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敏 周 靜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面向“90后”新生的多方合力教育方式的思考
◆沈曉敏 周 靜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現階段,高校大學生的主體已由“80后”過渡為“90后”。縱觀整個大學4年,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學業,掌握專業知識和綜合技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都來自前3年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積累,而一年級又是大學學習的起點。又因為“90后”在行為方式、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出現的新變化,所以迫切需要對“90后”新生現狀以及教育方式進行系統性、深入性的全面的研究。
筆者通過與學生交談,與學生座談、問卷等方式,發現“90后”新生普遍對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比較迷茫。造成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獨立性差,依賴性強。“90后”以往生活上的事務都由父母操辦,生活自理能力差。而進入大學后,他們需要自己管理日常生活。這種依賴性和獨立性的反差,造成了他們對大學生活難以適應。
大學學習方式的變化。大學學習需要新生課后花更多時間自主學習,再加上新老校區之分,使得新生缺乏和老師的溝通,更加加重學生學習的不適應。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際交往模式。由于家長的過渡溺愛,“90后”思考問題常以自我為中心,往往會忽略他人的需要,導致人際交往中出現溝通障礙。
校園文化的缺失。“90后”新生追求個性的張揚的情況較之“80后”更為凸顯。而由于老校區的優良學風校風很難在新校區得到傳承,并且新校區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這樣的學術文化氛圍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1.以多樣的班級活動為載體,增強班級凝聚力
“90后”新生由于自身和客觀原因,更習慣與網絡交流,很難在現實中快速結交朋友。一方面,及時地加強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教育,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客觀評價他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促進同學間的相互關系,同時適時地給予引導,使之與集體榮譽感等結合起來,形成班級凝聚力,增強主人翁意識。
2.多方位培養和激發學生專業興趣
由于“90后”新生個體的思維能力和閱歷的不足,加之家長對于學生中學階段的“大力”護航,使得“90后”新生對于報考專業的選擇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對自己所學專業了解不多。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
(1)以新生入學教育為契機,邀請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在介紹專業前沿信息和發展趨勢的同時,以專家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厚的學術素養感染學生。
(2)設立適合新生的研究項目,增強新生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以組織科研課題討論會、吸收學生充當科研助手等形式,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
(3)設置學習導師制。充分發揮學習導師的能動作用,就專業前景,學習方法,就業等多方面指導學生,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并開發學習潛能,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能,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邀請優秀學長作報告,發揮身邊榜樣作用。學長結合自身情況就競賽、保研、就業、出國等傳授經驗,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
3.點面集合排除新生心理問題
筆者發現,“90后”新生心理問題歸結到最根本的原因是學涯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缺失。而“90后”新生更樂于使用網絡作為交流的手段。針對這種情況,輔導員老師要多渠道了解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如通過宿舍座談、建立QQ群、問卷調查等方式。同時,就新生迷茫期常見問題邀請心理輔導老師作團體輔導,集體解決。對特殊群體采用個體輔導方式(學生干部、后進生、貧困生),充分發揮骨干先鋒模范作用的同時,重視對后進生及貧困生的教育,因人制宜,對癥下藥。同時,心理輔導老師對于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定期咨詢給予幫助。
4.嚴格管理,有效監督學生
雖然針對“90后”新生提供了全方位多途徑的教育引導,但由于學生自我意識強、自律性差、易受外界不良思想影響,在遭遇學業挫折和其他誘惑面前會再度放棄目標。所以,結合學校實際,應該不斷完善現有的培養模式,形成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運行機制。同時,嚴格學生管理,加大獎懲力度。
5.依托團委學生組織構筑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依托團委學生組織,開展貼近學生需求的活動,吸引廣大學生共同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如開設名人講座、大家講壇、學術論壇、開展校風校情校史教育等營造積極健康的大環境;通過組織文化藝術節、運動會、學生社團、科技競賽等活動,讓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同時開通校園廣播站、校園網絡論壇、放映電影、增加活動場地等讓學生無時無刻都融入校園文化氛圍中。也可加強學生組織的領導,定期策劃開展多項活動。
“90后”新生自我認識、對大學的適應離不開一線輔導員老師的輔導;“90后”新生專業興趣培養離不開專業老師的指導;“90后”新生心理問題離不開心理輔導老師的幫助;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團委學生組織的努力。當然,學涯目標建立之后還要嚴格管理,對實施過程形成保障。總之,只有各部門和各環節重視“90后”新生教育,多方合力發展各種教育途徑為新生服務,才能使“90后”新生學有所規,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1]蒲俊霖.淺談大學一年級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
[2]張寶君.“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解析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
[3]張曉京,文書鋒,金添.“90后”大學新生思想行為能力特點的調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
[4]周宏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5]蔣紅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德育課程實施的文化訴求[J].教育科學研究,2008.