力。讓聽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參與,讓學生養成主動思考、敢于質疑的學習態度。
2.態度、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要求語文教師要了解學生,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加以引導。要端正學生聽的態度,讓學生懂得在聽的時候,要用點頭、微笑、關注的目光注視對方,不輕易打斷對方的話,允許對方發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見,更不能對別人進行譏笑或人身攻擊,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善于總結別人的觀點,找到別人話語里的中心思想,去分析、理解以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
3.科學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掌握“聽”的科學方法。要求學生集中精力,面對說話的人和所表述的話題,注重喚起相關的知識、資料、概念和想象,形成與有關這個話題相關的互動。圍繞對方說些什么,為什么這樣說;對所聽到的詞句及重點都要有心理反應和認知上的反饋;在“聽”的過程中能夠進行快速地總結和評價,對所聽到的內容,能區分主次,自覺形成整體觀念,從而在心中牢記需要記憶的內容。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流方式。說就是用語言來表情達意,語文教學上的“說”,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思想的技能訓練。因此,這種“說”的語言能力的培養,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一定的時間、任務、環境、標準來進行,其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1.訓練方法
朗讀是說話訓練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背誦是一種傳統的口語訓練形式,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形式、語言特色的基礎上,不看原文而準確誦讀;復述是把讀過的,看過的或聽到的文字讀物或聲像材料用自己的話重述出來的一種說話方式,也是訓練學生說話能力的一種方法;問答屬交流型的說話訓練,它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鍛煉學生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對語言時接受能力與組織能力;會話是說話訓練經常采用的方法之一;發言也叫即席式獨白;討論是圍繞一定的中心議題,大家各抒己見求得觀點一致的一種群體式的交流方式。
2.課堂教學中的“說”
課堂上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說”的環境,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創造交流的氛圍。在課堂內進行敘述、說明等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復述課文、介紹自己、口頭描述周圍的人和事,相互提問進行回答;如果進行各種朗讀和表演活動,可以結合課本中散文、詩歌、劇本、小說等不同語言特色,使課堂教學適當地小品化、朗誦化、故事化。對學生“說”的內容、聲音、感覺、姿態等方面進行系統地訓練、給予指導,點評,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在課堂訓練中不斷的提高。
3.課外實踐中的“說”
把“說”的訓練融入到課外活動中,對語文課對“說”的能力的培養進行實際。可以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下,舉行小型主題班會、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以“說”為主的活動,培養學生快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可以進行應聘技巧的指導,主要針對面試進行一些提問和自我介紹,鍛煉學生應變能力。
1.社會交流的意義
重視聽說能力培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生活日趨復雜化、多樣化,人們的交往也日益頻繁,人際關系和公共關系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職高生在交往活動中,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能說會道能夠幫助他們建立社會關系,讓更多的人認識他們,從而更快的適應社會。
2.現代信息技術的需要
現代社會的一大特點是信息技術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各種快捷、準確的獲得信息的手段。然而,信息傳播的最重要渠道仍然是人與人、團體與團體間的直接交往和溝通。而在這些交往活動中,交談仍然是最直接、最廣泛、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職高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聽話和說話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3.益智作用
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還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需要,聽說訓練對發展學生智力具有特殊的意義。在職高語文教學活動中,師生頻繁用說話傳輸信息,交流情感,聽說活動在這一系列的交流中貫穿始終。學生需要不斷地集中注意力,認真接收信息,并隨之進行加工,通過解釋、分析和判斷,聯想和推理,作出反應,用語言發表自己的見解,語言的內化和外化頻繁交替進行。所以,聽說訓練從本質上說也就是思維的訓練,智力的訓練。
聽說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應落實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上。本文就職高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訓練的問題、方式、意義做出了粗淺的理論分析,以此為建立職高學生語文課中的聽說教學的科學體系努力。
[1]陳曉霞.初中語文聽力訓練與測試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
[2]于敏.中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
[3]蔣素梅.構建初中生名著閱讀的長效機制[J].鎮江高專學報,2006,(2).
[4]張詠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聽說訓練提高口語表達能力[A].濮陽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